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儿子去超市,买了一大堆水果蔬菜。最后来到卖零食的货架时,儿子盯着那些排列的整整齐齐五颜六色的口香糖对着我说:“妈妈,你给我买一盒口香糖吧。”
我正在看其他的东西,连看都没看一眼说:“不行,你咳嗽刚好,不能吃甜食。”
儿子紧接着说:“妈妈,你看,这上面写着15片才五元,那边才5片就就要3元。真的很划算!”
我看了看他郑重其事的样子心里嘀咕着,他什么时候也知道划算不划算这回事了呢。就扭过头去一看,确实是这样,花花绿绿的包装纸上面写着超值装15片,赫然贴上5元的标签。再看那边的草莓味的贴着3元的标签,里面才5片。
我拿起了一盒正准备放进筐里,踌躇了一下,觉得还是尽量让孩子少吃点甜食,就对他说:“还是不要买了吧,待会买回去爸爸又该发火了说不该给你买口香糖。”
儿子只好流露出失望的神色,悻悻的跟着我走开了。在收银台等待结账时,我耳边响起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又想着那双渴求的眼神,就转过身对着跟在后面四处张望的儿子说:“宝贝,你去把刚才那盒口香糖拿来!”。只见他立马飞奔了过去,然后一脸佯笑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把东西递给我。
我边结账边说:“妈妈是给你买了,但是这不能当饭吃,咱们规定一下,一天只能吃一片。”儿子高兴的点点头,然后又拉着我的衣襟有点胆怯的问我,“要是回去了爸爸说怎么办呢?”我摸着他的头说:“没事呢,有妈妈在呢!”
果然,回到家里,孩子爸爸看见了我买的东西,说我不该惯着孩子吃甜食。我说我自己吃啊,他也没说什么了。晚上睡觉前,儿子问我:“明早是你接我还是奶奶啊”
我说:“怎么了,妈妈去接你啊。”儿子又跟我说:“那你带两片口香糖去学校,好不好?”
学校不允许小朋友带零食上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要送给最好的朋友晨晨小朋友。那个孩子我是知道的,经常放学了跟儿子一起玩耍。见我答应了之后,他抱着我很快的睡着了。
第二天,送完他回来,孩子奶奶跟我说从医院回来顺便去接儿子,让我在家做好饭。我就把要带口香糖的事情给抛之脑后了。儿子回来时我正在做饭。他还没卸下书包,径直来到厨房,抹着脸,眼泪汪汪的问我为什么没去接他。我就跟他解释,儿子仍旧抽抽搭搭的哭,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妈妈去接。他哭着说:“昨晚跟你说好了的,今天放学接我带两片口香糖,我都跟小朋友说好了的。”儿子一脸委屈的看着我。
我才想起答应了他的事情赶忙跟他道歉,解释了一下原因,说明天一定带上口香糖去接他,儿子这才止住了哭声。晚上睡觉前儿子又问了一遍,在得到我十分的肯定后才放心睡去。
早晨送儿子到学校后离开,他向我大声喊道:“妈妈别忘记了啊。”我只好无奈的摇摇头,现在这孩子的记性真是比大人还好。下午去接他之前,我特意找了个盒子把剩下的几片口香糖装在了一起,揣在了兜里。
去接他的时候,由于走得晚,路上有点堵,到班级的时候,只有他和其他几个小朋友还没被接走。所幸,那个叫晨晨的小朋友也跟他在一起。我刚走近他就拿出盒子对他得意扬了扬,他一扫我晚接他的着急,背着书包一头扎进我怀里,对我脸上狠狠一啄说:“妈妈真好。”
我说那你赶紧把东西给晨晨小朋友吧。儿子接过东西大声对着那个小朋友说:“晨晨,你看,我妈妈给我带口香糖了。”两个孩子就这样雀跃的拥在一起,我让他把其他几片分给了其他的孩子。孩子们高兴的冲向操场,在操场上打着滚,大声笑着,嬉戏着。
这时,另外一个被晚接的女孩子看见只剩自己了,哇的一声哭了。儿子看着她说:“你不要急,你妈妈待会就来了,这会儿肯定在路上了。”然后转过身问我:“妈妈,你还有口香糖没啊。”
我摊开手,很无奈的对着他说:“对不起,宝贝,我都带过来。”只见儿子飞快的撕开包裹着那层锡纸,毫不犹豫把一片雪白的口香糖掰成了两瓣,一半塞进了嘴里,一半递给那个女孩子说:“给你,我俩一人一半。”那个胖嘟嘟的女孩子瞬间不哭了,抹了抹眼泪,接过儿子递过来的口香糖,高兴的笑了起来。
