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转眼间,CommonStrength已经1岁了。
去年2月19日,我一个人带着13名学员,在光华路Soho的一个小场地里,开始了第一期减脂训练营。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节课上课前工作室突然断电了,我就这样带着几个学员在黑暗中完成了第一场训练。
我有点担心这是一个“坏兆头”,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结果好坏只取决于你怎么做,一个灯泡预言不了什么。
二、
最初,我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创业”,“创业”这个词宏伟又悲怆,我并不喜欢那种感觉。我只是简单地按照自己认同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
开业不久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在一个“积重难返”的行业,我决定站着把钱赚了》。一年过去,回头看看,我觉得自己没有食言。在这个不那么体面的传统行业里,在没有资本支持的前提下,我们摒弃了行业惯用的经营模式及营销手段,针对市场需求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一年前跟我摸黑训练的小伙伴,有几位直到今天仍留在这里。我们几乎没怎么做过市场推广,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运动社群,有的人甚至为了一个小时的训练,来回路程花两三个小时。我们的课程和服务受到了客户的认可,我也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团队。
这时候,我才敢说,我已经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即使目前我们还很小。
更重要的是,虽然我们没有赚太多的钱,但我们一直信守着“站着赚钱”的承诺,而且活得不那么苦逼。
三、
如果说过去一年中的前半年我是一个埋头苦干的健身教练,后半年是一个健身团队的管理者,那么今后我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一名产品经理。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现在的健身市场缺的不是场馆,不是各种新概念,而是优质的教学产品,适合当下大众的训练体系。
做一款商业产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以目标客户的需求和体验为导向——了解、把握、满足客户的需求,过程中保证良好的体验。
这也是大多数教练所忽略的一点。我认识很多优秀的教练,他们有着扎实的技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但是观念上他们仍然以为,我能给你传递技术、带好每一节课就足够了。他们带学员的过程,只是一个单向输出的过程,缺乏对客户的洞察与理解。
很多教练确实善于沟通,但只是和会员聊得好而已,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会员的需求。他们知道会员要减肥,要增肌,要改善身体状况,但这只是表层需求。表层之下,是他们健身路上面对的复杂的实际状况及心理状态,这是他们的深层需求。
我曾经也以为,会员认可我是因为我资质高、技术好。后来我才明白,那是因为我曾经也是个胖子,是一个运动能力近乎为0的人,我体验过减肥过程中的一切。学员今天面对的问题,就是我曾经经历的问题。我能很自然地提供给他们想要的东西。
所以,我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我的资质和技术,而是我的经历。我要做的,就是结合这份经历,以大众健身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我们的课程与服务,给学员带来最实际的帮助。不仅让他们收获训练的成果,更要让他们形成习惯,爱上运动。
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员每一次的训练体验。“训练体验”是行业鲜被提及的词汇,大家都是按照固定的套路上课,而体验是一个动态的东西,所以健身课程产品也应该像互联网产品一样不断迭代优化。
有人问我为什么CommonStrength会员粘性这么高,我想这就是答案。
四、
健身行业的发展滞后,在健身机构的营销手段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健身机构常用的营销手段概括起来主要是三点:1.塑造虚假希望;2.营造焦虑;3.利用无知与懒惰。
比如健身营销号每天不厌其烦地发着俊男美女图,告诉人你练你也能这样,并且宣扬“不能控制身材怎能控制人生”、“要么瘦要么死”,私教带你体测时候会给你找出各种身体问题,不买课你就完蛋了。各种导师写文章说“三个动作瘦小腿”“七天迎来马甲线”。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消费者往往是理性的,商家也会默认消费者的理性,进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接受市场的检验。而健身行业这种“无节操”营销方式,可能短时间能吸引人的目光,但并不能有效地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更不可能长久地留住客户。
比如你发的俊男美女图和绝大多数普通人都相距甚远,消费者看到图片之后,只能短时间激发运动的欲望,但那画风本质上和普通人没什么关系,甚至形成“疏离感”,这背离了消费心理学中“代入感”这个最重要的元素。同样,虽然说营销号上天天发各种瘦小腿练腹肌大法,吸引粉丝无数,但这些粉丝多数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反正又不要钱。但当客户准备为你付出真金白银时,他们会重新评判你是否真的靠谱。面对金钱交易,他们会比你预想得更冷静。
所以,过去一年我们从来没有发过任何鸡汤鸡血健身图,只是写了句简单的slogan——始终平凡,却充满力量。我觉得这是对普通人最真诚的激励。同时我的公众号更新很慢,更多是告诉大家切实可操作的健身方法论,同时让大家认清真相——改变总是漫长的,我们会尽全力帮你,但我们没有什么神奇秘方。
利用客户的焦虑和无知赚钱,还是利用客户的冷静与理智赚钱,也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产品,最终走向哪里。
健身界另外一个最常见的营销方法就是晒对比照,但一年以来,我们从来没发过学员的对比照,即使我们手上有着丰富的案例。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愿意被挡上脸露出肚子挂在商家的公众号上。对于一个相对体面的品牌来说,这种“保健品电视购物”的画风也并不得体。我们对于训练的理念是“尊重每一个人的身体”,比这更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感受与人格。
所以,我们绝不会物化任何一个人,把他们当作牟利的筹码。这是我们的底线。
我们坚信,每个人的变化都归功于他们自己,我们更愿意关注他们变化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的真实故事。
只有坚守这样的原则,我们才可能建立起一个紧密的、有爱的运动社群。
五、
曾有人说,健身行业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这是一个悲观的看法,我刚入行时候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自己做得时间越长,就越有信心,看法逐渐在转变。原因和上文一样,消费者其实都是理性的。如果你的产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给他们良好的体验,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不选择你。
我有一位学员,是链家的一名管理层。他前几天在朋友圈分享了链家老板左晖的一句话,我深以为然:“我当时对团队讲:只要我们发了真房源,消费者一定不来找你,一定会离开你,我百分百和你保证这件事情。我百分百再和你保证第二件事情,三个月、一百天之后他一定会再回来。所以,就是看你信不信消费者是理性的。这个国家一个物种特别少,就是傻瓜。我们就来做这个傻瓜。”
健身行业也是一样的。如果做一个懂得坚守的傻瓜,你终究会等到那个“回来”的人。如果你挺不住,跟着潮流迷失下去,只能陷入“劣币”的竞争中。
可是面对健身这个需求庞杂且快速增长的市场,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慢下来”。所以,我终于明白了去年夏天一位前辈对我说的话:创业过程中,克制比激进更重要。有能力改变市场环境的,往往是足够克制的人。
六、
我对市场的普遍“激进”,是十分理解的。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想克制,只是经营压力太大,不得不那样做。
从这点上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应该感谢最初一批接纳我们的学员,是你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还有机会去克制,去打磨。
另外一件幸运的事就是,我能在创业第一年,就有缘遇到这么几位优秀的教练,林若、谢宁、孙立、刘丹、韦进勋。他们都比我富有热情,和我一样热爱这份工作。我去年第一次发招聘教练的帖子时曾承诺,CommonStrength的教练,一定都比冉苒优秀。你们让这个承诺得以实现。
我从来不是一个怀有什么远大理想的人,如果非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说点什么,我只想说——
新的一年,继续当个好教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