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4 星期五 阳光明媚 心情大好
今天读到第十一章: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惩罚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
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如果能够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将能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及由衷的互助,有助于发现我们生命的美和力量。
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非暴力沟通不仅能促进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还能痊愈我们内心和人际关系的创伤,成为弥补裂痕和仇隙的黏合剂。
非暴力沟通提供的模式就是抓住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沟通时按照我看到了什么,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的顺序展开这个过程就可以了。
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比如让孩子去干一件事,我们一开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说教,被管束,被挑剔。她的反应就是:“谁要你管呀,烦死了。”
强制力往往代表了权力和暴力,总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也往往被用来作为惩罚的工具。
孩子不愿做某事原因很多,体罚显示了大人的优势,也体了大人的无能,更呈现了你处理问题的方式,孩子会你潜移默化习得这些处理问题的方法,代代相传。所以要把非暴力沟通运用到生活中,需要不断的锤炼,需要我们的‘理智脑’控制住我们的‘情绪脑’,以免使我们的言行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
我昨天早上跟女儿谈她生日的事,有分歧,我为了快速节省时间,简单做了说明,老公说我用的是命令的口吻,这其实并不是我的本意啊。读这本书以来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关键得应用到生活中,这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熟练。
此次读书群里很多人都会反映,非暴力沟通有时候是无效的。
让我们回到我们整个的文化中来看,在什么情况下非暴力沟通是无效的?好像我们之所以觉得无效,这是针对我们原本的我们的文化下,原本的等级文化中。
一个国王是可以控制不同的人的。
所以通过指责控制和要求来实现控制,我们学习所有的力量不是为了用于控制。如果我们在学习非暴力沟通的时候的目的,是为了我用这一套沟通的语言和说话的方式来达成对别人的控制,希望别人把我不喜欢的事情变成做我喜欢的事情。
那么在这种模式的时候,非暴力沟通是无效的,因为非暴力沟通并不是这个这个目的。
马歇尔说:“当我们仅仅地注意到非暴力沟通的招式和模式的时候,而忽略用内在的神圣力量的时候。不是真正的非暴力沟通。”
在什么时候才有效呢,当我们内心的逻辑和目的是服务于关爱的时候,才会有效的。
所以非暴力沟通真正用的是我们从自己开始去理解支持和关爱我们身边的人的时候。
改变我们的自身,会觉得周围一切都改变了,生活和爱的艺术就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实现。
我是文文心儿,喜欢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欢记录生活、记录故事。喜欢分享走过的旅程、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其它专题链接:
感谢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欢就帮我点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关注和点赞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