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28229/4d155b66cc6e3f3d.jpg)
接昨天。
原文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皋陶主管军事与刑狱。
五刑,前面说过,墨、劓、剕、宫、大辟。
“三就”马融注为大罪陈诸原野,次罪于市朝,同族适甸师氏。服刑的三个标准:在什么地方服刑。
郑玄注:三就,原野、市朝、甸师氏。跟马融一样。
前面有讲,五刑有服,就是用画衣服的方式代替刑罚。
《大传》说唐虞象刑而民不敢犯,苗民用刑,民众反而犯罪越来越多。这是夸尧舜呢!
只是对于蛮夷也是这样的处理方式?
所以文中引用《鲁语》中臧文仲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朴。所以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处理方式,自己的子民象刑五服,对待蛮夷的入侵哪能画个衣服就草草了事?!
五流有宅,五宅三居。
司马迁解释宅为度。
马融注:谓在八议,君不忍刑,宥之以远。大罪投四裔,次九州之外,次中国之外。也就是说不忍刑罚,于是流放,大罪流放到远远的四方族裔,其次是九州外,再次是中心地带之外。
中国非现在意义上的中国。
皋陶担任司徒、制定刑罚标准,使人信服。
原文 帝曰:「畴若予工?」
舜又问谁能主百工之官?
司马迁注:畴为谁,若为顺。
佥曰:「垂哉!」
都说垂。
帝曰:「俞,咨,垂,汝共工。」
马融注:为司空,共理百工的事。
共工是否就是百工的集合?这一官职演变为神话传说形象,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型或许就是某一代担任这一官职的人利用他掌握的资源开闸放水,淹没下游,下游以为天破了一个洞。
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舆。帝曰:「俞,往哉,汝谐。」
注:殳一作朱,伯舆一作柏誉,出自《汉书·古今人表》。
垂同样叩首谦让,推荐两位同僚,舜还是让垂担任共工,与殳斨、伯舆一起治事,两人担任助手。这是其中一个说法。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马融注:上的意思是原,下的意思是隰。出自《公羊传》,上平曰原,下平曰隰。平地与湿地的区别?
舜咨询的是农官。
佥曰:「益哉!」
都说益。
马融与郑玄认为是“禹曰”,这样解释意思就全变了。大禹担任司空,百官揆首,推荐官员也合理。但是前面问四岳的时候说佥曰,解释为皆,似乎更合理。
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
虞就是掌管山泽禽兽的官职。
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
谦让成风,还推荐。
怎么后来大禹儿子启开始家天下?
帝曰:「俞,往哉!汝谐。」
同样,舜让益担任虞这个官职,并让益推举的四个人担任助手。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舜问四岳谁能典三礼?
马融注:三礼,即天神、地祗、人鬼之礼。
郑玄注:三礼是天地人三事礼仪。与马融意思差不离。
典,主持的意思。
《周礼》记载:大宗伯之职位,掌管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祉之礼,辅佐王建保邦国。
佥曰:「伯夷。」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伯夷负责秩序尊卑,早晚敬,保持洁静。
“咨,伯”的写法有讲究。《白虎通·王者不臣篇》记载五种情况王者不称呼臣下名字,其中之一是先王老臣。
寅,司马迁解释为敬。清解释为静洁,出自《说文》
今天是流水账,从十二州牧开始,舜接连颁布认命。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