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3-直尺出现的必要性(第二课时)
T:“你能用我手中的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来验证一下小棒到底是不是10厘米吗?说一说你的方案?”
S:“可以把小方块对齐小棒,做标记,再放到下一个位置。”
T:“那如果我有足够多的小方块呢,还可以怎么做?”
S:“就这样一块一块挨着摆,摆了几块就表示几厘米。”
小棒的长度用小方块很容易也很快可以测量,所以没有不方便的感觉。
T:“现在我想知道我的教棍有多长,用小方块试一试。”
请学生摆了一会儿,我暂停,此时已经出现了一些状况。
T:“大家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S:“小方块太小了,教棍很长,要摆很久。”
S:“小方块容易歪。”
T:“是的,如果我们用小方块来测量的话,如果被测量的东西更大了,就很不方便,人们也不可能随时都带着这么多小方块出去。所以呀,聪明的人们把这么多一厘米拼在一起,固定位置,于是就有了我们熟悉的直尺。”
环节3-观察和使用直尺
T:“现在用你的直尺量一量你的铅笔吧!”
巡视一周,发现错误的测量方法,并展示。
Q:”这样量出来的结果是7厘米,同意吗?“(铅笔对齐支持的边缘)
S:”不同意!应该和0对齐。“
T:“0表示没有,为什么直尺上还有0cm呢?它有什么用?”
S:这里学生其实能明白道理,但是说得不是很清楚,不过小张提到了起点,于是板书起点,解释用直尺测量的时候,要对齐起点。
学生活动:再次用直尺量一量铅笔的长度、量一量书上一条线的长度
T:“我们现在会用直尺测量物体了,你能用直尺画一条4厘米的线吗?”
学生活动:用直尺画一条4厘米的线。
环节4-易错点纠正(练习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