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小离
春节从帝都返家,听丹告诉我,顾已有了宝宝,模样俊俏,像极了他。忽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究是我亏欠了他。这些年的感情,也许这是最好的安排。于是,我拉着丹去了一趟周大福,告诉柜台导购大姐,帮我挑选一个寓意好的挂坠,我应该把这辈子最好的祝福送给他。
最美好的遇见,就在初识的那刻
那是刚刚盛行OICQ的年代,顾是我高中同学佳的表哥。佳没事儿就在我面前提起,她有一个多么专情多么痴心的表哥。因为,表哥一直钟情的美眉选择嫁给了权贵,而他则一直单身不再寻觅。我不仅有些好奇,现下竟有这样的痴情男子?一直以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都是小说里才有的情节。
我不由得怼佳:“空口无凭啊姐姐,要把你哥哥拉出来溜溜,见识一下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时的我,更多的是抱着看热闹的心,却不曾想,好奇害死猫,这一探究竟,就把自己的初恋探了进去。
现在想想,也不由得佩服自己初生不怕牛犊的那股子劲儿。问佳要来了表哥的OICQ号。整天没心没肺,所以我给自己起了一没心没肺的名,叫“笑颜”。这不搜不打紧,表哥的名让我偷笑不止,原来他叫“情比金坚”。情比金坚,那不就是石头咩,石头能有什么情趣,能懂得怎么喜欢女生,难怪拼不过权贵。滴滴一声,表哥通过了我加好友请求。
笑颜:石头表哥,你好!
情比金坚:……你是?
笑颜:我是佳的同学,笑颜。
情比金坚:啊,你好你好。听妹妹提起过你。不过石头怎么说?
笑颜:哥哥你都情比金坚了,不是石头是什么?
情比金坚:好吧,你就当我是石头不错。
表哥的一句回复,让我不知道怎么继续话题,默默下线。那时候网络并不普及,家里也没有电脑,我要下课后跑到网吧来探索这个新奇的虚拟世界。
自那天起,表哥把名字改成了“金坚”,或许意识到自己网名也有些矫情。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聊了几个月,他像一个大哥哥对待妹妹那样关心着我的学习和生活。
我们的联络断断续续着,就像南方绵延不断的小雨,似有若无,若即若离。我已经上高三,在疯狂学习忙碌的间隙可以和一个温暖的大哥哥聊天就成了我的期盼。
这期间,我对他也逐渐有了一定了解。父母离异,母亲再嫁,还有一个兄弟。越了解他,我就越想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长什么模样。
初次见面,是我主动提出来的。“笑颜”给“金坚”留言:“石头表哥,明天14点在书城二楼网吧等你,看你能不能一眼认出我!”然后,也没管他是不是在线,火速下线期待着看起来未必成功的邀约。
第二天,我准时坐在网吧,像个无头苍蝇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一会儿上线一会儿下线,心里十分忐忑。冷不丁后面已站了一个身影。他轻轻的“嘿!”了一声,我回过头。一张似笑非笑的脸映入眼前,深褐色的眸子目光清澈,浓眉鼻挺,好似从中透着一股子倔强。
他眼睛亮了一亮,像在问询我:“是你吗?”那个胆大妄为的我,在这一刻忽然变得不知所措,甚至不敢直视他,我轻轻点了点头。
网吧四处都在响着聊天工具的滴滴声,我有点耳聋,只能听到自己敲鼓一样咚咚的心跳,有种奇妙感觉在悄悄蔓延。
第一次见面,我的状态糟透了,整个人都稀里糊涂的。我只知道,这次会面让我心里住进了另一个人,还想再见他,也期待着那个叫“金坚”的头像上线,更希望高考可以快一些结束,我在筹谋着一个计划。然后,把自己深深投入到高考大战里。
直到高考通知书下来,我考上了北京一所艺术院校。表哥向我表达了祝贺,与此同时他态度变得有些莫名地客气和礼貌起来。我有点不理解却也没想明白。临行前我约了他,为了给自己壮胆,还偷偷喝了一点儿小酒。
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微风凉凉。路上,有一搭没一搭,我们不像网上那么活络有话聊,就这样默默走,直到他送我到家楼下。此去分别,只能等寒暑假才能再见。我不由得有点想哭,甚至有些后悔怎么不选个离家近一些的学校就读。
