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拼技能情商心理专题推荐集
朋友圈管理个人形象,90%的人不知道的6条潜规则

朋友圈管理个人形象,90%的人不知道的6条潜规则

作者: 人神共奋 | 来源:发表于2017-08-08 21:43 被阅读4282次

    为什么你发在朋友圈的内容,总是被人误解?

    朋友圈管理个人形象的6条潜规则

    还有一条最能提升你在朋友圈中形象的内容建议。

    1、朋友圈里的个人形象管理

    一般而言,朋友圈里最多这三种状态的人:

    A:我很忙:忙着加班、忙着学习、忙着出差、忙着开会、忙着带孩子……

    B:我很有品位:我爱大自然的细节、我爱精美的食物、我爱逛书店、我享受一个人的独处……

    C:热爱知识、关注民生、正义感爆棚,同情心泛滥…………

    很明显,这三个朋友圈里的典型内容,不仅仅是在记录生活,也是在不停地向大家暗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形象管理”——你希望在别人心中创造某种形象,于是你便选择那些更能展示这种形象的生活片断。

    不过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上述三种行为能达到你的预期吗?大家的反应,在你想好的剧本之中吗?那些点赞和评论的背后,大家的真实心态又是怎样的呢?

    这就涉及到别人如何判断你的真实意图,也就是心理学中的归因效应

    2、归因效应:人们是如何解释你的朋友圈内容的?

    深夜11点,Andy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加班的图文:

    “见过凌晨2点的电梯吗,有一种连夜被放出来的赶脚……心如止水,最近加班已经麻木了,继续修炼成仙中……”

    如果你是他的微信好友,Andy释放的信息,通常有两种解释:

    A、又在向领导卖苦劳了,明明是自己笨,不就那么点破事儿嘛

    B、好辛苦,老板太狠了,不过也没办法,生活不容易啊

    这两种解释为什么都超出了Andy的字面意思呢?

    因为我们有一种思维习惯,希望自己面对的世界更合理,面对朋友圈里的和现实是的的差别,这个差别会引发我们的归因,会问自己:为什么你看起来是这样的?

    解释别的行为时,人们的想像力会变得很丰富,但细细分析,无非下面两种:

    比如深夜加班,大家免不了要想:他到底是“工作认真、工作效率低、故意拖延”,还是工作量确实很大呢?

    前者三种归因方式叫性格归因,把原因总结为个人性格、能力,后者叫环境归因,把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

    心理学家海德(Heider1958)认为: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也就是说,你觉得自己深夜加班还要发个朋友圈,当然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老板太变态(情景归因);

    但旁观者却很可能不这么想,而是总结为“工作认真、工作效率低、故意拖延”这三种“性格归因”中的一种。

    这不是坏事,形象管理的目标不就是让别人给你“性格归因”吗?可问题是,别人到底把你往正面形象上“归因”,还是负面形象上“归因”呢?

    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Kelly,1973)试图用“三维理论”解释人们在归因中的基本判断规则。

    3、为什么你发在朋友圈的内容,总是被人误解?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的接触大多是连续的,有前因后果,所以我们判断他人行为时,一定会在过去的印象中找原因,凯利总结为三类信息:

    第一、第二类信息分别叫区别性共同反应Andy平时在加班时,表现和今晚有什么不同呢?在不加班的日常工作中,他又是什么表现呢?

    如果Andy平时经常加班,而且很认真(信息一致),你就会倾向于“性格归因”去解释: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个认真、追求完美的人。

    如果他平时不怎么加班(产生信息冲突),你就会倾向于“环境归因”:只是偶尔加个班而已,搞得好像自己有多辛苦似的。

    这两类信息的前提是你很熟悉Andy,但朋友圈里越来越多一般交往的人,他们只能用第三类信息去判断。

    第三类信息叫一致性:如果我今晚也加班,我会像他这样吗?

