每当看到各大自媒体描写自律的文章,都会迫不及待的点开,去看看他人是怎样通过自律获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的。比如,之前看过的王石跑步,最近看过的陆奇,他们都是通过用自律的习惯改变自己命运轨迹的人。原来我也特别希望培养自己自律的习惯,做一个有恒心、有毅力,干什么事情都有始有终又很漂亮的人。然而,越是这样想的结果,就越是没有结果。这是怎么回事?结合最近的成长感受,我只能说我们对自律有着太多的误会。
误会一:自律是好习惯,只有从小养成,我们才能长期坚持不懈。
误会二:自律就是一直坚持做一件事,一旦不再坚持,就再也找不回自律的感觉和可能了。
误会三:我就是一个没有自律的人,根本不可能完成那么大的目标。过去的经验都证明我坚持不下来,在试也就那样吧。
所有的这些想法,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过,而这些就是阻碍我们坚持一件事情会有的限制性信念,一旦我们在开始一件事情前,头脑中带着这么多观念的时候,意念就很难集中于当时,集中于我们手头正在做的事情上。同时,我们的心念的焦点没有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上,不能很好的运用自己的意识去控制自己做事情的节奏。所以,几番尝试下来,没什么效果也是再所难免。这又一次次证明了我们就是没有力量坚持这个意想中的信念,我们做不成就变得如此的合情合理合法,没有成功的事实又促使我们放弃继续尝试的意愿,这是一个逻辑的死循环。久而久之,我们没有拿到成果和证据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就司空见惯了。
真相显然不是这样。在一件事开始之初,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体会过笨拙的感受,做不好是十分正常的情况。问题是我们要学会问自己正确的问题,从时间、空间、可利用的资源上去挖掘自己潜在的动力。比如,假如我们最初有一个意念想去跑步,那么首要的问题是问自己到现在为止,我是不是没有坚持跑步这件事?第二个问题我到现在没有坚持跑步的理由是什么?第三个问题跑步这件事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第四个问题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意愿、方法)我是不是就能够坚持跑步这件事?第五个问题我能不能尽快行动起来重新定义跑步在我意念中的位置?这五个问题就是改变我们限制性信念非常管用的五步脱困法。当我们习惯性的在自己陷入思维的困境时都可以拿来用一用,很快就会将注意力放在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上面,行动起来,改写经验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了。
之前的我一直被很大的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我到底要怎样安排我的时间去做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我发现如果我把时间定的很死,每个时间做什么事情都安排的满满的,计划就会夭折的很快。但如果我把所有想做的事情写在我的待办清单里,做当下身体感觉最想做的事情,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以写作为例:小的时候我因为写了两篇文章得了奖就立刻幻想自己未来要做一个作家,立了这么高的目标之后,我并没有产生与之匹配的动力,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成为一个作家的路径是什么,没有具体的计划和路径的梦想都是安慰剂,来的快死的也快。我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梦想太大太虚,对于行动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
现在的我开始凭感觉说话,如果此刻我想写,我就会提笔就写,不会在意自己的文笔怎么样,也不会在意自己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这个结果。只是单纯的享受写作给我带来的乐趣,因为我完全不知道下一句话自己会写什么,这个文章写完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但每每收笔,都会发现文章自成一体,内在自有其逻辑,这种感受特别好玩。
