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考试脑科学14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4-03-31 05:47 被阅读0次

考试,关乎一门神秘的脑神经科学。

读书||考试脑科学14

第二步训练的时候小狗发现,为什么今天有图案,摁了还没出骨头呢?然后又摁,又有的出了。它慢慢地观察,发现出圆形图案的时候,摁了才会出骨头。就是用这种方法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训练,最后甚至训练到这个小狗能够区分椭圆和圆形。

如果让这只小狗一上来,要分得清椭圆和圆形的区别才能得到骨头的话,它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这件事了。但是因为哺乳动物的大脑有这样的功能即模糊性地学习,然后一点点地排除,找到更有利于生存的方法,最后连小狗都能够学会分辨圆形和椭圆形。

作者为什么要跟大家讲大脑的学习机制呢?我给大家念一大段,这段很重要,说:“人脑不仅健忘,而且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经常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与计算机相同,在人脑的神经回路中传递的也是电信号,只不过计算机通过电流传递信号,而人脑神经则是通过钠离子来传递信号。由于二者都传递数字信号,所以在传递过程中,从信号源发出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同的。 ”

接下来要讲的是二者的不同之处了。“人类的神经元通过神经纤维形成回路,但各个神经纤维之间并没有物理性的接触。与电路不同,神经回路并不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着微小的间隙,因此在纤维上传递电信号必须通过‘换乘’,才能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就像我们乘坐电车从扎幌到博多,但是由于没有直达列车,所以必须在中途换乘一样。”

“在神经回路中,这个换乘站就叫作‘突触’。虽然突触与突触间的间隙很小,只有头发丝的五千分之一,但这样微小的间隙,还是会导致电信号无法传递下去。” 电信号在这个间隙中通过乙酰胆碱或谷氨酸等化学物质进行传递,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接。交接之后,如果电信号比较弱,那么就意味着电信号的‘翻译’转换过程中,化学物质的释放量很少。也就是说突触传递模拟信号而非数字信号。

“实际上,人脑之所以与计算机不同,正在于它能够对传递信号的强度进行微妙调整。人脑神经回路中的信息传递,不会像接力跑运动员那样,在接到接力棒以后,只是单纯地把接力棒传递下去,而是可以自由地调整所传递的信息量,这就是‘思考’的源泉。”

相关文章

  • 《考试脑科学》读书心得

    在现代应试教育下考试分数是衡量学生综合水平的主要指标。家长们也因此为分数而战,投入人力和财力。报各种培训班:奥数、...

  • 第95天 读《考试脑科学》

    读书笔记 【书本名字】《 考试脑科学》 【作者】 池谷裕二 【读书笔记】 如何复习更高效? 第1次复习: 学习...

  • 《考试脑科学》读书笔记

    《考试脑科学》这本书里面分享了大量关于提升记忆力,如何适应大脑本身的特性应对考试的科学方法。 本人觉得里面有些内容...

  • 📚读书NO.11—《考试脑科学》

    书名:《考试脑科学 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作者:池谷裕二字数:8.1万字阅读工具:微信读书阅读时间:1时21分满分...

  • 《考试脑科学》读书心得(二)

    《考试脑科学》书中写到“狮子记忆法”,可以帮助增强记忆,狮子和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怎么能调动哺乳动物的学习性呢? ...

  • 《考试脑科学》读书随笔1

    海马体负责筛选信息是否值得存在长期记忆里。 大脑会选择记住的事情的原则是:这件事情是否对生存是否有不可获取的事情,...

  • 《考试脑科学》读书随笔 2

    当大脑形成长期记忆后会产生高长时程增强作用(LTP),即记忆之源,更多的LTP能帮助我们记住更多东西。 增强记忆力...

  • 《考试脑科学》读书笔记

    本书讲如何提高记忆力,面向需要考试的学子们,其实普通人读了也会受益,记忆的一些原理是相通的: 复习周期:当天学过的...

  • 考试脑科学读书笔记

    训练大脑,将短期记忆转成长期记忆,调整时间安排,巧妙利用好奇心、情绪、睡眠,使之成为记忆的助力。 1. 什么是记忆...

  • 读书笔记|《考试脑科学》

    作者池谷裕二,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教授,脑科学研究者。本书117千字,由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出版,2019年7月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考试脑科学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tq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