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者如何学佛9

作者: 贵生艾草堂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11:39 被阅读6次

    以上述“三三昧”竟,一下述“二诵”法门。

    “二诵”即“诵经与思维经意”、“诵经与观想观修”。这是讲述两种读经的方式,是我二十余年参读佛经的方法及经验的总结。

    诵经与思维经意。一边诵读经文,一边要思维经意。这样就能使整个经意入心。这是正思维、思维修。

    我过去读经,总会想:不看任何参考,自己能不能把一本大经从头到尾讲下来?比如《金刚经》,我一边诵读,一边会思维每一章、每一句的经意,某一句话不能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说明还没懂其大义。我会再三思悟,甚至很多年在不同阶段的读经中会参悟其意。

    《金刚经》我从1990年开始阅读,到现在著述写此文的2013年,24年过去了,这本伟大经典我至少诵读过一百遍,在不断的诵读中有不同的思维,与人生的阅历和修持的体验有关。我20岁的时候阅读《金刚经》的感受和我30岁时的不同;我40岁时阅读《金刚经》的感受和深度又和30岁不同(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我详细参读过,还是有很多内容需要在静定中思维,有些微妙的道理我还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感受讲述出来,有窒塞未通之处。2010年,为某种因缘我发心诵读《金刚经》一百遍,不断的诵读、思维中,很多法语清晰了,化成了泉水、法乳,清洗着心灵,滋养着心灵。

    我在本文中前面多次引用《金刚经》,从《金刚经》里阐述轮回的观念、报应的观念、破相的观念,这些都是思维《金刚经》的体验。而“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是我近年读此经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诵经而思维经意,是为了更好地明理。二十年来,《楞严经》这部伟大经典我只读过两遍,而近十三年来,此经我连一遍都未读过,但《楞严经》的精神大义,特别是二十五圆通法、五十种阴魔境界对我的修学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使我能时时保持清醒,尽管只是阅读了两遍,因为是一边阅读,一边思维经意,自然使经文的某些要领深入我心而产生妙用和正受。

    后面讲到“二防”即防出偏、防入魔时我还会专门就《楞严经》讲述的修行魔障结合当下修行人所出现的魔障来讲述。

    思维经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真正开见地,树正见。树正见,可以通过深入经藏而获得,但一定要广读博通,不然,也难以通达大小乘经意;见地之开,最主要的是自修见性。树立正见,穷通经典,于理无碍、无谬、无误即可;理是佛理,法是佛法,如理如法,开示于众,就是树正见,很多高僧都能做到。

    一般,在禅宗,讲见地,是自身修证之后,所得所见,与佛无二,且能自述胸臆,妙契佛言,宗说教说,左说右说,横说竖说,日用平常说,引经据典说,都能于第一义而不动摇。南怀瑾先生、雪漠上师、洪启嵩先生就如此。这样就是开见地的境界。

    一些人学佛修道,也是名家名人,也在著述讲解佛道经典的书籍,但因为没有树正见、没有开见地故,也没有将经文前后贯通故,或者阅读不广故,讲述的见解非常有问题,甚至与祖师经典是相违背的。

    比如某君在讲《坛经》时说:“什么是真性呢?一念不生即是真性,一念一生即是妄性,有我便是虚妄,无我便是真性。”这样的见地就很严重了,严重到会把修学者误导到畜生道里去。不仅《坛经》里六祖本人就有批评,即便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等经典著作里都有批评。

    因为,无念不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仅仅是一种定境,根本不是真性,一念不生久了,会堕落到无记里去。六祖大师亲自批评过,他说: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如果拿六祖这里的观点看某君在讲《坛经》的书里的观点,可知大错特错。错到了“自迷不见,又谤佛经”的地步。有念无念、真心妄心,都是真如自性的功用而已,两者不是二元对立的。

    某君错处之一,将真妄二元对立;错处之二,将无念当成真性,大违六祖旨意,无念的本质是于境上不生心,或者生而无住,也就是《金刚经》里令六祖彻悟的那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人一念不生,日久之后,的确会如六祖所言:“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

    南怀瑾先生批评得更严重,说这样下去会因为无记而投生畜生道。雪漠上师将这样的无念看作顽空。六祖怕人误解“无念”是没念头,说明无念是“于念无念”,是有念头,就是“于念”,而“无念”是不住境、不执着、不生邪见之意。

    六祖进一步对无念作了界定,将“无”和“念”两字分开讲,“无”是以境上无邪念无邪见,邪念导致邪见,前面是“念头”思维,后面的“见”是见地问题。念是念真如。修道学佛的人不是不起念头,而是念头念念在真如,而不能念念在邪见。六祖进一步说:念头是真性的妙用,假如没有念头了,六根也会坏掉。念头是意识意根的妙用。《坛经》里六祖在教诲法达时说了一首偈子: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这首偈子正是对六祖上面开示的进一步总结。学禅人要有无都遣除,才能见到真性,真性里不存在二元对立的矛盾。无念的念头是正念,也即,正念即是无念;邪见即是有念。将有无都不计较,才能超越二元对立的表象而看到本质。六祖大师的最后偈子里也是:“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将善与恶都遣除了。

