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心理无戒三期训练营-读书
[原创]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哲学的力量之三

[原创]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哲学的力量之三

作者: 颜玉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22:25 被阅读568次

    [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8年6月13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306篇。


    前段时间上哲学课,讲到人是怎样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和他人以及自己,怎样抓住事物的本质,让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深刻等等有关认识论的问题的。

    老马说,认识的本质是主体(人)对外界的客体(可以是人或外界任何其他东西)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具有摹写性;二是它具有创造性。

    所谓摹写性大概是说,当我们人面对外界的一个东西时,我们会用眼睛看,耳朵听,手触摸,鼻子闻,嘴巴品尝。通过我们的这些感官的接触,让我们对外界的事物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看到这个事物的形状特征:圆的还是扁的,美的还是丑的……闻到事物的味道:香的还是臭的;听它的声音:悦耳动听的还是难听的;触摸到它的触感:细腻光滑的还是粗糙不平的;嘴巴尝到它的味道:美味可口还是难难以下咽等。这种认识,就好像是一个复印机复印一个东西一样,以那个物质为原型,对它进行摹写,从而对那个事物形成大致印象,认识到那个事物的某些特性。

    所谓创造性大概是说,认识一个事物,不是人对外界事物简单、直接的描摹或者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而是对外界事物进行整理、组合、建构或者拆分、重整、加工和改造等。

    举个例子:《肖申克的救赎》里,我们都认为主人公安迪是一个有智商有情商的智者。他的智慧之处在于很多方面。但有一个方面是,他把三个可能每个狱友都可以得到的东西:鹤嘴锤、美女海报、裤子三者加以组合、建构、重整之后,挖出了一条通往自由和幸福的逃生通道。

    [原创]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哲学的力量之三

    他用鹤嘴锤挖墙,挖墙出来的碎石沙子用裤脚运出牢房放到操场上,再用美女海报来遮盖这个大洞的洞口。就这样,他用三个平平常常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加以组合、重构之后,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出来了:监狱的高墙竟变成逃生通道。这可是肖申克监狱此前从来没有过的东西,是一个绝对具有创造性的东西。

    可以说,这个创造性拯救了安迪。否则,安迪一定会被无恶不作的典狱长留在监狱里一辈子。他再也去不了那个没有记忆的温暖的他梦想中的太平洋的小岛上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由此让我们感慨,一个人的创造性有多重要。有些时候,甚至是事关生死这等大事。

    可是,创造性从何而来?

    根据我们上述理论,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就能具有创造性。"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本教材上的原话。妈呀,简直是高深莫测,让学生们看得云里雾里。

    且让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还是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吧(读者诸君不要怪我总以这个电影为例,第一,因为这是我的教学电影;第二,本人已经看过这个电影至少三十次了,对它可说是了如指掌,熟谙于心)。

    肖申克监狱的千百狱友,他们中肯定不乏各种聪明人,但,他们都想不到用鹤嘴锤、裤脚、海报三者组合后构建起逃生通道这种方式,他们都没有这种创新能力,而唯独安迪能有。这是因为,无限崇拜书本力量、一直认为"救赎之道,就在书中"的安迪,精通地质学,知道压力与时间的原理,知道这里的地质构造规律;同时,他懂心理学,知道当典狱长有求于他,欠他人情的时候,会以给他牢房里挂海报的特权来回报他(心理学上讲得很清楚,一个人最害怕的不是别人欠自己人情,而是自己欠别人人情,当我们欠别人人情时,我们会寝食难安,一定会找机会回报他);也明白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知道一直挖下去,量变的积累一定会使事物发生质的改变……他把地质学、心理学、哲学等这些零散的学识综合起来之后,创造性就出来了:三者的简单组合使监狱那堵阻碍自由和幸福的的高墙变成通往自由和幸福的康庄大道。

    由此可见,创造性的前提是,我们跟外界的事物多多进行感官的接触,并在此基础上熟谙事物的特性,抓住他们的本质特征,再让各种思想和事物在头脑里进行碰撞、融合、交汇、贯通,然后进行排列组合,建构重整,把一事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才能创造。