我试探性地问道:“你有什么话想要对我说吗?”他沉默了一会儿,时间在一秒秒过去。“保重!好好照顾自己。”半天,他吐出来这么一句。我怔了一怔。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有些起急:“我马上就要离开了,你就没有别的要对我说的吗?”“没有!”这一次,他倒很干脆。
“你没有,我有!我喜欢你!”我带着些恨意,几乎是喊着说出来,攥紧拳头在他胸口狠狠锤了一拳,掉头跑上了楼,眼泪不争气的掉下来。原来,他不喜欢我。原来,一切都是我的自作多情,情窦初开的我不过是做了一个白日梦。带着这样的失落,我踏上了北去的火车。
最痛苦也最甜蜜的想念,莫不是天各一方
进入大学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军训前按照规定,人人要剪发,必须把长发剪成齐耳短发。每个女生都抱头痛哭,极不情愿。
学校允许我们在剪发前给家人打一个电话。不知怎的,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是他的电话,那个不想触碰却烂熟于心的号码。
后面还有哭哭啼啼的女生在排队,每人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我想都没想拨了过去,那边传来嘟嘟已接通的声音,每响一声我都觉得异常地漫长。
“喂?”听到这句熟悉的声音,时间仿佛瞬间凝固,我好像连喘息都不会了。“喂?哪位?”再一次问询后,啪,我挂断了电话。觉得自己并没有哭,可为什么脸上有点凉凉的……
军训结束后,进入了新鲜的大学生活,舍友们都是天南地北聚到一起,说着各地的方言,谈着家乡的风俗,有趣也很新奇。
一次,在宿舍卧谈会上,大家开始讨论起班上的男生和各自的感情。很有意思的话题到了我这儿就变得很无趣,因为心里住着一个人,看其他任何男生都觉得不过尔尔,因为只有一次不成功的暗恋,就再无其他感情可以言说。夜,让纷乱的思绪不断放大。看着黑漆漆的天花板,我失眠了。
第二天,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写了一封信。给一个已知自己心意的男生写信,更多是不甘心吧。寒暄了一下我的大学生活,洋洋洒洒,第一次发现我竟然有那么多的话想要对他诉说。也第一次发现,我那么想家、想他。最后落款:想你的颜。
信纸是上学前就买好的当年最流行的款式,五颜六色却素净雅致,我还特地找来两张邮票倒贴在信封上。
不知从哪听来的,邮票倒贴就是表达喜欢的意思。反反复复看着密封好的信笺和倒贴的邮票,我揣摩着他收到信的表情,觉得他应该懂我。
然后,我陷入了无尽等待里,每天到学校的收信柜翻找,就像掉进了深渊,找不着出口。不知道他是不是能收到我的信,也不知道能否收到他的回函。就这样,过了足足两个礼拜,我像着了魔一般,每天重复着做同一件事。
直到有天下课回宿舍,床上躺着一封信。舍友姐姐说:“去收信柜看到你的信就给你捎回来了!”我小心翼翼地撕开信,一张照片掉落了出来。是他的!还是那样的眸子,仿佛一眼能看到我内心深处,深邃而清明。
看着照片,“哇——”我不由得嚎啕大哭起来,心有种被什么东西撕扯的疼痛。那个姐姐看着莫名其妙的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赶紧跑过来抱了抱我,拍拍我的头。记忆里,那次哭泣持续了很久很久,好像要把长这么大以来的眼泪全部掏出来。
晚上,我就给他打了电话。那时,宿舍还没有电话,只能跑到宿舍楼下的IC电话亭。11月的北京,已没有秋的概念,几乎是一闪而过就入了冬。我披着军大衣,在楼下打了近两个小时。
话题都不再记得,只记得那么冷的天,即使双腿站得发麻,心里却是暖着的。而他也第一次让我觉得不再遥远,不再疏离。
不知道是什么让他转变了态度,我只知道我必须抓住这样的机会不再错过。学校没有网吧,只有电子阅览室,可以在局域网下登录自己的QQ。从那以后,我和他就开始通过QQ、IC电话、信的方式,联系变得越来越多起来。
直到有一天,和佳无意间聊起他。
佳告诉我:“很久没看到表哥这么开心了,他喜欢你!”
