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文字
先排除错误的方法。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啊,像这样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高妙国土,是无量功德众所庄严诸大士所集会之处,虽然说愿往生者即得往生,但不可误会,靠少善根福德因缘是不能往生的!”
那一定要怎样呢?要多善根。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跟无量功德众所庄严诸大士平等,才可以跟他们在一道玩。
所以,梵文本《阿弥陀经》里说:
众生不因此世所作善行,得生彼国。
众生在这个世间所作一切善行,那都不够格,都属于少善根福德因缘。
以我们自己所修的少少善根福德、人天福乐,想求生这样的清净报土,因果完全不相符,不是一个档次,不是一个阶位。无为涅槃界,有为有漏的杂毒之善怎么能往生呢?
所以,首先把这些排除掉,这就叫错误的方法,给我们排除。
下一段就是选择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只有唯一的一个,没有两个。就好像一个房子里面有一堆钞票,其中只有一张是真钞,其他都是假钞,把真的钞票拿出来,一真能破万假。“
少善根福德因缘”都是假的,只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是真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这里的“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和上面所说的“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是一样的。“闻我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的国土清净庄严,闻我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无量光寿、具足一切功德,闻我赞叹阿弥陀佛的弟子,都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听到我这样说,应该怎么样呢?执持名号。”
“执持”就是心念口称,心中忆念,口中称名。用心,用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念六个字。
执持多久呢?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后面有省略号,就说这是无限延续下去的,但只是讲到七天。在印度的语言习惯中,以七作为一个循环,中国人喜欢简单,一般讲到三,“事不过三”“一而再,再而三”,其实不止三遍;“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未必是三个人,也可能是许多人。中国人以三代表多,印度以七为一个循回;现在一个星期七天,也是这样的。
总之就是少善根不能往生。一比较就知道,闻说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多善根,执持名号就能往生。少善根不能往生,反过来说,多善根才能往生。多善根是什么?执持名号就能往生。
上下文义一梳理,就知道,“哦,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
执持名号既然是多善根,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把它抱着别放,有命活一天就抱一天,活七天就抱七天,活七年就抱七年,抱着不放就叫“一心不乱”。“南无阿弥陀佛,我就全身心归命了,抱着不放了”,这就叫“一心不乱”。
只要抱定这句六字名号,就叫“执持”。“执持”就是抱紧了,“执”就是抓住别丢掉,“持”就是端好别放下。
执持名号,而且是殷重心、恳切心,一心不乱。
就好像黑暗中我们在山顶上走路,这边是悬崖,那边是陡坑,给你一个灯笼,你一定会拿得好好的,这叫“一心不乱”。因为万一灯笼丢掉了,你就要摔死了。所以,在险道上拿着灯笼走路,一定是很谨慎,就是一心一意地拿着它照路,这就是一心不乱,我们都做得到的。
在三界无明的黑暗险道当中,在陡崖之上,现在给你一盏六字名号的灯笼,你当然要执持啊,一心不乱,一点不能丢掉。若一日……若七日,都持得好好的,照亮人生的道路。
这样的心情就是“一心”,绝对不会三心二意,也不可能三心二意,这是你的命根子,灯笼丢掉了就会摔死。
在三界黑暗的险路当中,六字名号就是你唯一的光明,当然要一心一意执持,这个心态很明确。
“若一日……若七日”,简单说就是一辈子念佛,不限七日。
善导大师说:
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
这里讲的“七日七夜”,其实是翻倍的,“长时起行倍皆然”,过了七天没有死,再来七天;七天没有死,再来七天……
“若一日……若七日”叫“长时起行”,就是一辈子念佛。
“一心不乱”,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心里要一个念头不起、一念不生,怎样地清净,怎样地禅定,不是那回事。就是心中恭敬,把它当作命根子,抱定它不放松,咬定了专修念佛不改变,这样的心就叫“一心不乱”。
这一辈子就可以做得到,做不到是不愿意做。
这样做,一直到“其人临命终时”。很显然,难道会叫你念了七天佛开始打麻将吗?出去旅游吗?看电影吗?然后到临命终时——显然不可能这样。
所以善导大师说: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所以下面的经文接着说,“其人临命终时”。什么意思呢?从现在遇到这个法门就开始念佛,一直念到临死,在这个过程当中都一心不乱,这才说“临命终时”。不会是到寺院打佛七“若一日……若七日”,打完佛七放假了,然后出去打麻将,不是那回事。
这就是一行代一切行,一念代一切念,一辈子贯彻下去,这是我们的生活,这是易行道。
经文看得很清楚,到临命终时了,“其人临命终时”,结果怎么样呢?
第一重结果出来了——有方法有结果,这个结果能不能满足我们的目标呢?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现”是显现出来。你念佛了,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在你面前显现了。各位,现在别着急,稍微有点耐心,临终的时候佛就显现了,你就看见了,看见的绝对不假,是真的。
如果现在看见,不一定是真的。善导大师证得三昧,看见的就是真的。你现在没有见着,说明阿弥陀佛给你上了一个保险,现在不让你看,因为你的拙眼看不准,别把魔看成了佛。
第二重结果,是紧接着第一重结果的,非常紧凑。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因为“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阿弥陀佛带领观音势至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来了,迎接我们。
玄奘大师的译本说: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佛用慈悲光明护佑我们,加持我们,让我们的心住于正念不颠倒。所以,“心不颠倒”,这是“是人终时”的一个结果。
为什么说是结果呢?它不是修因,而是一个果报现前。
平常一日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临终自然佛来现前;佛来现前为因,自然就心不颠倒。
这里说得很简单,“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这个人是在什么状态下命终的呢?是在“心不颠倒”的状态下命终的。不是说让他先心不颠倒,再来命终、断气,不是这样的,是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是在“心不颠倒”的状态下命终的。
它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阿弥陀佛“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我们是在正念分明、心不颠倒的情况下,欢欢喜喜、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往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精彩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