    关于这一点,诗歌是最好的范例。

    比如台湾著名童诗作家林焕章先生的《花和蝴蝶》: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

    [原创]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哲学的力量之三

    这首童诗,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但其实,这首诗就是把花想象成了蝴蝶,又把蝴蝶构想成花。简单的由此及彼的想象,却意味无穷,让人赞叹不已。

    再看一首著名诗人谢武彰的童诗《着急的锅子》:吃午饭的时候到了,菜却还没有煮好,弟弟等得好急了,妹妹等得好急了,小猫等得好急了。只有妈妈最辛苦了,还不停地忙着,急得脸上都是汗。我赶快来帮忙,揭开锅子一看,呀!锅子也急坏了,它也满头大汗呢!

    [原创]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哲学的力量之三

    每次读这首诗,前面几乎就是白描式的平铺直叙,让大人孩子都觉得平平常常。而最让孩子开心大笑的地方就是最后那几句话了:揭开锅子一看,锅子也满头大汗了。在这里,作者也是简简单单运用了他的由此及彼的想象力:由锅子的蒸汽联想到人的汗水。就这样,完成了艺术的创造。

    下面这首洪志明的《过年》跟前面那首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恶的鞭炮,吵醒了我,还要去吵醒弟弟。吵醒了我,没关系,我还可以再睡。吵醒了弟弟,就不得了,弟弟的哭声是一串放不完的鞭炮,吵得全家人都没办法睡觉。

    前面依然白描,最后那个想象让人忍俊不禁:弟弟的哭声就是一串放不完的鞭炮。这也是全诗最精彩的地方。

    所以,诗歌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而所谓想象力,不过是把一事物跟另一事物联系起来。

    因而,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其实,要创作一首诗歌,其实真的不太难呢:把花跟蝴蝶连接在一起,由锅子的蒸汽联想到人的汗水,弟弟的哭声等同于一串鞭炮。发现他们的相似性,再连接起来,一首好诗就出来啦!

    这是诗歌的创作。其实,我发现创作一篇文章甚至论文,也是同样的情形呢。

    比如,我们在读孔子的书的时候,会想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于是发现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性,这样,就可以写一篇关于孔子和苏格拉底之间相似和相异之处的文章来。

    又比如,当我读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一文时,

    [原创]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哲学的力量之三

    我就在思考,这首诗跟《逃家小兔》的创意何其相似。不知是《逃家小兔》的作者受到泰戈尔启发,还是泰戈尔先生受到《逃家小兔》的启发呢?

    [原创]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哲学的力量之三

    但,一切的创作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在沿袭前人的创造的基础上,受到启发,才能有所开创。

    当然,有效的好的阅读方式,其实也是依靠想象力,能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不能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则这样的阅读几乎是无效阅读。

    所以,有一次,雅雅穿着一双比较长的鞋子上学时,她开心地对我说:妈妈,我这双鞋就像《长袜子皮皮》里的皮皮一样长。我开心地表扬了她这个新想法。又一次,我把雅雅和好朋友玥玥一起留在食堂吃饭后独自回家,玥玥对我说:您不要担心我们,我们是两个皮皮,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我当时心里一动,觉得玥玥这孩子真是非同一般的聪慧,她总能随时随地把她读过的书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能力——想象力的典型表现。

    这样的阅读,会让一个孩子乘上想象力的翅膀飞起来。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

    当然,要做到能更多由此及彼的联想,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头脑里必须有足够多的素材,你必须懂得更多,甚至需要多学科融合:文学、历史、哲学、心理、神学……如果你能做到无所不读,你就能让各门学科在头脑里融汇贯通,那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新创意产生出来了。这样,你就变成创造型人才了!

    一说起这个,我就想起一本叫做《创造力》的书,书里面有一个案例,就是对这个观点的一个很精彩的诠释。

    这个案例,待我明日再详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哲学的力量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my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