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让生活美好想法
导读一百五十|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1』

导读一百五十|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1』

作者: 罗益明 | 来源:发表于2021-08-01 11:38 被阅读0次

    我们继续来聊梁启超传记相关专题的书籍,在个人阅读梁启超传记相关专题的书籍当中,个人是更倾向于喜欢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这本书,也就是哈佛大学勒文森教授的这本著作,为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第一,这本书的知识体量很少,就是不像很多这种学术著作一样引证了很多资料,堆砌的内容非常庞大,这样读起来会相对比较困难一些。

    第二,虽然说知识的体量少,但是作者的思想观点以及他在思想脉络上的逻辑自洽性是完全统一的,虽然说他这些观点,其他学者也不大认同,但是至少是他自己的一套自洽的思想理论,所以说这个我也是比较喜欢的。

    那本书第1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就在于他发现梁启超先生在整个的人生的这样一个运转轨迹当中,有很多言行矛盾的地方,比方说一开始这个要跟康有为自己的老师保皇,但是突然之间又倒向革命而变,在所谓的革命与改良摇摆之中,让人很难把它定性为,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那这本书试图要把这样的一个矛盾性给它在呈现的同时,也要给它一个在逻辑上一个自洽性,就是说明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我们怎么来理解这种状态。

    那在负责看来就是说并不是说梁启超自己本人要保持自己的思想逻辑上的一贯性,而是说他需要这样做,所以才呈现出来这样的一种矛盾,那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再有这本书,强调历史与个人的互动性,对于作者来说的话,他想要以梁启超为中心去揭示这个社会当时的社会对他的影响和期望,那同时反过来,梁启超在这种期望与影响当中,又通过他的思想著作,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的一些思潮的变化和一些运行的轨迹,那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去揭示和体现出就是梁启超先生本身的这个思想的一个流转过程以及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图景。

    第2个思想要点,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梁启超先生的思想并不能够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缩影,为什么呢,因为在他表达他那一套思想脉络的时候,他同时代的有很多人反对他在某个阶段上,甚至一辈子都反对他,当然也有追随他的人。

    那这样的话,你没有办法去把这一套反对他的思想给他去除掉,反而应该把它综合的进行一个对比分析,给它呈现出来,因为这也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思想潮流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那所以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同样也能够去理解梁启超自己本人思想的一个流转的过程。

    第3个思想要点,也是这本书当中比较核心的一个观点,也就是在作者看来,每一个人对历史有一种情感上的义务,对价值有一种理智上的义务,那每个人都在试图平衡这两种义务。一个稳定的社会,是大家在一个普遍原则的基础之上,去继承他们自己的这个独特的文化传统社会。

    那梁启超先生呢,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就在他的这个教育系统当中,他意识到了其他国度的价值,也就是说在理智上对这种价值有了一种体认,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梳理自己固有的那一套文化传统。

    但是呢,由于历史的这个文化的一个陶铸,他又不得不在情感上去接受自己的这一套文化传统,那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他试图要去平衡这两种价值冲突,那怎么办呢?那它的方法是怎么样做的呢?

    那他的方法就说,我重新去思考或者去揭示中国传统的那些事物,使得他适应当下西方的那一套价值系统,并试图把这两套价值系统和知识系统进行一个结合,也就是许知远先生强调的,就是联结新旧知识系统和价值理念的过程。

    但是请注意,他的这一套旧知识系统,不是说的是这个所谓的宋明理学、考据、训诂那一套东西,而是说要回到先秦时代,儒家原教旨主义思想当中去,那在他看来,就是在那个状态的过程当中,其实也包含了我们当时所提倡的科学民主的一个思潮。

    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就是出现了我们前面讲的这个矛盾,一方面要轻视中国的传统,但是又要去发现它的价值所在,另外一方面对于西方的那一套学术系统,既要强调人们去学习它,但是又不能把它塑造成一套优于中国传统价值的存在。

