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爱哭。
正史上他哭过的次数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五次:
一 哭自己
《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二 哭刘表
《资治通鉴》:或劝备攻琮,荆州可得。备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备将其众去,过襄阳,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
三 哭庞统
《三国志庞统传》:“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四 哭刘封
《三国志刘封传》: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五 哭法正
《三国志法正传》:“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哭一两次没关系,但哭的次数多了,就可能招致反感。
有人就说,刘备的天下全是哭出来的。还有人说,刘备最后能成就帝业,是因为他爱装哭套路人,其实是个虚情假意、城府极深的伪君子。
说者慷慨愤然,听者却不以为然。若是以“哭”的次数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那曹操又该怎么说呢?
事实上,就《三国志》所载,曹操便有过七次的流泪记录,次数上就超过了刘备。他哭的对象也较为丰富多彩,有故人加敌人袁绍,谋士郭嘉、荀攸、陈宫,爱将典韦、庞德,还有自己疼爱的小儿子曹冲。不仅如此,相比于刘备的“流涕”、“涕泣”,曹操哭的时候还动辄捶胸顿足、哀嚎不已,作大恸之状,更加显得有些虚假做作。
曹操也是一个爱装哭的伪君子?
没有人会这样说,因为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实际上,刘备也是,但他们两个有区别。
曹操的真,是一种人性。
误杀吕伯奢一家后,曹操不但不悔恨,反而直接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的父亲途经徐州时,被陶谦部将所杀,他攻下徐州后,便以屠城的方式泄恨。
官渡之战时,许攸从袁绍处来投,曹操大喜过望,连鞋都不穿就出账迎接。
赤壁战败后,曹操想起死去的郭嘉,悲从中来,便放声大哭。
曹操的喜怒哀乐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任何的隐藏,这是一种人性的真实。
刘备的真,重在一个“诚”字,而经常流泪则是他真情流露的一种方式。
除了前面提及的五大哭,其实刘备在很早之前还有过一次不著名的流泪,对象是不太著名的田豫。
田豫是渔阳郡雍奴县(属幽州)人。刘备投奔公孙瓒(占据幽州一带),田豫当时年纪还小,托身于刘备,刘备很看重他。刘备担任豫州刺史后,田豫因为母亲年事已高就请求回乡,刘备涕泣着和他告别,说:“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然而不久后,田豫投奔了曹操,屡立功勋,最终在魏国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
所以,其实田豫欺骗了刘备,他离开刘备并非因为母亲年事已高,而是想另投他处。
但是刘备并不知道。显然的是,在与田豫相处的短暂时日里,他把田豫当作了可以共成大事的朋友,并在田豫为母告归的时候,他对此深以为憾而执手泪别。
尽管田豫没有以诚心待刘备,但刘备却为田豫的离开流下了真诚的眼泪。
人各有志,谈不上背叛,只是会带来悲伤。所幸的是,在后来,刘备碰到了一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在南阳的那座草堂里,他的真诚得到了回报。
最先进入刘备眼帘的是徐庶。
徐庶是诸葛亮的好友。他深知诸葛亮的管乐之才,因此得到刚刘备的器重,他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徐庶说:诸葛孔明就是卧龙,将军愿意去见他吗?
刘备驻扎新野多年,当然听说过卧龙的名号,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表示了对这个大名鼎鼎的卧龙的欢迎:请先生和他一起来我这里吧。
没有想到,徐庶坚持说:这个人只能去拜见,而不能随意招来,将军您应该亲自去见他。
在那一刻,刘备的头是有一点懵的。
其实在此之前,颖川人司马德操已经向刘备推荐过一次诸葛亮了。荆襄名士的接连推崇,让刘备渐渐知道了这个敢自比于管仲、乐毅的年轻人的自信和狂妄,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年轻人居然自矜到如此地步?
刘备有些反感,他可能想起了求田问舍的许汜。
有一次,许汜来到荆州,见了暂时投靠刘表的刘备。二人在荆州牧刘表那里,议论天下人物。谈到曾在徐州牧手下担任典农校尉的陈登,许汜说:“陈登这个人,虽然很有名望之士,但是性情粗野,不能礼贤下士。”
刘备说:“我在徐州住过,与陈登相熟。你说陈登性情粗野,不能礼贤下士,可有什么例证吗?”
许汜回答说:“以前我曾经遭受祸乱,四处奔走。有一次我路过下邳,拜见陈登。他见到我很不热情,没有一点主客之礼,很长时间不与我说话。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自己睡大床,让我睡下床,真是有些傲慢。”
刘备当即表示:“许先生虽有国士的名望,如今天下战乱不已,你本来应在此国难之时忧国忘家,济世救民,可你却只顾置买田舍,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这正是陈登轻视你的原因啊,更不用说和你促膝长谈了。要是我呀,会自己睡在百尺高楼上,让你睡在地上了,如果是那样,哪会有什么上下床之分呢?”