    六祖在一首偈子里说:“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即与道相当。”

    六祖的偈子讲得明明白白,妄心也是自性的起用,所谓净心也在妄心中,妄心能觉,能观己过,即是净心,即是菩提,即是正道。在六祖这里没有二元对立的纠结和矛盾。真学禅,要从这里入手。见地要正,修行要实。“常见自己过”,试问修道者,扪心自问,能做到吗?一次两次“见自己过”能做到,能“常见”吗?

    六祖还有偈子云:“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都打却,菩提性宛然。”菩提自性,非善非恶,善恶只是自性起用后的现象而已。如果沉迷在现象的二元纠结之中,就见不到真性。

    在进一步思维“无念”的问题,还以《坛经》六祖的开示为主。六祖云:“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何为见性成佛?六祖之后的世人大多高推圣境,讲得很复杂,六祖说如果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就是见性。何其简单。真见性,必然有智慧生起,智慧即是真如的妙用,没有智慧生起的无念就是顽空。

    真见性,就会超越二元的对立而能不取不舍,有的讲“一念不生即是真性,一念一生即是妄性”,就在二元对立的取舍之中纠结。何况这样的二元对立,不仅不能见性,反而因为妄自取舍,不断纠结,与道转远。六祖在偈子里也说:“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说法度人,必须有方便善巧,并能令闻法者不生疑惑,能令闻法者见到自性。对于讲法者,这也是自性现前的妙用。(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六祖大师进一步开示道:“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注意,六祖进一步说明,无念是般若三昧,即是能生出智慧的定境,是定慧等持的。如果不能生起智慧的妙用而一味地谈“无念”,就是顽空,就是法缚,就是边见。

    某君讲《坛经》,讲了边见,本质上也就是误导和谤佛,其实是很严重的问题。这样的著作还在出版流通,本意是想弘扬佛法,实际上在谤佛而不自知,因果现前时也会不知为因在何处,果缘何来。岂不迷惘?

    很多人有此等误解,我在这里讲这个问题,不是要批驳某君的见地,而是借此说明深入经藏,思维经意的“正思维修”的重要,何况,“无念”问题,不是某君一个人有问题,很多修行人在这个问题上有问题,我借此深入地剖析之,使此理明白也。

    再进一步就无念问题,以《坛经》为例而深入思维。这样的思维,即是穷理,即是“思维修”。《坛经》里有卧轮禅师和六祖的两首偈子,看起来是对立的,但讲的正是无念问题。《坛经》原文说: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注意,“能断百思想”即是“无念”,即是前面六祖讲“无念”时批评的“百物不思”的错路,也是上所言的“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所以,慧能大师听到弟子诵持卧轮禅师的偈子时下了个结论,“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

    慧能大师还有偈子云:“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不是不动念,动念中有本来不动念者。全部不动,就会成为“无情”而非人类矣。

    由此可见,思维经意,要反复阅读,要经意入心,要精义入神。从我二十出头读《坛经》以来,《坛经》我未读过十遍,但每次阅读我都要思维经意,因此,能将此经前后贯通而思维。

    我读《金刚经》、《道德经》、《参同契》、《悟真篇》,亦复如是,都是反复阅读,前后参照,以求贯通。很多经典,可以前文解后文,后文解前文。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由于要谈到思维经意,因此,讲出这个道理。我将后会在《修道者如何读书》一文中再详细论述读书法。

    诵经与观想修观。诵经而边读边观,是修法的境界。我经常这样读经,比如读《楞严经》里二十五位圆通菩萨的讲述修持法门与修持经验时,我会随着菩萨的讲述而做观。这样,一边阅读一边就修持了。按照密乘经典里的说法,对于某些因缘与根性契合者,某些经典,特别是修法的经典,一边阅读,一边就自然因“文字相”而作意观想,即观即修,即修即成。

    据说密宗上师陈健民先生就如此,一些法本拿到手里,阅读一遍,相应的法门立即就修成了。这是因缘与根性境界,与多生的熏修、此生的定慧都有关。我阅读密宗“那诺六法”法本,在阅读“梦观法”时,随着一边阅读,梦观法就入心了,相应地生起了很多特殊的觉受,使我很受益。读《心地观经》、《阿弥陀佛经》,我都会在阅读中观想那种境界。