    那在这本书当中界定的梁启超,在他晚年,也就是第三阶段的这个思想的过程当中呢,就是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我们知道一种二分法,就是物质和精神的这样一种区分之法,在他看来就是当时的西方是重物质的,科学进步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他们的精神是崩溃的。

    那在中国呢,虽然这个落后,但是我们的精神这种状态和文化的一种造诣是相当高的,就是得用我们这个来弥补就是西方的这个缺陷。

    第4个要点,就是这本书当中界定的梁启超先生思想流转的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就是要把西方的价值不断的输入到中国启蒙国人。第2个阶段,他不认为应该用西方和中国这种先进与落后进行这种对比。

    他强调的是西方国家的这个取得当下的这种成就,并不是西方国家西方化了,而是西方现代化了,那中国呢,只要把那些我们认为的就是在这个历史传统当中曲解了,我们原来先秦的那个原教旨的思想,那同样也是能够在原有的思想系统基础之上进行现代化的。

    第3个阶段,就前面提到的啊,西方国家重物质,中国重精神,这样的一个进行对比,就在整个的思想阶段当中,可能你发现他的这个思想进行了不同的变化,但是作者呢,试图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找到梁启超的“个人的同一性”。

    所谓个人的同一性,就是说它不断的改变自己外在的观念,是为了适应自己内在需要的一个过程,那这个过程是什么?它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个改变?

    首先,我们可以说就是在那个时代,我们那些传统的知识分子,试图在这个中国西方化或者说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去找见跟西方其他国家保持一个平等的位置。

    其次,那个时代的变化速度很快,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种局势的变化,以及自己在对这些局势的一种认知上的这种深入,就会使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

    第5个思想要点,早期康有为的著作和思想对他的影响特别深,比方说这个康有为的『大同书』,这里边就提了一个三世说,就是所谓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那一次三个思想的阶段来描述中国以及西方社会的这个发展进程。

    那并进一步指出来,大同世界就是太平世,并且把西方社会强调的那些什么普选权啊,公共教育啊,公共医疗啊,妇女解放啊,都放到太平世这个大同世界这个范围里面。

    那这样的一个结果呢,就是套公式一样,把这个社会的发展就是基本上以这样的方式去进行一个解释,比方说会得出:据乱世是多君主的时代,升平世是一君转置的时代,太平世是民主的时代,这种结论。

    还有的比方说啊,西方的历史学家说这个民主发端于西方的希腊与罗马,他觉得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他说如果希腊罗马有这个民主,那我们中国传统的社会也有。而且按照前面讲的这个三世说,那在他看来,只有到了太平世才会有这个民主。

    在他看来西方这种议会是民主啊,特点呢是法律高于君主,在我们传统社会思想系统里面也有啊,比方说孟子就讲过,这个人该不该杀,作为君主呢,你不仅要听周边人的声音,大臣的声音,还得听全体人的声音啊,大家都说该杀那就杀。所以说在他看来虽然没有这个制度系统,但是却有这一脉思想。

    第2个思想要点就是这本书当中谈到的关于康有为梁启超与革命党之间这个思想的冲突,那当时呢,这个革命党就认为靠这个清政府啊,来改造整个社会系统,实现中国的这种所谓的现代化,那是不可能的啊,希望康有为呢,他们呢也这个加入革命的世界当中,但是康有为不干,他们这个讲究保皇,所以说冲突,就爆发就出现了。

    在这个爆发的过程当中呢,就是孙中山那边呢,就想拉拢这个梁启超,而梁启超本身的这个思想呢,也有点摇摆啊,也发表过一篇就是这个日本翻译过来的『佳人奇偶记』,这是一篇带有反满的文章,那这个文章被康有为看了之后,很生气啊,就是让他别在做这种事儿,并且命令他到自己身边来啊,不要跟这个革命党呢有太多的接触,他最后还是选择倾向于自己老师这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读一百五十|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ml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