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你在我心中已经死了

作者: 161f09651b9e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06:00 被阅读466次

大学母校最近找了我几回,未果,后请单位转给我一张表格,要求我填写。对校友联谊之类的活动,一向有点警惕。我因为工作关系,添任校友会副会长,每次开会,都听到校友们对现代势利眼的痛恨。比如校史陈列,有名的校友,玉照放得大过挂历,排列于前,雄踞上首,次一等的,十寸彩照一页,蛰居一隅,不知名的校友,仅存姓名,届次。每次陪校友参观校史,都会听到无奈的叹息。想当年,大家都在寒窗之下,一块烤红薯都要“与朋友共”,而一旦入了等级社会,做了官,有了职称,人与人之间竟然也就划出一道无形的鸿沟。当年天寒地冻,大家挤一个被窝,现在只因为级别职称不同,就硬要分三六九等,多令人伤感!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搞校庆,主席台上不分长幼,坐着的全是各级官员,谁当权,谁当实权,谁就可以坐在正中,连届次也不讲了。更有势利眼,就餐时,官大有权的,经商有钱的,头衔高大的,都请进包间,请入席,请上座,有酒有鱼,觥筹交错。总算还有点身份的,请坐大堂,十菜一汤,请饮用雪碧可乐。其他的呢?大喜大庆,不能怠慢---每人自找地方,肉包子四只,菜汤尽管喝饱。

  我任教职的这所学校,是原来的中央大学附中(最早是三江师范学堂附中),校名数度更迭,明年是校庆百年,敝校喊出“母校面前,校友人人平等”是想恢复传统,一扫俗气,在校友中倡导平等关系。但是社会风气不佳,届时能不能没有干扰,大家都有点担心。

  前面说到的那份表格,还特别做了说明,使我知道这“不是一张普通的表”,有规定,只有“正厅以上,正教授.....等等”方可填写,诸种条件,敝人天居其一,所以被网住。我知道,我的大学母校是出了许多高官的,我的先生们很以此为荣,他们能板着手指一下子数出三四十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出身于本校的高级官员。这一次据说要编一册“精英录”之类的东西。我对发给我表格的人说,请放心,我永远不会填这种表,你们如果执意要做这种事,那我告诉你:母校在我心中已经死了。

  也许我从小受了正统的教育,也许是我读书走火入魔,不幸沾上了自由平等的“恶习”,故从来不想识这种“抬举”。对昔日同窗,不管他们做了多大的官,会如何蔑视平民,也不管他们如何穷困潦倒,忧谗畏讥,我只承认与他曾经同窗数载,至于“校友”之说,道不合不相为谋,如此而已。

我又想到,人间的势利是多么残忍,它对我们的教育是一种荼毒,大学天天在那里奢谈人文精神,可是只要有把这种校友分三六九等的意识,这种学校非但不配讲人文精神,作为学校,应该关门。

  读后感:关于校庆这种事情,这种场面和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以我们这样“官本位” 的国度,从开会都一直是这样的氛围,延续了这么长时间的传统是不可能说改就改的。

  话说回来,反正我是一次校庆就没参加过的,确实自己啥都不是,也不会有人来睬你的。只是在工作的学校参与过一次,具体的内幕也不太清楚,还是比较热闹一回。我所在的职校也太难出什么大人物,所以还没至于到文中的那个地步。不过估计吃饭的划分还是有的,只是记得当时很多人都没有去吃饭,桌子比较空。后来由于国家管制严格,很多学校也就淡化了,而我校即使在几十周年也没有能搞个活动了,其实这样也好,免得劳民伤财,还浪费时间。形式的东西越少越好。

  而最近在茅卫东老师的空间里看到的两张照片的对比,很有意思。里面一张老照片反映的是邓颖超等老一辈的领导人到学校去访问的时候,她们都是站在老师们的后面和旁边的。而最近的一张照片里面,领导们都是坐在中间的,而教授和教师们都在站在后面和旁边的。这也许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也不算是个例了吧,能说什么好了?我们所倡导的“平等”可能还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吧,而脑海里总是想到一个画面: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和掏粪工人时传祥握手的画面。也许我们当前很难再遇到这样的画面了,或许能看到的时候,大家也许会浮想联翩了吧。