    我平时听人讲法,也会一边听,一边观。雪漠上师讲法时,我是一边听,一边观。“把法理法听在心里,把法门观在身上”,这是我的经验,也是我经常给道友们讲的一句话。一边读经,一边做观,就容易把握修持的要领。能不能观起那种境界,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要去观。

    比如读《禅秘要法》之白骨观、不净观时,我会一边阅读,一边做观。白骨观的第一观,先要从左脚大拇指开始做观,经云:“汝从今日修沙门法。沙门法者,应当静处敷尼师,结跏趺坐,齐整衣服,正身端坐,偏袒右肩,左手著右手上,闭目以舌拄腭,定心令住,不使分散。先当系念左脚大趾上,谛观指半节,作泡起想。谛观极使明了;然后作泡溃想;见指半节,极令白净,如有白光。见此事已。次观一节,令肉劈去,见指一节,极令明了,如有白光。佛告迦絺罗难陀,如是名系念法。”

    这是白骨观的第一步,如是观想,就能系念而专注、守一、入静。这个观法,先要观想左脚趾的拇指有半节,生了水泡,能将水泡观想得非常明了;接着想水泡溃破了,能见到半截白骨,白骨极其干净,如同有白光生起一样;接着观想一节大脚趾,大脚趾上的肉被剥离了,只见一节白骨在生光,观想得非常明了。这样观想就可以系念。具体的修法可以参阅南怀瑾先生讲述此经的《禅观正脉研究》。(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观想,有时也观不出来,但意识上还是要观,观就是作意,就是思维修。观是佛道共法,在丹家,是整个修持中存神炼意的基础,在佛家,也是修出“意生身”的基础。

    在读经时,可以把思维经意和作观结合在一起。遇见理就思维,遇见法就做观。比如《金刚经》第十品之《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对于这一段经文,既可思维义理,也可用来作观。六祖大师听五祖弘忍讲《金刚经》,就是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彻悟的。我把六祖写偈子、五祖暗访,到五祖传法、六祖开悟的整个过程都引述如下,大家整体参悟。《坛经》写到:

    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张别驾)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

      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以上故事,学佛者皆知。六祖发心去黄梅五祖那里修道,因缘就是在客店里听见有人在诵读《金刚经》,感到好奇,就问:“客诵何经”。答曰:“《金刚经》”。由此引出慧能千里求法的故事,我们还是引用《坛经》里的原文讲述:(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

      客曰:“《金刚经》。”

      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

    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慧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慧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以上六祖自述,讲的正是“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的因缘;宿缘是一重因素;慧能问客诵《金刚经》是一重因素;慧能启问,而客人作答,特别提到“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正是这句话打动了慧能,不远千里来孤身求法,这就是慧能之所以成为六祖的那个“种”,就是那个“因”。

    六祖一到黄梅,见到五祖,自言:“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这又是六祖成为六祖的一重因缘,也是种,也是因。他来此地“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何等气象,不像我等学佛,求福报,求感应,求保佑,就是不敢求成佛作祖。

    话转回来,六祖听五祖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悟了,究竟悟了个什么?不能用《坛经》里的表述来解释,《坛经》里六祖讲得很明白:“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只是六祖的结论,但我们该如何理解六祖的悟证与结论?

    因为,《金刚经》的第十品所讲并不是“自性”与“万法”的问题,为何六祖听经至此就悟了本体而得出如此的结论?这真是个话头。第十品的要点是:庄严佛土、生清净心、无住生心、大身非身。这些要点都与自性相关,完全是“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一层面的。六祖是言下彻悟本体。

    这些联想与思考都是“读经与思维”的道理。

    但“大身非身”真的可以变成观想。我在过去诵读到这一段时,总会自然观想出非常高大的如同须弥山般的大佛。尽管“大身”是无相法身,但也可以观有象的大佛。敦煌就有唐代大佛,高 35米,我家乡甘谷大象山也有高大23米的唐代大佛。可以用来做观。

    2010年冬天,我在夜里息灯后静坐默诵《心经》,暗夜里出现的幻象中大佛的身相非常高大、慈祥、庄严。要是平时专门观想还观不了这样清晰、高大、庄严、慈祥。虽是幻象,是心意识的造境,或者是感应,但都不能生欣喜心。这些景象与修道的成就无关。这样的佛像如果能观得非常清楚,就可以用以修观了。

    虽然过去了三年,那个幻象中的佛像,只要一想,我还能清晰地想出来或者观出来。这样,那个幻象就具有了修观的意义和妙用。我一位朋友梦见恐怖的骷髅,骷髅清清楚楚,朋友感觉很恐怖。我说:何不用来做白骨观和无常观?还要觉察恐怖背后的心理因素。朋友闻言就明白了,将那个幻象变成了白骨观的修持。这样,一切景象皆可为我所用而修持,而觉察。

    (待续,连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道者如何学佛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cb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