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失乐园
“左拉,别难过了…”放学路上小悉蹲下来,抱住哭成一片海的左拉,“你该高兴,她本来不属于这里”。
国际高中和公立学校教学体系不同,左拉转到五中降了一级,与小悉和我一同念高二。
“我妈也想的出,把我搞到五中,等这学期成绩一出来,她就会心如死灰般把我扔到语言机构学托福了,回头就等国外哪个野鸡大学收留我咯”左拉一脚踢飞了地上的易拉罐,“以我这一粘书本就挂了的觉性转到哪里不是换了个枕头睡觉!”
可最终连左拉都不会想到,她是靠自己的英语实力走进美国常春藤名校的,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梧桐老师。
梧桐老师与左拉的相遇或许是在英语课上,而相识一定是在五中的“失乐园”里。
五中的“失乐园”是学校西北角的一栋实验楼,专门用于上物化生实验课。被戒严了三年:学生做化学实验时引发了爆炸,三楼的半个楼层都被点燃了,伤势惨烈得一塌糊涂。当时学校具体怎么处理的不清楚,只听闻家长和校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虽然后来又开放了,但一走近就心生晦气。
可怜之地必有可用之处:后来这栋一毛不拔之楼竟成了学校小团体们的“失乐园”——比如每每大课间左拉都会跑去那里吞云吐雾。她和梧桐老师也因此结识在这座“失乐园”里。
“老师…”叼着烟的左拉一转身看见了走廊深处的梧桐老师,刚要下意识掐灭,在缭绕的烟雾里清晰可见梧桐老师两指尖也闪烁着微弱的小火星。
她们对视了一下,梧桐老师猛吸一口,掐灭了烟,“还有5分钟上课,别迟到了”,就转身下了楼。
左拉怔了一下,“噢”。
这一声“噢” 像是达成了一笔协议:失乐园三楼转角处从此成了她们的共同领地。
之后的那段日子里,左拉也辨别不清是犯了烟瘾还是什么瘾,每天都心心念念大课间的那一声铃响。铃一响,十步并作两步,一转身,一探头,看见烟雾缭绕中那束微弱的火星,她内心的翻腾才随之平息下来。
“少抽点吧”,梧桐老师看了一眼旁边的左拉。
“老师什么时候开始吸烟的?” 左拉拿烟的右手耷拉在栏杆外,望着远处的操场。
“刚来五中教书的时候,为了提神,其实上课的时候我比你们还困,”梧桐老师笑着说道,“你呢?”
“之前在国际高中天天混日子,纯为了耍酷,耍到最后也戒不掉了。”左拉笑嘻嘻地抓抓后脑勺。
![](https://img.haomeiwen.com/i5216267/a46ec84904a383d9.jpg)
梧桐老师,中长直发,长裙及踝,大眼红唇,走路带香。看书看的睁不开眼看看她就好了,一个百分之百的 “别人家的老师”。一节课时长45分钟像是为她量身订制的,刚听到出神入化就戛然而止,随后就是对下节课的浮想联翩。这样歪歪一个老师好似有点变态,不过倒也和三番五次被学校停课警告的梧桐老师相当匹配。
“左拉,听说你们班那个大长裙老师又悲剧了?”
左拉低下头,没有说话,眼里起了雾气。
第一次见顽劣的左拉眼泛泪光,我吃了一惊。“这次又是放了什么辣眼睛的大片?”之前因为播放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被巡视的教导主任刚好窥到男主角纵欲堕落的场景,梧桐老师被停课了一周。
“Tipping the Velvet,《轻舔天鹅绒》” ,左拉说道。
“哎呦,听这名字,又是一部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大片啊!”荷尔蒙的猎奇让我瞬间想转到左拉班去。
“维多利亚时期的一部蕾丝剧。初恋,堕落,同人,变性,重生,一环扣一环。” 左拉眼含星光,话带微醉。
眼前这位文绉绉的左拉让人鸡皮疙瘩掉满地,“我的天,‘变性’的是你吧,左拉!”
而持刀这场“变性手术”的人正是梧桐老师。梧桐老师的英文课只有两种形式:看电影和演话剧;她的课外作业也只有两种:读小说和排话剧。
每次我们仨一起写作业,左拉只做英语作业时我就忍不住打趣,“你这是看上那叫松柏还是杨柳的老师了吧,天天就做英语作业!”
“滚!”左拉一个书本飞过来,“人家叫梧桐,梧桐!什么杨树柏树的。”
这一次,梧桐老师被正式公告停职了。
停职通知一发布,掀起了载入五中校史的“百字召回梧桐船长运动”——左拉班全班同学每人在QQ平台上分享一百字,关于对梧桐老师的挽留,以及对学校处置的不满。被连环转发点赞的左拉百字文里,表述了梧桐老师的课堂点燃了他们对知识与自由的欲望,也教会了他们平等与爱。
至于“船长”这个称呼,缘于梧桐老师上课给学生放映的一部电影:《死亡诗社》。电影主角基廷老师因违背学院和家长的传统教学理念而遭到误解,最终被学院开除。在他离开学校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站在书桌上呐喊“船长,我的船长” 来怀念老师。(《船长!我的船长!》是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为缅怀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去世而做的诗)
一见老鹰就束手就擒的雏鸟们,像是预谋已久,杀了个老鹰措手不及。最终梧桐老师被大快人心地留职查看了。
一进教室,梧桐老师响亮的一声“上课!”,关住了原本准备好的齐声欢呼和鼓掌,大家愣住的更是这个早已被她在第一节课就取消了的格式化上课礼仪。
梧桐老师像往常一样打开投影,“今天我们分享一部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
这部电影像极了《死亡诗社》,但影片结束后左拉没有了往常只用观影不用读书的小庆幸。
梧桐老师向全班同学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感谢大家为我做的一切,非常感谢。”
一向面带神秘的蒙娜丽莎微笑的梧桐老师,就这样神秘辞职了。
一个月后左拉收到了梧桐老师的明信片,得知她去昆明老家务农了。
亲爱的左拉,
见信好,我在乡下的一个小阁楼上给你写信。远处没有操场,一眼望穿尽是一座座起伏的山。很喜欢拿望远镜看远处天空上的飞鸟,辨不出是什么鸟,大大小小,有时排列整齐,有时三三两两,总让我想起五中的你们。
一起戒烟怎么样?等你的好消息。
Carpe diem!
梧桐
(carpe diem:拉丁文,活在当下。电影《死亡诗社》中老师用这句话鼓励学生珍惜时光,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放学路上,左拉拿着这张明信片,不过七八行的字她一路上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么,她蹲下来抱着自己大哭起来。
网友评论
文章的气氛挺好的,后面的名信片很暖,很感人。
这样的行文风格挺舒服了,跟你之间的文章连起来,节奏感还是很好的。每个人的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不需要强行加冲突,只要协调就好了。你的文笔不错,平淡的故事也可以写得很有味道。写好自己擅长的风格就好啦。继续加油,期待故事下文~
由于是连载,没有读其他章节,希望作者在故事情节上注重冲突的设置。
——来自“大咖点评团”一元亦有用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