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旧常态与新常态
下午13:25的铃声惊醒了邢楠,大家已陆续进了教室。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秃头、仿佛已年近古稀、有些斜视的钱老师不紧不慢地踱了进来,一开口,纯正的京腔:“明儿校长、主任听咱班历史课,我讲第六章,大家先看看这部分内容,我在黑板上写几个问题,你们边看书边思考,一会儿我提问这几个问题。”于是大伙闷头看,不过几页的书,几个问题,十来分钟早准备完了。而钱老师那里却没什么动静,他坐在讲台后面,戴着眼镜不知在看什么材料。时间一长,大家伙就坐不住了,开始小声说起话来了,并且声音越来越大,终于又熬了近一刻钟,钱老师抬起头。
“怎么这么乱啊,郭严就你那说得最热闹,我看看你那儿写的怎么样了。”
说着,钱老师走下讲台,径直走到第二排座位前,伸出手来。
“拿来,让我看看。”
郭严慌忙哆哆嗦嗦地说:“我,我回答问题,第一题: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宗法制度,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松、松驰和疏远……”他一紧张又开始有些磕巴了。
“停,你先别念。”
这时钱老师一把将郭严举在手里的纸抢了过来,他低头看了一眼那张纸,然后笑笑,慢悠悠举起纸来展示给大家:“大伙儿看看,这是咱们郭严的答卷,就这么张鼻涕纸都写3问题了。”
话音未落,全班顿时哄笑起来,那张纸的确很小。
“郭严,都能当节约劳模了,我告诉你,郭严,照这样下去,咱也别费劲上学了,干脆就回家卖菜,要不在街边卖点果仁,一吆喝:“大果仁五香,五毛一包。”
这后一句吆喝声钱老师忽地改用了天津口音,逗得全班又哄笑起来。郭严早已成了所有老师调剂课堂气氛最得心应手的佐料,谁让他长得1.5米的五短身材,小黑脸上又坑坑洼洼的,生得丑,身材又墩实,一说话还有点磕巴,身子老团和着,像武大郎似的。
钱老师奚落了一通郭严后,总算让他坐下了。郭严一坐下就跟同位赵大龙嘟囔起来,“我怎么这么倒霉,什么事都拿我开涮。”邢楠听了禁不住笑出声了。下面钱老师就提问了,叫的都是学习最好的:张伟,吕毅、毕晓薇、田春等,很快问题回答完了,而后对了正确答案,一切完成时下课铃声恰好也响起来了。一下课,钱老师就走到毕晓薇面前,“明天你就回答第一个问题,准备充分点。”邢楠看到钱老师说话时眼里充满了放心和满意的神情。
第二天的历史课,钱老师比平常卖力多了,精神饱满地望着满屋的听课领导、教师,声音高昂,笑容可掬,一样的问题,一样的同学,大家很作脸,配合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时间也掐得一分不差,下课时,校长、老师都充分肯定地点着头,纷纷夸奖钱老师:“这长年把关的老教师就是行。”邢楠觉得很没意思,并且她明白尽管毕晓薇的历史学得不太好,但她作为好学生的定位已然不可动摇,在各科老师眼里都是炙手可热的红人。
现在每天上新课,又做着大本小本的精编测验,这宝典那大全的,同时还源源不断地订购全国各地新材料。邢楠比别人心里更苦地熬着每分每秒,这还不算,现在她又添了新烦恼:她给随时留意提防吕毅,一有个下课放学需进出教室的事,邢楠都给先盯好吕毅的动静,等他先走后再动,可她坐在第一排,不知道后面的动静,又不能回头主动去看,只能凭耳朵听,用余光感觉他是否进出教室了,而后再行动。为躲避那双眼睛,邢楠越发心烦意乱了,渐渐恨起吕毅来了。
“在这事关自己人生转折的重大时刻,这大忙忙的每一天,你就别跟着添乱了。你可是绝顶聪明,春风得意的,考名牌没问题,精力充沛,有闲心,你也别来伤害可怜人啊。”邢楠无数次在心里这样咒骂吕毅。
吕毅总是很潇洒,人也很是聪明。前额饱满宽阔,而且还亮晶晶的,右分的几缕长发低头时会垂下来,扬头一甩时显得格外帅气。常穿的牛仔装或宽松休闲西服都极好地衬托出他的个性气质:活泼、聪明、充满自信的少年人。
邢楠从一开始对他毫无感觉,到现在感觉被逼得需要多出一分心来提防着他的一举一动,自己的内心越发觉得焦燥。尽管吕毅精神帅气的外表并不让人讨厌,但邢楠越来越恨他了。她也想不明白自己长得不好,只是大家说有些文静外没什么好的,还是个差生,他不盯安梅、齐惠这样的美人,为什么要盯自己呢?焦躁不安的情绪不断挤压着她的内心,最后她连中午饭也不愿呆在教室里吃了,因为她不能忍受自己背脊上有双眼睛,更不愿听他在后面大声说话或发出爽朗的笑声,她已经受够了,不想神经再受刺激了。
中午放学时,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她用一个大练习册把本来已由布袋包裹好的饭盒遮住,然后随大家走出教室。出了校门,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看着路边的食品店、文具店、车棚、机械厂、小饭馆……她觉得这些地都不理想。就这样边走边寻思着,不知不觉地来到地铁站口,到站的人群正成群地从站口拥出来,当人们走光时,她则头脑木然地一头扎了进去。
下一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