    也就是说,旁观者自己是什么加班心态,就会把你想像成什么样的人。

    看上去,旁观者的“归因效应”常常歪曲你原本的意图。

    但还远不止这些。你以为在朋友圈里,只要和平时保持一致,别人就会相信你?

    千万别忘了,“三维理论”解析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归罪,而朋友圈这个神奇的地方,提供的都是精心选择后的生活片断,发言者和旁观者总是达成了这样的舞台契约

    我们正在看你,

    你知道我们正在看你,

    我们假装不知道你知道我们正在看你,

    你也假装不知道我们假装不知道你知道我们正在看你,

    不饶舌了,这就是典型的网络社交行为,而人们在社交行为中的归因,需要用别的理论去解释。

    4、人们如何判断你的真实意图?

    下面两条出现在朋友圈里的内容,你觉得哪一条更真实呢?

    A秀书:在书店泡了一个下午,各种和书的合影

    B秀美食:除了图片外,还加了一句:味道不错,但心情不好,服务员态度恶劣,差点吵一架。

    如果你对她的熟悉程度一般,那么你的选择很可能是B

    这是心理学家戴维斯和琼斯(Jones &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人们在判断对方在社交场合下,其行为的真实意图时,常常有两个原则:

    第一,社会期望原则:你的行为越符合社会规范,越无法判断真实态度。

    你在书店的正常表现,并不能说明你真的爱看书;但你在餐厅和服务员吵架,却足以说明你脾气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好。

    第二、选择自由原则:如果你的行为不完全是自愿的,那同样无法判断你的真实态度。

    转发“拉票微信”时,如果你能流露出一丝的无奈,更容易让旁观者认为你只是出于社交压力转发,更容易原谅你的“扰民行为”。

    从这两个原则回头分析“深夜在朋友圈发加班照片”的行为,如果你流露出“上进心”,旁观者会基于“社会期望原则”,认为你只是表现出很有追求的样子,满足公司期待而已;

    如果你流露出抱怨和无奈,旁观者又会基于“选择自由原则”,认为你只是想向老板和同事证明自己加了班而已。

    ​在朋友圈这样一个社交场合,你的行为只有经过上面两种归因后,还能保持正面形象,才能达到“形象管理”的效果。

    根据“对应推论理论”,我列了几条朋友圈里“潜规则”。

    5、朋友圈的六条潜规则

    1.预料中的行为对旁观者而言,几乎没有价值,只有不经意间流露的态度,才能让旁观者自认为更了解你,所以,下一条——

    1.你在朋友圈中的任何负面情绪(比如指桑骂槐、呼天抢地),都会被性格归因,也就是说,认为你是一个很负面的人,而不是有人欺负了人。不过,这并不代表你发正能量的东西就有用,因为,下一条——

    1.常发负能量内容,说明你很麻烦;但常发正能量内容,又会让你令人厌烦。三观正不正,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下一条——

    1.情绪流露要节制,太强烈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很low;但也别“理中客”,一点小情绪都没有的人,很容易被看成是性冷淡和装逼犯;

    1.熟人对你的归因,源于他们平时的印象;不熟的人对你的解释,源于他自己此刻的心情。所以,影响你想要影响的人,别在意那些很少出现在你生活中的人。

    1.少用幽默感,冷笑话、一语双关、用典故……,都是现场感很强的说话技巧,在朋友圈里用,带来只是“他是在笑我吗”和“他在骂我吗”两种效果。

    有人要说了,这么多禁忌,还是关了朋友圈吧?

