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碎片知识满天飞。求答案的人们,就在这纷乱的垃圾里找着,然后拼凑出来每天念,再对自己说,我做到了,我是这样的人,形成一个假我。
有时候觉得,人主观觉得痛苦还是有意义的,起码让人清醒地认识到,你的真与客观,并非是你认为的那般好,但人又往相反的方向走,就是我都这么痛苦了,我得告诉自己我不痛苦,越来越分离,成为情绪起伏大和自我内心损耗的主要来源。
本来其实是可以很简单的,生生弄复杂了。
《列子》有这么一个故事:
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藉芿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襄子怪而留之,徐而察之:形色七窍,人也;气息音声,人也。问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
其人曰:“奚物而谓石?奚物而谓火?”
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火也。”
其人曰:“不知也。”
这跟“不射之射”等故事讲述的终极是一致的,就是一种真气充盈,气机流转不息的高级纯然态。上丹整体是处于心君控制下的有序态,不用就是“不知”,丝毫不妨碍一个人的起居住行(当然现代复杂的生活模式下未必)。而假如要去用这部分,也就是出现对应的真知,自然而然的那些,有什么是什么,一个指向而已。
而现代人,往一个以思维认识思维,以思维纠正思维的繁处不断泡沫式叠加,但这个思维认知的基础信息,本源信息,其实就是他本身客观层次,就那个层次,没有别的高于这个的,因而不能有其他出于此间的真知。一个底子非常薄弱的存在上,堆了一个海市蜃楼。
扒开这些看到真,就已经很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