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群里一个并不活跃的群,经过一上午的时间,竟然发疯似的,显示三百多条的未读消息。
出于好奇,翻开聊天记录,原来是有人不顾群主规定又在群里发链接了(规定是不许发的),按前些天的规矩,发链接的自罚红包或者退群就可以了,结果偏偏就出来一个人长篇大论的声讨了发链接的人,大致意思是这个人不是刚进群的,不是不懂规矩,却一再向群里发链接,严重影响了其他人。可能发链接的人实在招架不住,发了个红包,道了歉,退群走了。
按正常来说可能事情到这里应该结束了,结果第二个人又出来了,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建议群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毕竟是为了学习和交流才加入群里来的,不要让群里的成员除了发链接就没有其他东西。
我觉得以上两个人,都还可以理解,谁都忍受不了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一种错误,况且还是在自己知道规则的情况下。(也许他也不完全知道规则,因为群里每天会加入很多新人)而第三个人的反应就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第二个人的言论一出,第三人便开始措辞激烈,而后附加谩骂,一副除了他世界上全是二货的架势,最后很多人表示不太同意他的观点,于是基本没人幸免的被他一一喷了个遍。
而我,原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在群里和参与纷争的其他人简单聊了几句,然后,很幸运的我也被捎带着被那第三个人骂了一顿,其实我并没有恶意,只是觉得在任何一个地方或者群里,用谩骂的方式去和人争论、去教育别人都是很可笑的事情,接着有人又要讨论什么是价值的问题,结果又跳出来个学生说这个人说的话是戏、那个人说的话也是戏,看戏就看戏吧,最后竟然又因为价值的问题在群里骂起人来。当然了人生确实如戏,你还是一个学生,你连社会都还没踏入,就已经对人生看的那么透彻,可是既然你已经看的那么透彻了,又一再强调常与同好争高下,为什么还要和你认为的傻瓜去共论短长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现实或虚拟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一种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会属于极其正常的人,会自律、会谦让、会为他人着想,但不明白的是,这些人一旦脱离了他熟悉的环境中就会变的狂躁、暴戾。
以前听公司的一位男同事和另一位同事聊天时说过这么句话:“你别看我在公司,温温和和的,和谁关系都很好,但是我一出门,就特别想找个人打架。”
其实这位男同事确实是我们公认的好男人,公司里从来不见他和别人闹不愉快,可是为什么他就会有那种出了门就想找人打架的想法呢?
我想究其原因很简单,我们在单位熟悉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不得不去谦和的态度,因为对公司所有人都不谦和,那就等于不想要自己的饭碗了,没办法只好都戴上了温和的面具,基本上做到让大家都喜欢,而下班了或者抽离出熟悉的地方,这个时候面具卸下,和饭碗的关系又不大的时候,人也被面具压抑了很久的时候,人的本性就出来了,因为没了拘束,所以人也就变成了魔鬼。遇到同一件稍不顺心的事,不是想着退让而是想着伸出手去打人巴掌或者去辱骂他人。但如果换作这件事是在公司里发生的,可能反应就不会有那么强烈了,更说不准会比所有人都温顺。
题跑的有点远,回头再来说闲极无聊,参与的那场群聊纷争,本来根本就是没必要的,我虽然工作上比较清闲,但绝对没清闲到去和天南地北、全中国的群友去探讨一个又一个的无聊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慧眼,就如同那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法不同、价值观不同,其实多说是无益的,你同意的观点你可以赞同、可以反驳,但生活不是辩论会,即使是辩论会,也没有哪个辩论会上是充满攻击和谩骂的,遇到这样的人,我通常只是避而不再见,因为生活本来就不易,何苦还要让那些暴戾的、不美好的事情占据自己的内心?生活本来就不易,你要做的应该是如何奋发向上,而不是把你在其他地方受的委屈转嫁给另外一群无辜者。那样并不能证明你的语言有多艺术,人有多聪明,相反只能证明你的语言有多低俗和人做的有多失败,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