我不置可否:“他要是喜欢我为何不告诉我?喜欢一个人不就是应该表达出来吗?”
佳:“你在北京,表哥在湖南。他觉得这样的感情没有希望,所以才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是你毕业留京,不在一起,那和之前的感情就没区别,他又是对感情那么较真的一个人。”
“不会的,我会用行动证明的!”天真的我,脑子里只有满满对他的喜欢,简单、纯粹,不掺杂别的任何,在我看来,只要喜欢一个人,什么都不是问题,什么也不能成为阻挡我爱他的理由。
快放寒假了,我早早买好了回程火车,临行前,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我想出站后第一个见到的人是你!”为能更快见到他,我和父母撒了谎,告知他们是和同学一起回家,不用接站。
一路上,我不停地看列车时间,忐忑不安地数着分秒,感觉这是我坐过最漫长的路程。眼看着火车缓缓进站,透过车窗,我在熙攘的人群里寻觅着。我们几乎同时看见了对方,我使劲儿拍打着窗户想要告诉他我在这里,生怕他一不留神看不见我。
他始终微笑站在原地,我冲他扮了个鬼脸,同时狠掐了自己一下。真疼,也真甜。我确定这不是梦,而是慢慢在向我靠近的真实。我飞奔了下去,毫无矜持。
漫长的等待好像只是为了这一刻的相聚。和北方干燥凌冽的寒风不一样,南方的冬天是阴柔的,冷起来噬人筋骨,暖起来,则像春天一般温柔。
他忽然像个孩子一样把我抱起来,全然不顾摩肩接踵的人流,用力地吻住了我。我惊呼了一声,忽如其来的吻,让我的心瞬间融化。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我们走到了一起。
我有点好奇:“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我?”他眨了眨眼睛,透着微光:“我想,应该是你那一拳打醒了我。”忽然,我无比万分地感谢自己,对他的喜欢,没有犹豫,没有迟疑,没有错过。
那段寒假时光,我从一个不会做家务的独生女,变成一个在家等待心爱之人下班归来的田螺姑娘。为他学着买菜、计划菜谱、下厨房,即使饭菜做得再烂,他好像也吃得美美的。
我们还约定好每年2月19日是纪念日。因为“219”意味着“爱要久”。我们坚信,只要两个人心在一起,未来的路就会很长。同时,只有经历过异地恋的人才能明白:没有任何事能比相聚时幸福,也没有任何事能比分开时难受。
两种感受的交织,好比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种情绪在短短几天内碰撞到极致,是多让人欲求不满又难以承受。北京往湖南,1635公里,只为一个承诺。我暗暗下定决心:无论以后发生什么,毕业后要回老家发展。
而他,也开始默默浏览着一个陌生院校的信息,开始关注起一个千里之外陌生城市的天气。天凉了,提醒我让我添加衣物;想吃了,就给我大包小包的快递家乡的熟食。
他的方式,甚至有一些强迫的霸道,可我喜欢,他的一切在我眼里完美无瑕,心底被一种叫两情相悦的东西充斥到容纳不下任何缝隙,满满当当,充实也踏实。
父母的阻挠,也唤不醒沉醉的爱情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有一年。我积攒了厚厚一沓IC电话卡和信函。还用一个盒子把他们全部收藏起来,这是我和他之间的秘密,也是我们爱的见证。
每次电话一聊就至少一个小时,让刚上大学的我有点捉襟见肘。哪怕就是饿着肚子,我也想把钱省下来,只为听到遥远电话线那头他温暖的声音。
