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今天继续嚼菜根,《菜根谭》中有云:
山肴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亦吾儒之口耳,释氏之顽空而已,有何佳趣?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山间的野菜不需要人们去灌溉施肥,野外的动物也不需要人们的饲养照顾,可是它们的味道却甘美可口。同理,假如我们不受功名利禄所污染,品德心性自然显得分外纯真,跟那些充满铜臭味的人有明显区别。
种一些花竹树木,养一些小动物,能够调剂生活。但只是沉迷眼前的快乐,玩赏表面的景色,也只是儒家所说的口耳学问,佛家所说的冥顽不灵,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隐居山林的人,生活虽然很清贫 ,但却很充实;种地的农民,虽然没什么学问,却朴实存真。如果成为市井中污染的买卖商人,还不如死在荒谷保全精神肉体的纯洁。
不是自己份内享有的福气,无缘无故地意外收获,如果不是上天有意的安排,就是他人故意设下的陷阱。在这种时候如果没有远大的目光,很少有人能不落入这些圈套之中的。

《史记》中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名利,恐怕是世间最吸人眼球的东西了,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名利而争得头破血流。
兄弟相残、夫妻不睦、父子不让。或巧取豪夺,或见利忘义,为一时渔利,而丧尽天良德性,坏事干尽,这一切灾祸的根源皆为争夺名利所致。
然而无论多大的权利,多少的财富,到了最后也不过是空空而去。
对于和珅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是从《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知道到的。
电视剧里面和珅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大贪官,并且时常被纪晓岚等人所戏弄,仿佛除了贪钱之外,一无是处。
其实真实的和珅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面那样"肥头大耳",相反还是一个美男子。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了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了皇亲国戚。
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
他聚积的不义之财比国库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身份地位,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是,他最后得到了什么?千夫指,万人骂,满门抄斩,遗臭万年。而那用了一辈子时间争夺的财富和权势也瞬间消失殆尽。

名利是鲜花,也是枷锁,鲜花总有凋谢的一天,而枷锁却可能困住我们一辈子。
富贵荣华就如同水中清露,功名利禄亦如一纸空文。
正如苏轼在《满庭芳》中所言:“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世人大多爱慕虚荣,喜欢追求显贵、铺张,在名利上争先争高,自私排他,又贪心不足,所以终年忙碌不止,身心皆为名利物欲所累。
然而,一个遵循大道的人,明白“不争天下先才能先天下而治”的道理,因为在名利上不争天下先的人,更容易获得成长的机会,赢得他人的信服和拥戴。
陶渊明辞弃官职,居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
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
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
他们都学会了拒绝名利与金钱的诱惑,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因此流芳千古。

我们知道,电视剧《围城》热播后,当年钱钟书先生的新作旧著,被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
面对如此火爆的场面,钱钟书始终保持静默。对所谓的“钱学”热,他认为“吹捧多于研究”、“由于吹捧,人物可成厌物”。
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只要放下名利物欲之心,你就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去自由自在地塑造自己的心境。
当人外无所求、内无所羡之时,自然而然就会达到“至足”的境界,并且感到非常快乐。而此中之乐绝非得所欲求之乐,而是不羡求功名利禄,不挂怀死生福祸、利害得失之精神至足之乐。
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谈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明志,宁静自省,这是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点缀出四季如春的灿烂。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光如水,生命如歌。人生如此短暂,生活何其美好,何必为追逐名利而劳心费神。
笑对人生,学会摆脱名利。金钱名利本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又何苦为了所谓的名利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漫漫人生旅途,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风来时迎风,雨来时听雨,生活之美随处可见。
蓦然回首,浅浅一笑;守一颗淡然之心,拥有一份淡然之美。
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我们粲然一笑,生活其实很简单,金钱名利皆是浮云,健康快乐才是正道。只要每天开开心心,平淡也会是最奢侈的美丽。
蓦地,一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浮现在脑海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