    其实有一种内容,提升形象效果好,无毒无副童叟无欺,而且只适合在朋友圈里出现。

    6、聚焦于你的核心能力,为朋友圈带来价值

    我有一位高中同学,每天在朋友圈里发老家的街拍,照片很普通,但我一天不看都不行,因为我在这个小县城长大,已经很多年没回去了。我同学大部分都在外地,多年没有联系,却常常重逢在他的照片下。

    前面也说了,形象管理最核心的理念是一致性,朋友圈不是生活的复制品,不要去讲究时间、场合,所以你最好的“形象管理”方式,就是——

    在你核心能力范围内,每天重复做一件成本不高、但对他人很有价值的事,发在你的朋友圈。

    这样的人其实很多,同样秀街景,我有一位摄影师朋友,每天分享自己的拍的摩天大楼那些平时看不见的细节。

    甚至不需要专业背景,同样是秀宝宝,我的一位朋友长期坚持把女儿的画拿出来点评,和大家分享自己教育的点滴心得。

    这种形象管理,不是让你更有品味,不是让你更成功,不是让你更正能量,而是回归朋友圈的核心:分享有价值的事。

    有人在我的文章里留言说:曾经转发过我的文章,但没有引起讨论,觉得很没意思。

    我的回答是,还记得语文课本“可这条小鱼在乎”吗?重要的是不停地重复做你觉得对别人有帮助的事。

    分享是帮助他人,分享也是形象管理的一部分,利他和利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就像有人说:“所谓成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人的需求”。

    只是我加上一个建议:聚焦一点,不停地重复,即使你是一个普通人,也会比大V更有能量。

    相关心理类热文

    为什么大部分人喜欢别人夸自己“聪明”,而不是“努力”?

    努力控制负面情绪,却摧毁了自己的人生,为什么?

    为什么会在别人身上,看到令人讨厌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蒋小渔:哈,发朋友圈的时候可真没想这么多😬
      • 夜凉听风雨:像我这种常年不发状态的怎么办
      • vv薄荷猫:发个朋友圈调侃自己 怎么到了这里就变味了呢? 生活本严肃 偶尔发个朋友圈也不失为释放压力 调解心态的一种方式 所以说朋友圈这种东西看一下就好⊙▽⊙ 倘若想了解自己的闺密之类的为什么不跟她聊一会天呢也许她的生活情况根本就不是朋友圈里的状态
        vv薄荷猫: @vv猫薄荷 生生把自己过得那么累
      • 十世待君安:所以,越来越不想也不敢发朋友圈了,只愿意在没人认识的地方暴露真实的自己
      • 达达尼安先生:还有一个人神共愤的状态,打广告。很烦这个
      • d254f88f0002:文章非常好,直戳人心
      • 还没睡醒的榴莲:吓得我加班都不敢发朋友圈了
      • 不文艺疯青年:有趣,只是一个朋友圈如果都搞得这么复杂的话那生活得多累
      • 名字超好记:重在坚持,普通人每天直播吃翔也是可以火的
      • Crush阿真:所以说朋友圈已经变味了。唉
      • 张大惊:喜欢
      • a04ceebd3d6c:😏终于知道这些感觉背后的科学道理了,每次发现自己的感觉是有科学依据的的时候是最嗨皮的时候。本文虽好,但若刻意地照着本文发朋友圈,却还是达不到意图的,真正的性格只是暂时被隐藏起来了,日子长了字里行间总会暴露。
      • 杨啊暖:值得深思的文章
        我觉得我就是那种经常发正能量
        别人觉得烦了哈哈
      • 使徒行者via:很喜欢您的文章,有深度,直接洞察人性。虽然每次看完都不能很好的吸收,但是营养的东西补一点点也胜过粗茶淡饭。:+1:
        读完后,心得:1.人往往把一种自身的一种行为归因于环境,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性格。即“心理学家海德(Heider,1958)认为: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2.人们理解别人的行为往往从已有的他的记忆中出发,带有自己的行为(如果是我,我怎么办?)3.发朋友圈一定要给别人带来价值,发挥自己的核心能力。
      • 霖山:好文!学习了!:pray:
      • 子不能说:有趣,推首了,期待更多好文(心理专题)。同时,也请注意下排版的细节,比如六条规则下的序号,最后那段是要加链接吧(只能链接到简书噢)?

      本文标题:朋友圈管理个人形象,90%的人不知道的6条潜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yx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