上了大二,爸妈给我配了一台手机,他们是心疼女儿总去楼下挨冻排队打IC电话。而此时此刻的父母还蒙在鼓里,并不知道有个他的存在。对我一直家教严格的他们,甚至不希望我在大学恋爱,只希望我更用心的攻读和完成学业。
那时的手机不像现在,接电话也需要花钱。起初的一段时间,我用的还是家乡电话卡,由父母在湖南给我缴费。很快地,爸妈发现了异常。
他们给我打来电话:“你知道你一个月电话费是多少?”对处于疯狂热恋状态的我来说,完全没顾忌到这些细节。“不知道。”我如是回答。“七百多!你自己好好反省一下你都干了什么!”电话那头的爸爸有些气急败坏。
长途加漫游,每天不间断的问候,是该有这么多。而那时候,七百多应该相当于三线城市父母月薪的四分之一吧。在父母心里,我是一向省吃俭用不乱花钱的乖女儿。而我,也第一次不以花了这么多钱而惭愧,反而变得有些理直气壮。嗯,沉浸在爱情里,什么都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通过电话账单,父母知道了他。甚至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关系去打听他,还了解了一些我不知道的细节。
比如他父母为何离婚。比如他哥哥嗜赌如命,比如他家庭的各种复杂。要知道,在一个三线城市,人和人的距离就是那么短,要想了解一个人,要想知道一些事易如反掌。
接着,我收到了爸妈给我的信。在信里,他们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告诫我时,也透露了他家里的一些事情,说他爸爸是劈腿所以才会离婚,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他们坚决不同意我和他在一起。
哪里有压制,哪里就有反抗。去他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只在意他这个人。父母不同意,我就偷摸着和他交往。直到寒假回家,父母组织了一次家庭大会。这一次,他们动员了家里各方力量,上到七大姑八大姨,下到我的平辈姐妹们。我一看,这是要给我洗脑的节奏。
不管亲戚们在我耳边说什么,我都沉默着不语。我的这种态度,彻底激怒了爸爸,也让妈妈伤心得哭了好几回。爸爸那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我想要保护好这份得之不易的感情。要知道,两个人一起时的欢笑,要用多少个无眠之夜一个人的孤寂来偿还。我希望终有一天,相逢再也不说再见。我们怀揣着共同的希望,向往着同一个目标。或许会哭泣,会怅惘,会发疯的想念对方,会彻夜无眠的难过。
现在,更多了一份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却阻挡不了彼此在一起的决心。那时,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待在一起。无数次他和我家的那条小路,他用摩托载着我在黑夜里往返前行,双手抱紧他靠着他的后背,宽厚而踏实,我只希望回家的路可以再长一点更长一点。
在学校里,接受了什么新鲜事务或是学习了什么新的本领,第一个想要分享的人是他。就连PPT的学习,也可以成为我们彼此爱的表达。我用他帮我找的美图,既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又做成情书的样式送给他。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脑子里开始臆想着他吃我做的饭满足的样子。
