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着临时工,也想了一些从前没有想的问题。
有了一些感悟。
为什么大学的时候总是觉得迷茫,没有事情做,那是因为你没有目标,你并没有想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没有人给你指这个方向,你自己也没有,这就好像一个人在黑色的夜里摸索,不迷茫才怪呢。
但是当你到毕业的时候,考这个考不上,考那个考不上,这时候你感到非常沮丧。但是你同时也发现了一个新东西。
你有了目标!
从我不知道要做什么到我想要去做什么。
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比如我的任务就是通过什么什么考试。
这其实也就是任务模式。
你想要做成一个什么任务,你就相应的匹配了该做些什么。
人是在工作中成长的,因为工作总会给你各种各样的任务,但是在学习期间你没有明确的任务。
有了任务之后,下一步就是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可量化。
这里我没有用努力这个词。因为我发现了努力是个主观形容词,而量化是个客观形容词。
我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人要跑马拉松。
他跑了五公里觉得累死了,他跑了十公里觉得累死了,他跑了十五公里觉得累死了。
于是他停下了。他觉得自己很努力。
很多跑了30公里的人停下了,他觉得自己很努力。
很多跑了一百公里的人停下了,他觉得自己很努力。
努力是一个主观词,你无论做到什么程度你都可以说自己很努力。
但是量化不一样,它是一个客观词。
它只指代程度。
有人练习五十次,觉得自己努力。
有人练习五千次,觉得自己努力。
但是练习五万次的人成功了。
所以你觉得自己努力不努力不重要,你要看的是自己的量化,也就是比较你积累的练习次数。
明确的目标加上刻苦的练习,一定会有所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