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文化1800年(7)建隆风波

作者: 康颂麟 | 来源:发表于2022-07-05 08:31 被阅读0次

    时间:北宋建隆四年(963年)

    地点:汴梁

    大事:宋太祖赵匡胤参观武成王庙后,诏“取功业始终无瑕者”陪祀,升灌婴等23将,黜退关羽等22将。

    颂麟解读:

    事见《宋史.礼八》,另《宋会要辑稿.礼一六》“幸武学”条也有记载。

    在基本结束了纷乱而又血腥的五代乱世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上承唐统郊祀天下,并在建隆三年(962年)重建武成王庙。

    第二年(963年)四月,赵匡胤临幸武庙,在参观配祀图像时,他觉得白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命令去除,并命吏部尚书张昭等人对配享武将再次裁定。不久,张昭拿出方案,史称“建隆议”,请升二十三人,退二十二人,在退下的名单里就有关羽。

    这个方案让朝中很多人大为不满,秘书郎、直史馆梁周翰就为此上书直言:“关羽则为仇国所禽,张飞则遭帐下所害。凡此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但赵匡胤却支持了张昭的方案。

    不过,七年以后的开宝三年(962年),赵匡胤又下诏给包括蜀昭烈帝、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历代“功臣、烈士”各置守冢三户,此时的关羽又成为了“勋德高迈,为当时之冠”的“功臣烈士”了。

    其实,当年赵匡胤之所以在配享名单中撤去关羽,还有一个心理上的原因。这就是,那时的后蜀政权依然存在,关羽生前就是蜀汉政权的开国元勋。虽然己经时过境迁,但从心理上来说,还是很难被赵匡胤接受的,因为赵匡胤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消灭后蜀。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开宝三年后蜀已灭,西南再无烦扰,“前代功臣烈士”自当再次提及。

    到了仁宗时期的庆历三年(1043年),宋廷又批准了范仲淹的建议,武成王庙“自张良、管仲而下依旧配享,不用建隆升降之次。”关羽等一干名将复入武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公文化1800年(7)建隆风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zj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