后来,我跟晨晨妈妈看着他们在操场玩耍时闲聊怔住了。原来在我出去的那几天,有一回孩子爸爸来送儿子时把儿子训哭了。晨晨想哄儿子开心,就从书包里拿出来漫画书把儿子逗乐了。儿子就跟他承诺说,要给他带好吃的。
我突然想起以前儿子跟我说,以后上学了要我给他买一部手机,就在晨晨爸爸开的手机店里买。那时,我还跟他打趣,说他市侩不知道他们长大后还会不会在一起了。
我欣慰的看着他们高兴的分享着一份毫不起眼东西的快乐,原来孩子们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也突然感慨着,懵懵懂懂的“发小”情结就这样由来。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话说起来似乎有点凉薄,孩童时代的友情的确只是愉快的嘻戏。可是当我们长大后,成熟时我们会非常怀念那份纯真的、不掺杂意思利益的友谊。
都说有一种感情叫做“发小”。记得自己小时候也有很多很要好一起长大的朋友,我们一起上下学,一起跳皮筋,一起捉迷藏,一起直呼小名。可是,长大之后,在外面上了几年学再回来,有的已经失去联系,有的已经在外面安家,有的再见面已经有了陌生感。
记得曾经有一次在街上碰见了许多年不见的发小。她涨红着问我:“喂,你是x吗?”x是我的小名,跟我家庭情况有关,我爸妈一直想要个男孩子,就给我起了个很别的小名。后来,可能她觉得那样喊我不再合适,只是有点拘谨得喊我的大名。可是,她不知道,那个名字我已经很多年没再听过。我更知道,那种随意,纯洁,真挚的“发小”之情再也回不来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突变时,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就像在经历过了某个事件后,你才放慢脚步,开始思量友情的重要性,开始懂得人生的重量。
前段时间,跟一个多年不见很要好的大学同学见面。我们见面时依旧是兴奋的熊抱,依旧像老熟人一样无话不谈。她现在比我们谁都混得好,可是,我觉得没什么啊。我们谈起我们仨曾经在学校时的美好时光,在谈起另外一个同学时,她突然话锋一转,问我,那谁是不是过得不好,为什么不愿意我们去找她。
其实不然,在这个功力而凉薄的社会中,别说同学关系,就连亲戚之间,朋友之间也存在着几级分化。关系不断的疏远了,有了“人心隔肚皮”之嫌,攀比现象也越来越多。
我们害怕再见面时的欲言又止的生分,害怕过的不如别人好面子上挂不住的尴尬,更有奇葩的会害怕见面上当受骗。那种我家包了饺子送去一盘,你家煮了肉汤送来一碗的事儿是越来越少了。那种不论好事坏事,永远第一时间给你报信的没有了。那种失恋了,半夜陪着你满大街解愁宿醉的人找不到了。
看过这样一段话:其实,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的。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地位和处境。它在本质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相互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孤而不独。相互解读自身存在的意义。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无所求。
时间飞逝,带走了那么多的物是人非,带走了那么多情感距离。有些人,见与不见,在一念之间。一念咫尺,一念天涯。但是见与不见,那份记忆始终清晰如昨,那份感情始终温暖如昨,那份牵念始终隽永如昨。
愿他们的感情,多年以后,依旧如像孩童时代得到一片口香糖后这般兴奋与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