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葩说》第四期的问题是:“如果你的父母提出和老伙伴一起去养老院,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这期节目反响挺大,很多人边看边哭的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不过,当你沉浸在带着感情色彩的辩词里时,获得了更多对老人的认知。辩论结果似乎没那么重要。
辩题讨论到最后偏向于人老了要怎样选择生活。那么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对这个话题输出认知和做出选择。
因为我们的爷爷奶奶已经老去;父母正在老去;而自己也终会面对这个未来。去养老院还是留在家里,无非是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者说自己想要的。
我生命中有个老人,代表典型的农村老人群体。从她的角度看,支不支持去养老院就不置可否。
或许一个人,充实又有价值的活着且内心感到富足,那么外在因素就不会让自己拧巴了。
今年除夕前,全家到外面吃饭。车窗外雾气弥漫,擦出一缝,看到寂寥的田地,盖上一层松软的白网。
恍惚间联想到了姥姥:她在做什么?一个人,不玩手机,没电视,这次第怎一个boring了得。
我可不想这样的,我要充实的老年。刚想完就后悔了,恨不得甩自己一大耳瓜。
姥姥这一生,何曾懈怠过一分一秒啊!
姥姥今年85岁了,独居在农村一个小房间里。
她爱用柴木烧火的锅,水泥地板是不久前铺的,冰箱是去年父亲买去的。暗黄色的白织灯也终于换成亮白的节能灯,今年我搬去一台彩色电视。她的小屋勉强算:“五脏俱全”。
而没有这些时,她一个人也能活出一支军队来。
中国传统农民该有的美德:吃苦耐劳、勤恳简约、谦虚良善,她有。
不抱怨命运不公,不哀叹生活艰辛。是个为子女考虑周详,也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人。
2
从我所知道的开始说吧,算我替我妈送给她的母亲节礼物。
姥姥出身不错,父亲是镇上卖绫罗绸缎的掌柜。可她幼年时,来了一帮穷凶极恶的强盗,一枪打死了她的父亲,抢走了所有钱财,只留她和她的姥姥相依为命。想来可悲,强盗不是日本人,而是同一个省份的“自家人”。
曾问过她可与日本鬼子正面接触过。她最深的记忆是:飞机在头顶上往下丢炸弹,她很害怕,但人的潜能在危机时刻是难以估摸的,她撑着弱小的身躯,半跑半游,以惊人的速度穿过水塘,躲过危险。
挺难理解那时的女人在那么禁锢的环境下如何忍受的:炎热的夏季盘扣也必须扣在喉咙上面,勒的人吞口水也疼。
最不可思议的是姥姥嫁给姥爷以前居然不知道他长啥样!和我谈此事还打趣道:全听媒人哄骗,要是嫁过去发现对方是个瘸子、瞎子、麻子也得从了。
我捧腹大笑道:“幸好姥爷很正常。哈哈哈。”她也温和的笑一笑。
嫁给姥爷以后呢?下田劳作,相夫教子,柴米油盐,精打细算,运筹帷幄,做个全能小主妇。
然后说个吓哭你的事:她生7个孩子,她却没做过月子。我甚至不记得她说过有人接生。她说:生完三舅,就给他洗洗放着了。自己喝口水,清理完毕,休息一下,就去田里锄草了。
她说话时,没有吹嘘的神色,像在说隔壁王大妈家的老牛怀了头小牛一样轻松。
excuse me ?这不是我姥姥,这是superwoman!
最搞笑的是:平时这些舅舅是没有人带的,喂完饭后,丢在家里自己耍,她出去忙!有一次做农活回来找不到三舅了,她做完饭,翻箱倒柜才发现在三舅掉在床缝隙里睡着了!
一个女人心是有多强大?生存危机有多重?才能把自家娃看的这么随意?!