好的爱情,是共同成长。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在我的鼓励下,也努力竞聘着新的工作岗位。
两情相悦,抵不过现实的残酷
转眼就到了大三,父母也不再和我较真。其实他们在观望距离这么远的两个人是不是真的能走到最后。同学们纷纷开始考量毕业后的去向,有的开始去一些学校和歌舞团考试或实习,有的开始准备考研。只有我,还一成不变地窝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我记得那个内心的承诺,一直记得不曾忘记。只是,眼看着身边同学们忙忙碌碌,而我显得无所事事,渐渐也变得有些焦躁起来。每天下了课就往电子阅览室钻,只希望他能体谅到千里之外我的心情。
而他那一段正忙于竞聘的各种事情,QQ联络也日渐稀疏。所谓异地,大抵就是明明有很多心情要立刻马上与他分享,却因为联络的困难,想要与之分享的心情便放在了以后,甚至于最后也没有分享。
终于明白那句话,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隔着屏幕,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么好。不知从哪天开始,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变得有些任性和乖张,甚至有点作。一天不联系,我就会试探他是不是在家乡有了其他喜欢的人,甚至怀疑他会联系那个嫁了权贵的她。去他的QQ空间查看研究所有别人的留言,想要从中发现端倪。
那一段的我,已变得不再像我,甚至有点可怕。可是,我真的想要他一直陪伴在身旁。我给他去了电话:“你能来北京陪我吗?或者,你也可以来北京发展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起奋斗?我父母不同意,那么我们就在北京安家,我想要你在我身边,每时每刻每分每秒!”电话那头,我听得到他的呼吸变得有些沉重,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沉默,再沉默。
后来,众所周知的SARS来了,我们在学校里被圈禁了几个月,消毒水充斥着校园、教室、宿舍的每一个角落,就连信件都进不来。大家每天在学校里除了三点一线还是三点一线。可笑的是,一个非典,让学校仿佛一夜之间多了很多对情侣。
而我,也遭遇了高年级同学的友好问候。这位师哥托同班的男生来试探我是否有男朋友,我理直气壮告知我有,好让其断了念想。实话,那时,我始终觉得搞艺术的男生大多不靠谱,何况我心里还有一个他。只是万万没想到,从此,身边总会多了一个身影。或者说,不止阅览室,是走到哪里都会多一个相同的身影。
一天,我在阅览室看书复习。对面的男生推过来一张折好的纸条,我有点紧张,周边都是在看书或学习的同学们。随后他绕过书桌走到我面前,用沙哑的声音说:“记着看。”然后大步流星的离开。我恨不得有个地洞让我钻进去,众目睽睽之下,这男生胆子真大。
纸条上写着:我想让你做我女朋友。这个男生我是有印象的,英语课我们在一个班。不假思索,纸条被我撕成两半,攥成一团扔了,也没太上心。只是,递完纸条后,我经常会在门房大姐那收到各种东西。有吃的、喝的,有书,还有伴随着这些东西而来各式各样的纸条。
有表白的,有嘘寒问暖的,有幽默小故事,还有学习心得。起初,我把这些东西都礼貌的拜托门房大姐帮我拒收或是退回。慢慢的,连门房大姐都开始叨咕道:多有心的男生啊!
