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首先假设如果放任人的本性,那么社会就将陷入混乱,历史上的圣人于是创立礼义制度,约束人们的言行,使他们的言行不随着自己的本性走,于是社会就安定了。因此荀子说人性是恶的。
接着,荀子提出了先天和后天的概念,所谓先天就是与生俱来的,就是人的本性,所谓后天就是人为的,荀子称之为“伪”,善属于“伪”的范畴。如果善是人的天性,那它就不会脱离人的本性,人就不会作恶,既然人们作恶了,那么善只能是后天的,不可能是先天的。人之所以表现为善良,乃礼义使然。
那礼义会不会是先天的人性呢?
05 化性起伪,礼义源于圣人的创造
有人就问荀子:“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善的礼义又怎么产生呢?”
荀子回答说:礼义产生于圣人的后天努力,而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性。
陶工用沾土制成陶器,陶器产生于陶工的后天作为,而不是来源于陶工的本性。木匠加工木材制成器皿,器皿产生于木匠后天的努力,而不是来源于木匠的本性。
圣人不断积累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不断学习总结人为的各种实践,从而创造了礼义,建立起规范和标准。因此,礼义、规范和标准都是圣人后天创造的,并不是产生于圣人的本性。
眼睛喜欢看美色,耳朵喜欢听悦耳的声音,嘴巴喜欢品尝美味,内心喜欢利己,身体各个部分都喜欢舒适安逸,这些都产生于人天生的情感和性情。这些情感的反应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努力就会产生。如果产生了某种情感却不能自然实现,而必须依靠努力才能达到,那么这种情感就是人为导致的。这就是源于“性”与“伪”的各种后果的不同特征。
荀子说,圣人化性而起伪。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得分析一下“变化”两字。
从发起端来说,“变”是从有到无,就是改变,消灭原来的形态,形成新的形态。“化”是从无到有,原来不存在的形态,通过外力,产生新的形态。打一个不完全恰当的类比,前者是革命、是颠覆,后者是改革、是创造。
《增韵》云:“躬行于上,风动于下,谓之化。”《道德经》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所以从结果上看,由于发端者的言传身教,普通人自动作出的行为模式上的改变,这就是教化。
简言之,荀子所谓的“化性”,不是说人的天性可以改变,不是说人之恶的天性可以被消灭,而是说通过教化,约束人性之恶,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就是起“伪”。
所谓行为模式的改变就是不放任天性的泛滥,于是圣人创造了礼义观念,礼义观念的基础上,圣人制定了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所以,礼义、规范和标准都是圣人创制的。圣人和常人相同、没有超越常人的是本性;圣人和常人不同、超越常人的地方,就是圣人后天人为的努力,即在“伪”上超越常人。
总之,圣人和常人一样,天性都是恶的,他们能够创立善的礼义,不是礼义天生就存在于他们的本性之中。就是说,圣人的天性也不是善的,荀子把自己的论证弄得严严实实的,就像武林高手一样,不给对手一点点可以抓住的破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