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学生生涯,算到本科,我们学习英语的漫漫征程至少有8-10年,按照1万小时定理来算的话,不说大师,至少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应该不是问题。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对于相当大一部分人来说,考个四六级像被扒掉了一层皮;想出国,考个雅思托福也是一把辛酸泪,更与何人说。
听说读写这四座大山,单单口语这一座就压死了不少人,甚至一大群学霸面对它都无能为力。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和英语纠缠了这么多年,很多时候却一句都说不出来呢?究竟问题出在哪儿呢?
根据多年的血泪史,我总结出了以下两点根源:
1. 好教材无处可觅
很多人知道,在理工科领域,中国的教材相当落后,落后到什么地步呢?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里的理论其实是十几年前的。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该课题已经更新了好几个版本,但中国的教材编写者们完全没有get到这一点。
我们的英语课本又何尝不是如此?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学科,每年都有不少新词诞生,有的在民间流传,有的还会被官方收录。回想一下,我们初中、高中用的英语课本,经常几届都不更新。一个Li Hua的梗,90后们交流起来完全无障碍。
更别说其中的内容了,举个栗子: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关于这个对话的笑话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在此就不赘述了。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问:“最近怎么样啊?”你要是回答:“很好,谢谢。”那么这场谈话几乎就到此结束了,你还会被冠上一个“情商低”的帽子。把对话内容换成英语,不会有什么差别。
重点在于,即便道理如此浅显易懂,教材也没有做任何改变,于是在老外面前,不会说话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说不出话的更多。因为他们会发现,课本上出现过的单元主题,生活中能用到的几乎没有,即使有,仅有的知识储备也只够草草结束一场交流。
以前人教版的英语课本,第一单元的主题雷打不动,永远都是开学,认识新朋友。课本上教了我们如何介绍自己来自哪里,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几年级,就没了。试想一下,哪个朋友是这么简单就教到的?不聊聊爱看的电影,喜欢的音乐,去过的地方,不谈谈诗词歌赋,谁对你提得起兴趣啊。这些当然不用教材全列出来,可是它连基本的引导都没做到,让我们误以为,外国人只会说那么几句话。
一份好教材从来不在于是否拥有华丽的装订,精美的图片,重要的是内容能否跟上整个社会发展的节奏,做不到这一点,如何要求教育出来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呢?
2. 口语被打入冷宫的时间太长
我始终相信,学习一门语言的最初和最终极的目标就是交流,别无其他。而在各种交流方式中,“说”是最常用的一种。看看我们如今用的微信,QQ,听说正在逐步占据着大舞台,读写的地位慢慢变低。学了一门语言如果不会说,和没学有什么区别?
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对说话这项技能的重视程度非常之低,中国人这么在意说话之道,但是教育上却没一处体现出来,这一点蛮有意思。
如果说英语教材是一潭死水,那么很多老师就像被其掌控的提线木偶。能当得上英语老师的人,至少也是科班出身的本科生,估计很多也饱尝过有口说不出的痛楚,但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他们似乎又把这一点忘得一干二净。
除非出现口语课程,否则他们很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即使有的课后练习包对话模拟,通常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老师,谁让考试根本不care口语这一项呢。就连大家最重视的高考,英语的正式题目中,也没有口语部分。
于是当某天我们准备考雅思,考托福的时候,听力,阅读,写作可能还好,但面对口语一下子就懵逼了。用英语对着一个人侃侃而谈十几分钟的经历,相信很多人在考试之前都没有过,后果自然是吞吞吐吐说几句毫无逻辑的话,情况好一些的,可以稍微流利地说出一些简单的短句子。
这些,都不足以拿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希望大家能记住一点:语言永远建立在思维基础之上。一个肚子里没有货的人,即使用他的母语也说不出来什么漂亮话。遗憾的是,不管是学生还是培训老师,在平时口语训练中,意识并贯彻这一点的人非常少。他们会看中流利程度,口音,地道的词汇,甚至俚语的使用,但经常忘记在这些背后,思维才是灵魂所在。这也是雅思之类的考试中,中国学生口语分数普遍不高的原因之一。
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一下雅思官方给出的口语评判标准视频,不要只听考生们的发音和流利程度,仔细听他们说的内容,做些笔记,然后对比不同等级答案的差异之处,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按理来说,提出了问题所在,接下来应该给出解决办法了,但是我打算下次再说。这里不是授课的地方,交流分享,共同进步才是正经事。另外,其实从上述内容中可以寻找到不少思路,只要你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拿前文提的雅思官方视频来说,看过之后再来接收经验,效果是全然不同的。
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信息的搜索和收集相当快速便捷,但愿意停下来自主思考的人也越来越少,如果你愿意,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