渐渐,门房大姐干脆不再搭理我,直接把东西给同寝的姐妹们让她们替我捎回。甚至,连同寝的姐们都开始有意无意在我耳边谈论着这个男生这样或那样的话题。
我开始变得烦躁起来。再一次冲他发了火:“你到底怎么考虑的,来不来北京?我真的很需要你在我身边。我想和你一起奋斗。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我们在一起就好,不论是分享还是分担!”电话那头,许久,无言。忽然,我意识到我和他的爱情,要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于是,我开始乖张起来,故意告诉他学校有男生在追求我。甚至故意说一些纸条上的一些内容,希望以此能够刺激到他。
看一本书上说,所谓异地恋,熬的下去就是相守一辈子,熬不过去就是怀念半辈子。我多想相守而不是怀念,天知道我又有多期待他可以为了我不顾一切地来到我身边。
可是,时间和距离,让我们的心似乎越来越远,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也在日益减少。不甘心就这样的我,趁着过节私自买了火车票回家,就为了见他一面。我想当面问问他,到底他是怎么想的。那个样子的我,真的咄咄逼人。
出了火车站火速直奔他家,那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看着有些消瘦的他,我心疼。却还是不忘此行的目的:“来北京,来我身边吧!”我有些乞求道。
这一次,我得到了回复:“你让我去北京,可以做什么呢?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人。我除了会做现在这些事情之外,我还可以做什么?”一句又一句的反问,在敲打着我的心,却一冷再冷。
“你有我啊,只要我们相爱,不管做什么都可以啊!你懂一些技术,可以往深了钻研。而我毕业后可以找一份稳定工作,北京那么多机会,只要在一起,慢慢发展就会越来越好的!”我还想努力说服他。但他似乎已铁了心不会来我身边,不会来北京发展。
失望、失落、失心,各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想哭,却欲哭无泪。第一次,我不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却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回到北京,我把自己关在宿舍好几天。不想说话,也不接他任何电话。我始终不能接受,一个人如果真的爱,为何不愿为对方牺牲和付出。我想不明白也不想明白,甚至不懂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着想。
或者,人都是自私的。在各种矛盾的当下,首当其冲会以自己的利益和角度思考问题。我恨,我怨,却没有了体谅。年轻气盛的我,故意主动联系了师哥。受宠若惊的师哥不明就里,以为我改变了心意,从此,变得更加殷勤。
数着日子,终于熬到了寒假。在放假的前一天,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并狠心地告诉他:“我爱上别人了!”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这样待他。他只撂下了一句:“你等我!”就匆匆挂断了电话。当晚,他乘坐最快的一趟飞机,站在了我面前。
那晚,我没有回学校。我们选择在附近公寓入住。还记得,寒夜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他紧紧搂着我,一句话也不说。紧得让我无法动弹无法呼吸。好像一松开手,我就跑掉了。
“我们分手吧!”我轻轻说出了口,心却像被刀割,一片一片,生拨、撕裂、绞痛。我不知道那晚我们是怎么渡过的,我只知道他不停地吻我再吻我,似乎要把这辈子的吻都释放掉。我摸摸他的脸,生冷冰凉潮湿。我知道,他流泪了。无声、无奈、还有委屈。
把我送回家后,那是我们分别前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他没有哭,埋着头吃了很多。他喝醉了,告诉我,他后悔但他不哭,他只是用食物把喉咙里的呜咽堵住。
那以后,我消沉了一段时间。身边有朋友是异地,我会劝他们,两个人不在一起真的会有很多现实问题。临近毕业,师哥的诚意打动了我,他成功晋升为男友。到了选择工作单位的时候,我只坚持一点,他在哪个城市我就在哪个城市。他还傻乎乎地很开心,以为我离不开他。
其实我知道,异地恋这个词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是绝不可能再有了。因为,其中苦涩,其中滋味,只有经历了的人才知道,而它,也葬送了我最美好的时光和爱恋。我好像瞬间长大了。抵不过的异地恋,抵不过的其实是时间和我们彼此的成长。
要有多少耐心和理解,要有多少明确的共识,才能理解对方的生活和心境。日子始终还是在不断前行,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后来,间或知道一些他消息。他停薪留职,来了北京学习。想出国,离开那个伤心地,也为了离我更近一些。他妈为了留住他用了一些极端手段,他又回到了原来岗位,只是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不再恋爱。持续的努力和打拼,让他在短时间内当上了单位的小领导。直到听到他结婚生子的消息,已是十余年后。
近期,某个大热电视剧里面的一句话很触动我,“其实我们所有人啊,都是过客。夫妻、父女、君臣早晚都得散,聚的时候就要卯足了劲的开心,等到散了呢,谁也别惦记谁。各自往各自的下一站奔,再找新的开心。”是呀,我们终究是松开了彼此的手,终究没有停止彼此的脚步,终究找到了自己的开心。
这样,很好。
——END——
每周三、周六,
跟我们一起窥探平行世界里的人和故事。
请关注:平行生活实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