这便是刘备的态度。在他看来,诸葛亮既有国士之名,就该主动出山济世救民,而实在不该如此清高。
要不要去,这是刘备眼前的一个问题。这个天下知名的枭雄,征战了大半生,事业却一无所成。光阴荏苒,髀肉复生,他好像还在迷茫中,前面的路,他好像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他急需要一个答案。
也罢,走一遭吧。
我们不知道,这个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刘备,在踏上从新野去往隆中的小路,去见一个躬耕田间的二十七岁的小伙子时,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的。是为图生存的迫不得已?还是求贤若渴的一片赤诚?也许两者都有。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迈出了这一步。
“凡三往,乃见。”
没有像曹操那样神色飞扬的言语夸赞“此乃吾之子房!”“此乃吾之樊哙!”“此乃古之恶来!”他有的只是诚诚恳恳的行动“凡三往”,这就是刘备的”诚”。
有些心意在于行动而非心动。难道曹操和孙权就没想过将这条卧龙归于帐下?但在诸葛亮的自矜下,只有刘备一个人去访了隆中。
“北拒曹操,南和孙权;跨有荆益,天下可定。”宽敞的草堂里响起了一阵洪亮的声音,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寥寥几句便解开了刘备一生的迷惑。
君臣一体,如鱼得水。
只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流逝,荆州牧刘表日益衰老,因此荆州的形势开始变得愈发严峻。
刘表病了。蔡氏一族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的目的是废掉长子刘琦而谋立蔡夫人所生的刘琮,亲近刘琦的刘备因此遭到了排挤,甚至在檀溪边,他险些送了命。而荆州的大敌曹操,此刻正在洞庭湖操练水军,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南下。
城中暗流汹涌,城头乌云密布。
建安十三年秋,战争终于逼近了。七月,曹操南下。八月,刘表病逝。旋即,刚刚继任的刘琮举城而降,荆州属曹。而刘备的一方,由于消息的闭塞,对此一无所知。由于曹军先锋的逼迫,他不得不率军离开樊城朝南撤退。等行至宛城,撞上到慌忙来告的宋忠,才知道大势已去。
危机已然降临。
诸葛亮以其敏锐的军事眼光,立马提议攻打刘琮,趁曹军未到,迅速夺下荆州。众人纷纷附议,只等刘备做出决定。作为追求最大利益的政治家,刘备当然清楚拿下荆州是此时此刻的最佳方案。但作为刘表的朋友,刘备拒绝了诸葛亮。
“吾不忍也。”
生死关头,刘备还是没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撤向江陵以求自保了,途经襄阳时,刘备亲自前往刘表墓前祭拜,为这位逝去不久的既是恩人又是朋友的荆州牧流下了眼泪。
荆州的百姓大都不愿就此降曹,因此追随着刘备的军队一路南下,行至长坂坡时,刘备身后的军民已达十万之众。然而,沿途百姓的不断加入,开始大大拖累刘备军队的撤退速度。就慢慢走了十余日,眼看江陵依旧遥遥无期,而曹军骑兵的铁蹄声越来越近,终于有人忍不住发问了:“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他说的没错,刘备一行人每天只能前进十里路,而曹军的骑兵却以十倍的速度日夜兼行追来,如果被追上,百姓虽多而兵士不足,该怎么拒敌?因此他建议立即丢下百姓,快速赶往江陵据城而守。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他说,我不忍心啊!
在那一刻,我看到刘备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乱世之中,打着类似拯救苍生的口号去争夺天下的枭雄有无数人,但当真正的战争降临时,又有几个会在意百姓的死活呢?很少。就以最惨无人道的屠城为例:刘邦屠过城,曹操屠过城,孙权屠过城,李世民屠过城,成吉思汗屠过城,朱元璋屠过城,十字军屠过城,拿破仑屠过城,二战中穷凶恶极的德国人、日本人更是大肆屠杀……他们其中的每一个,无不宣称自己的行为是舍小义而拯救天下苍生,但当他们把霍霍屠刀无情地挥向无辜百姓而不是敌人时,又有谁会真正相信他们那所谓信誓旦旦的正义宣言呢?事实上,那些为了救人而杀人的口号,本身就是荒谬而不足为信的。
战争是残酷的,但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伤害,使祸不及百姓,便是刘备对天下苍生的一片真诚。收买人心?我认为用错了词,换,生死关头,人心是靠“诚心”换来的而不是买来的。
我想像过无数次那个场景:夕阳下,长江边,当阳桥头,刘备的背影。那是一种怎样的气魄呢?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百余年后,东晋人习凿齿说: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是啊,爱哭的刘备最后能成就帝业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三国|刘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