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过巴尔扎克,老实说没读懂,读完什么也没记住。对他的了解也就仅限于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法国作家之一。
但既然已经来到他的家乡图尔,不妨去看看。从图尔市区开车一路向上,十几分钟就来到了萨谢城堡。和昨天达芬奇的位于卢瓦尔河谷的那些皇宫贵族的城堡不同,巴尔扎克的城堡显得很寒酸。
停好车出来,一对衣着情侣巴宝莉风衣的法国夫妇看到我们,强忍着眼中的惊讶。我暗叫不妙,这里很可能只有法国人来,而且极可能语言不通。
进城堡前,看到法国老奶奶在路边等着老爷爷,站成了一道风景,忍不住偷拍了一张。没想到跟这对夫妇很有缘,进博物馆后,每进入一个居室,老奶奶都会停下来,用无比性感迷人的声线给老爷爷用法语朗诵巴尔扎克的作品片段。我亦步亦趋,跟着老爷爷不断点头称赞。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886/1881af4ffa26dd32.jpg)
说是城堡,其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带花园的独栋别墅而已,卧室还没我的大。但这个绝佳的远离尘嚣的藏身之处,成为激发巴尔扎克创作灵感的地方:
“在那里,我的思想迈出了第一步,在那里我度过创作生涯里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他在萨谢,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完成了《高老头》、《幽谷百合》、《凯撒.比罗图》、《幻灭》等作品。其中《幽谷百合》一书所描述的很多细节都来自萨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886/679c6ead753ef636.jpg)
小楼共三层带一个储藏室,花园大小甚至没有达芬奇花园的1/10。矮矮的围墙,将房子与低地的一片绿色隔了开来。花园里一大片草地,种着各种树,树下或是几张长板凳,或是一张小圆木桌,供游人休息。不可错过的,是花园里对《幽谷百合》中关于在这栋房子的生活片段的展示台。比如: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886/b330f4afe54d56d6.jpg)
花园里放眼望去,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绿得让人欢喜。绿色和宁静大概有着让人文思泉涌的力量,巴尔扎克曾经在萨谢只花了3天时间,便写出一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886/e921821b215f52d8.jpg)
远离巴黎的烦扰,他在萨谢近乎自虐地不停地写作和修改文稿。写作,一直都是一件很孤独和边缘的事儿,说到底就是跟自己较劲儿。巴尔扎克在萨谢,常常一天近乎20小时的写作,他自嘲自己不过是个“鹅毛笔和黑墨水的奴役”。除了写,他还不断地对原有的作品进行修改,为此还常跟出版商发生争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886/aa44328a3a64dc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886/311e13dc9990d10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886/ef3271a4da6ea353.jpg)
然而,作为一个失败的商人,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曾化名写作赚钱的作者,一个以写作为生的落魄作家,虽短暂风光过一时,但他的一生基本上是颓的。这个情场上不得意的大叔,终其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到头来还是买不起一套向往的别墅。这样的故事,似乎每个时代都在不断地发生。时代总是会亏待真正在记录时代的人。
这个落魄被罗丹捕捉住了。在博物馆地下储藏室的展品里,几乎有一半雕塑是罗丹的作品。罗丹眼中的巴尔扎克,是个略带忧郁的,有些颓废的虚胖大叔。罗丹这批作品饱受争议,直到罗丹去世,这批雕塑作品才声名鹊起,被尊为杰作。大众几乎在任何时代都是盲目的,他们很难能发现超乎时代的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886/89aa1781588054b0.jpg)
整个博物馆没有英文,没有中文,更没有中国人,但这丝毫不影响巴尔扎克给我带来的力量。像一位群友说的,大师况且如此勤奋、不断修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真正的写作,从来都不容易,做好不被赏识的心理准备,不断地挑战和推翻自己,也坦然去接受孤独的自虐。
从博物馆出来,我整个人变得很亢奋。那老奶奶看到我的兴奋,抿嘴一笑。离开时,我们相互点头致意。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