就像你生了一个孩子,但你完全不知道孩子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只能悉心呵护、耐心陪伴、遇山开路、逢水架桥,尊重孩子本来的天性,这样他自然长的不会太差,最重要的是这样培养孩子也没有那么累了。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你根据孩子固有的样子顺势而为,没有费尽心思的让他长成你想要的样子,对我们自己对孩子本身都是最好的选择。写作也是同样如此,开始练习就是写就好了;开始跑步,那就跑下去好了;开始学习英语那就学下去好了,管自己会收获什么结果,那是老天爷决定的事情,而我们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体悟和探索,自然会有一定的收获。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切忌刚开始给自己太高的期待,这会转化成我们做事情的压力。因为目标定的过细过死,完全违背内在潜意识的感受和需要是不可能产生好的效果的。看看孩子们的成长,凡家长高期望的事情孩子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因为高期望=高压力,孩子的内心是承受不了这种感受的。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大的方向,然后,把具体的路径和细节交给自己的身体,信任自己的身体,相信那种感觉会带着自己达到一个很好的位置。这是认识自我、尊重自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于事情的认知要来自于实践,而不是来自于我们过往失败的经验或者他人的劝诫。要知道我们每一刻都是活在当下的,没有一个时刻与上一个时刻相同,也没有两个人有完全一样的经验,我们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感受。所有发生的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不要对过去耿耿于怀,也不要对事情的因缘际会太过在意,我们的生活应该在不断的尝试和重塑中变得更好,而不是在过往的裹挟下变得郁郁寡欢,不得要领。
不要害怕失败和挫折。小时候,我做事情特别害怕别人说我笨,那种羞耻感很强烈。我也害怕过失败,那时的失败就意味着所有付出的一切都成了一场空。如果说坚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做对10个步骤,但因为在步骤10的时候没有完成导致了我们的失败,我们是不需要挫败和沮丧的。只要回顾一下自己在哪个环节上没有做好,然后在下一次开始的时候修正它重新再来就好了。成功的公式就是意愿、尝试、经验、能力、认可、自信、自爱、自尊的这个过程的循环。如果我们老是因为过往错误的思维方式而陷在情绪的漩涡里无法自拔,那我们就实在辜负了上天的一番美意,那就是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享受成长喜悦的美食。问问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学习一项新的技能了?有多长时间没有享受到进步的喜悦了?就不会把自己困在那些没有结果、没有尽头的痛苦和恐惧里面了。
对自己要有耐心。一粒种子,从播种到发芽、到接受阳光雨露的滋养,到最后成长为一株参天大树到底需要多少时间的累积,我们无从得知。之前和老公去福建的云水谣看到那600到1000年的参天古树也感到煞是惊奇,不禁赞叹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一棵树能够长到这样枝繁叶茂需要多少阳光雨露的滋养、凭借的就是树木本身自带的成长属性和时间累积起的耐性。何况我们每个人,成年期将近18年,寿命将近80-100岁。之所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长大乃至死亡,就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尤其心灵的成长就是需要充分的试炼和探索,不断的累积时间和经验才能获得的。我们发现经过时光的雕琢很多人更加的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比如我很喜欢的张艾嘉、伊丽莎白.于佩尔、刘德华等明星,他们虽然因为时间的积累容颜不负年轻时的美丽,但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淡定,目光如炬,笑容恬淡,这一切都在声声告诉我们时间馈赠给了他们怎样的一份厚礼。如果我们的心能够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和体验,那么我相信我们想要完成的梦想大部分也都可以达成,我们的生命也有更多的机会绽放。
自律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那绝不是一个结果,需要我们在日积月累平凡的生活中去在每一个小事里感到快乐或者收获。如果我们不能把注意力全神贯注在每一件小事发生的当时,不能立刻行动去获得更多的体验,不能有耐心面对每一个时间片段,去做出修正和改善,我们就不会收获更多更好的结果。别人做到并不能代表我们做不到,过去做不好并不能代表未来也做不好。做不好,我们就把它统统放下,再去寻找其他的方法和可能性。做得好,我们就把这种美好的感受收藏起来作为下一次行动的动力或者与他人分享。总之,不被过往的经验束缚、不被可能的失败吓倒、也不为未来担忧,只是单纯的相信这一刻对我们自身的价值,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探索出属于自己成功快乐的方式。与其用自律这么刚性的词语来描述我们坚持一件事情的过程,莫不如用尝试享受我们和每一个事情去连接这样的词串,相信我们连接多了,自然就获得了坚持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