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馄饨,说饺子

作者: 子曰少怀 | 来源:发表于2015-11-15 21:33 被阅读0次

    《庄子·应帝王》中有一个寓言故事,说南海之帝名儵,北海之帝名忽,中央之帝则名混沌。有一天,儵和忽相遇在混沌的地界,混沌对他们甚是友善。儵和忽就想报答混沌的厚德,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和听、吃饭和休息,怎么唯独你没有呢,我们来帮你凿起来吧!”于是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个凿死中央之帝的凶手之一的儵,据说就长这样子:

    《山海经》上载:“鯈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忘忧。”诶,吃了还可以忘忧,可是长得这么丑...

    其实,这个寓言的意思是说人类文明社会的进化是伴随着痛苦的,要摆脱原始的混沌状态,需经过凿通七窍之苦。儵和忽代表极速流逝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才摆脱混沌蒙昧,进入文明。后来,人们就开始在新旧交替的年关(冬至)吃馄饨,取的就是“时光过,馄饨破”的意思。

    说起馄饨,现在有猪肉馄饨、芹菜馄饨、荠菜馄饨、鲜虾混沌,等等等等,还有蒸馄饨、煮混沌、煎馄饨、炸馄饨,blablabla,但是在古代,在古代馄饨也是很流行的。曹魏时期的张揖《广雅》中就记载:“今之馄饨,形同偃月,天下之通食也。”

    古代混沌花样也很多,有蒸、煮、煎、炸等不同手段。据说有种“二十四气馄饨”,他们“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唐·韦巨源《烧尾食单》),竟然是跟二十四节气相配的!还有种”百味混沌”,“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味道多且精致。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用馄饨贺冬确实也是宋代的习俗,甚至还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竟比春节还重要一些。

    在广东,混沌叫云吞,你去港式茶餐厅要一碗云吞面,其中就放了几粒馄饨;在四川,馄饨又叫抄手;其他还有包面、包袱、扁食、扁肉之称,甚至还有跟饺子傻傻分不清的,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确实,大约在宋代以前,饺子和馄饨是不区分的。

    目前发现最早的饺子是在春秋晚期。在山东滕州薛国故城的一座春秋晚期墓中,发现了一件随葬品的铜器里有一种呈三角形的面食,长5~6厘米,就是现在所知最早的饺子了。

    春秋时期山东薛城的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古时候还有“破五”的风俗,就是说从大年初一直道大年初五都吃饺子,“初六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李炳卫《民社北平指南》),“正月元日至五日,俗名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北方名煮饽饽。”(清·震钧《天咫偶闻》)难怪有“肥冬瘦年”之说了,连吃五日饺子,恐怕什么好吃的都变得食之无味了吧,于是,这样的习俗也就慢慢的改了,“或食三日、二日,或间日一食,然无不食者。”(同上)记得小时候过年还是吃饺子的,而现在已经吃不吃都随便了。

    饺子的流行在魏晋的考古中就有了证据,甚至在新疆,都发现了唐代的饺子。在唐代,饺子又有牢丸之称,大约是因为在水里煮牢而不破的原因吧。而宋代,饺子的种类就更丰富了,甚至脱离出了原本混淆不清的馄饨。宋代饺子又叫角子,这大约是跟他的形状有关,《东京梦华录》里说都城汴梁城内的市肆中就有水晶角儿和煎角子。

    “今之馄饨,形同偃月,天下之通食也。”(曹魏·张揖《广雅》)现在看来,这偃月形的馄饨,其实更像是饺子。不过后来饺子和馄饨就渐渐分开了。明代《万历野获编》引述了京城流行的一些有趣的对偶句,其中有一句:“细皮薄脆对多肉馄饨,椿树饺儿对桃花烧麦”,对馄饨、饺子、烧卖都做了区分。现在一般地区都分饺子和馄饨,当然,还有些城市或地区除外,比如武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馄饨,说饺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yk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