然而天空飘来五个字:这都不是事。
最苦难的时刻:“大跃进”,恰逢三年自然灾害。也许是上帝对人类自大喊出那句:"肥猪赛大象"那句口号的一种嘲讽吧。据统计约死亡3000万人,主要死亡原因是:饿的。
那时她不过是25岁的姑娘,面对的是一张张:枯瘦如柴、面目狰狞,浮肿病痛的亲戚朋友。集体食堂的粥比米酒还稀,田野里的鱼虾抓完了,树皮成了食物,饿死鬼四处无处容身。
姥爷饥饿过度,被误诊患上传染病隔离在荒郊野外的铁栏内,而姥姥为了孩子和丈夫,做起了特特殊时期的“特殊职业”:把饿死在地面的尸体抬走埋掉,可获得一荷包杂米。
聪慧的她用部分杂米换来一些面粉,连夜做了热腾腾的大饼,揣在兜里追着月亮送给姥爷吃。就是那几块饼啊,姥爷活了下来。我真的没法想象,她是如何熬过那漫长的三年,养活了4个孩子。
人生来就是解决问题的,但是有些问题真是令人痛苦和不堪回首。姥姥终于熬到了7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女儿却因婚姻问题,抑郁寻了短见。
如果上帝关了一扇窗,有可能会顺手把另一扇也关了。她疼爱又仅有的小女儿也在情感问题上栽了个大跟头:也是抑郁症。幸运的是发现及时,只是漫长的修复期,愁碎了她的心肠,凸起了她的小腿肌。
那段时光,她的袖口应该没干过吧。
痛苦再多,乌云再浓稠,生活还要继续。她在偏僻的小村里开一家小卖铺,种几十亩田地,再难熬的时光,不曾荒废一寸土地,也没冷脸待过一个小客。
命运不厌其烦的捉弄一些人,而坚强的那几个连眉头都不皱就扛过所有。
姥姥终于变成了老人,儿女也有了稳定的家庭和收入。她想也许能和老伴儿安享晚年了。可天不遂人愿是常事,姥爷老年痴呆又瘫痪在床,姥姥细致入微的照顾好几年,他还是独自走了。
那时我尚小,不记得姥姥的情绪是如何,似乎没有悲伤,没有异样,甚至没有叨念过一句。
她住进新盖的小屋子里,续写她的余生,而原来那座土屋里的欢笑变成了永恒废墟和记忆。
3
她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感情和故事,但在我的眼里不但超级酷还很神奇。
她不识字,却会画花:画出枝叶蔓藤,交错纵横,肆意滋长的小花,再把花变成剪刀下鲜红的剪纸,变成鞋头精美的刺绣。
如此,一双双踏实别致的绣花鞋,雀跃在家中所有孩子的脚下。
她没有学过裁缝,针线活却令人叫绝:前年夏天姥姥用我家丢弃的碎布为幼小的弟弟做了一个可爱的小枕头,木耳边,丝绒芯机,军队似得针脚,可把我艳羡坏了。
我拿回家骗妈妈说:“街边看到一个小枕头很喜欢,就给弟弟买了。”
老妈接过枕头摸了摸,竟开启了唐僧模式,说我乱花钱...
"妈,您真看不出来这是姥姥手工作品嘛!布还是您亲自丢的!"我理直气壮的笑她。
所以我有衣服需要缝补改减都是十分放心的交给姥姥,再十一分满意的拿回来。
我一直觉着她是个存在感很低的人,并非是不被需要,而是她:“润物细无声”。姥姥在哪里都是默默的,能劳则劳,能动不坐。
她话少,不爱背后嚼人口舌,但手中的碎布条,棉花球,小布板,统统都是温暖深刻的固态语言。
每隔一段时间,她总会变出一件自己做的东西带给我们:一双萌化了的虎头小鞋子,一条软布碎花小裙子,一件可爱的缀花小背心。
马薇薇在节目中有一段催泪辩词:提到老人很挑剔的,是不萌还很作的孩子。
嗯,姥姥也很挑剔:通常老妈买的衣服,姥姥只用来摆设。而老妈也认为姥姥的衣服是全世界上最难买的东西。(姥姥总嫌弃她买的不好。老妈就以此为由,不给姥姥买了,所以省了一大笔钱是嘛,妈,你套路太深啊!)
她穿衣原则是:太鲜艳怕造谣,太沉闷怕压抑,不合身的怕不得体。并且她们的衣服基本上一件可穿5年以上,所以得百里挑一,总而言之买件衣服都能列入年度重大事件计划了。
其实也不全是挑剔,我理解为:她们对自己的尊重,对外在的讲究,对生活的精致。而这些并非是:香奈儿和普达拉貂裘大衣就能伪装的。
人老了,容易被嫌弃,所以她们对外在世界格外的敏感,也特别爱洁净。
我每次去她家:床被、桌子都是一层不染,折叠的整整齐齐。
4
姥姥从未摸过麻将,也不懂扑克,不跳广场舞,她的时间不是操劳儿女,就是务农劳作。
小时候家境贫乏,她常穿越田埂沟壑,与树木为伴,与月娥为友,悄悄拎来半袋大米,看看母亲,寒暄几句,就快快离开。
网上之前有个漫画,是说现在的孩子去外婆或奶奶家前90斤,从她们家门出来200斤!其实我也是这个情况!
姥姥有一个古旧的大箱子,里面有拿不完的零食和珍宝!
每回我盼星辰盼大海的到那里,累瘫在椅子上时,她势必要先拿出珍藏许久的零食给我,保准我吃到能量满格,再出去浪,饭点回来,她总能端出热腾腾的饭菜,每样都色香味俱全。
待我酒足饭饱,团成个球准备回家时,大小口袋保准塞满糖果饼干,外带双手提着,恨不得脖子挂着,自行车后座拖着!