  而对于校友的价值,在国外名校可能体现的就比较明显了。还依稀记得,想哈佛,牛津等之类的世界名校,它们的资源能够让它们的学生都能有机会体现自我的价值,而且他们的校友之间的帮扶的力度也是很大的,就形成了一个十分厉害的校友圈。而这些出去之后的校友们动不动就会巨额的回报来回馈母校。所以,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它对于学生存在的价值到底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如果出去的学生还能体会到学校带给他的好处和对于他成长的价值,还能留恋,那么这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的学校,这样的校友也许更有意义吧。

  最近热门事件有三件。一件是江歌的事件,让人唏嘘不止,好人不好当。救人把自己的生命给搭进去了,结果别人还不敢承担责任,其实也不难理解,人生来是自私的,利己的。即使别人救了你的命,也许你还是不会去多么的感恩戴德,甚至害怕背负沉重的包袱。

  第二件,携程亲子园的事件,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具体的细节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我只是感到愤怒的是这些保育员怎么会这么忍心对这些幼儿如此下手,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耐心和责任感,其实完全就不该去承担这样的工作的。所以我们有些行业的准入门槛是很有问题的。所以会产生那么多的虐童事件,当然我还是相信大多数的幼教同行还是挺不错的,我一直觉得幼教这块的薪资还是严重偏低的,你想要孩子能够得到好的照顾,还有好的环境....那么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撑,还是很难得到保证的。当然那种天价的幼儿园,是不是货真价值,还是值得商榷的。

  第三件,就是又一起校园悲剧,这样的事情总是冷不丁的就出来一下。虽然细节尚未透漏,但是估摸剧情都八九不离十吧,个人认为是激情杀人吧,学生处于心智不太成熟的状态。如果长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加上自身的性格缺陷,情绪能量得不到发泄。那么迟早就会爆发,而这件事就是一个导火索,造成这样的事实。又给了我们目前的教育一个深刻的教训,如果还是不能以人为本,不能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给予学生全面发长的机会,开放适合各类学生成长的通道。那么,我还是担心类似的事件还是会发生。作为教师还是需要做好教育理念的转变,处理好师生关系,注意学生的思想状态的变化。应该还是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的。

相关文章

  • 母校,你在我心中已经死了

    大学母校最近找了我几回,未果,后请单位转给我一张表格,要求我填写。对校友联谊之类的活动,一向有点警惕。我因为工作关...

  • 2018-09-06

    你在我心中已经死了

  • 你在我心中死了

    当伤结了疤 当泪已流干 当心痛到硬 当夏变成冬 你 便变成了与我豪不相干的人 如他 亦如他 反正,你在我心中死了 ...

  • 你已经死了

    被遗忘的你,将永远消失! 1.周末一大早赶来公司加班的周天看着灯火通明的公司心中满是疑惑。 咦~哪位壮士能在这么凄...

  • 你已经死了

    (一) “你已经死了。” 这个声音妄想填满这个白茫茫的空间,在上方反复回响。 啊?我躺在地上,拼命张嘴,大声反驳:...

  • 你或许已经死了

    你坐大巴回家,途中下起了倾盆的大雨,你心里咒怨这个鬼天气:没事下什么雨啊,一会到家行李都没办法搬。你忘记的...

  • 感怀我心中的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先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在我心中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先生就是属于后者这样的人。 ...

  • 恭喜你,你已经死了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说在中国,主流作家的书想要大卖,要么死,要么死撑着拿诺奖。 我错了,就在前两天,胡波(迁)死...

  • 教院

    《教院》 ——无言 教院 我的母校 她 现已改名 可 在我心中 她 永远是教院 ...

  • 自来也,你已经死了

    “好奇的事情,总会有新的故事产生,活着本来就没有意义,我这么做了你不是觉得会很有趣么......燃灯落尽之时,这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校,你在我心中已经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wv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