即便是这个年纪,我去她家依旧如此,糖果只是变成了满车鲜美健康的蔬菜。
蔡康永在节目里有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有些人年轻笨老了也笨,聪明的老了也还机灵。姥姥属于后者,一直一来,儿孙都希望接她到自己家过些日子。
大姨家的哥哥和我一样,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也是姥姥家,最企望来的客也是她。
哥哥现在虽是顶起一片天的好男儿,心里却一直有一隅柔软记挂这个老人。
能招人想念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样的人无形间用智慧和行动在大家心里种满恩慈的果实。
姥姥很少开口教育我们,一但说了,必定是记忆深刻,教人信服的。相比那些气急败坏的骂教,更让我深刻的是姥姥珍贵的几条箴言。
有人以为人老了就傻,容易被蒙骗,这么想的人才天真呢。她们的人生历练那么丰富,很多伎俩怎瞒得过他们饱经风霜的火眼精金啊!
她们太懂事了,明哲保身是基本技能,只不愿说,不掺合罢了。
80多年,多少风浪,走过了。那么多的坚强不过是柔软生的茧,也是充实生活的见证。
细碎说了她这么多的故事,无非想说:一路走来,她虽老了,却依旧被我们尊重喜爱,因为不论环境多恶劣,生活多磨难,她却一直认真的对待。
有着正正的三观、勤劳的双手、淳朴的笑脸、善良的心地,丰厚的阅历和平稳的心境。
5
因为强大到无所畏惧,所以老了,也不会无聊寂寞,反而充实节制的享受余生。那种强大就是,上帝关了两扇窗,而他却自己打开了一扇。
儿孙总想接她到自家玩耍,说热闹些。她认真的拒绝,并给出充足的理由。
她说自己一个人自在乐活:有碧玉般的菜园,把冰箱排满饺。黄油油的咸肉晾在屋檐,懒洋洋老猫偷吃了昨天买的半条鲢鱼。提回屋子半桶的凉水波纹未平,身姿轻曼的炊烟萦绕在瓦顶。这些都是她的乐趣。
每人都有不同的环境和自身局限,也许年纪大难改变了,可有的人依旧倾其所有的提供价值,并真的乐在其中。
杨绛先生晚年也是独居,她知识渊博,待人温和,93岁的高龄还出版了散文《我们仨》。她爱清闲,却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充裕有味。
《人民的名义》中陈岩石老爷爷虽身在敬老院么,但她哪天寂寞?哪天不比有些年轻人活的明白呢?
姥姥虽目不识丁,却心灵手巧,良善勤劳,能把花布条拼成软绵绵的记忆,把爱缝到针脚里,把看似平淡却十分庞大的琐碎家务整理的井井有条,把坚韧和柔软变成细风侵染进人心里。
“万人如海一身藏”也行,“美酒樽中置千斛”也罢。对待生活的心一样,如何不是精彩的老者,谁说老了就要养老了呢。
在我的眼里,如果老了就像他们那样过活,不管处在怎样的环境,有如何的往事,怎样不是令人向往的老年?
更不必子女操劳和牵挂,又乐在其中。如此在哪都能更好的享受余生,去不去养老院反倒是个玩笑话了。
最后导师结束答辩罗胖说:也许他买了住养老院的保险不会住,因为他追求像:台湾企业家王永庆那样的一生:92岁去世在往美国考察新投资项目的路上。而不想把自己的晚年当成一块肉,塞在冰箱里。
十分赞同此观点,而姥姥、母亲、我,都有着一样的执着。
6
说到这里,我想我要停住了。
前面想要说的也讲完了,但请不要被我说的superwoman迷惑了。
其实她们真的老了,不在是风雨不侵钢铁侠,真的变成了柔软的小孩。她们开始忘记很多回忆,有些伤感了。
今年假期,姥姥三番五次让我去她的小屋里住几天,我仅住了3日就回了。
离开那天,她在我书包里塞了好些东西。边塞边碎碎念:也没住几天,就要回去。立在门口送别时的模样,不敢回想,模糊记得有一个灰色的点,慢慢的变小,变模糊,最后消失。
节目里陈铭说:环境铸造了她们的价值观,她们帮我们带娃,做饭,不断的被我们需要,才算快乐的老年。其实这样的观念有些思想绑架的意思。
但是我们同样有错误的观念:认为自己多赚点钱,就能给她们更好的晚年。
其实连家里的老花猫都知道,他们想要的是我们的陪伴。
做老人,要好好活,做儿女,需要多多陪。不管在哪,不管我们是谁。
当然了最后,别忘了,年轻人,有梦想有朝气,敢拼搏,能吃苦。可谁说老人不能做呢,想要的、想做的,go on啊!这样的老去,让人期待。
(我爷爷70岁了,提到打麻将,还是可以两夜不睡,第二天精神抖擞啊!虽然这个例子,三观很不正,但已经表达了一种精神啊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