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的魅力

作者: 张秋琼 | 来源:发表于2019-11-30 14:30 被阅读0次

    这两天,我在现场观摩了台江区第三届小学智慧课堂团队赛。比赛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的信息技术融合课,我知道这是许多老师背后一起备课、磨课和研课展示出的智慧成果。但我在台江区的同学告诉我,她们在日常教学中有不断尝试、摸索和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上好每节课,台江进修校在推动老师和学生不断进步的道路上一直努力着。

    那么智慧课堂的魅力到底在哪?生成性教学是智慧课堂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融合课与普通课堂最大的不同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看见学生的思考。

    语文课我印象深刻的是林文峥老师执教的《带刺的朋友》,下图就是她课堂教学片段,学生利用反馈器作答现场生成数据,想想看,不同的班级产生的数据一样吗?那么作为老师我们的教学策略会一样吗?

    图片来自陈蕾老师

    我是数学老师,看到这个数据我想了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教学呢?这道题正确答案是C,选择的人较少,那么我可能会请每个选项的孩子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后进行二次作答。带着疑问,林老师会怎么上呢?林老师借助了视频--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孩子们直观看明白朿的演变过程。哈,你看信息化技术教学让听课的老师也投入呢!

    图片来自陈蕾老师

    林老师的小组合作采用了“拼图法”,虽然听过陈蕾老师描述过自己解锁“拼图法”的过程以及具体操作流程,但这亲眼所见还是第一次,林老师给原始小组成员编上1-6的序号,然后让相同序号的学生组成“专家小组”,这时老师给每一组推送不同的学习段落素材,让学生合作学习后带着成果回到原始小组进行讨论,如果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了讨论和学习,就能带着自己在“专家小组”学习到的知识回到原始小组,这样的讨论是更广度和深度的。“拼图法”在小组活动中是比较难开展的,如何让每一个人都参与以及有效的交流?这也是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思考的。

    第二天上午我观摩了数学课,哈,数学课我看得懂一些了,老师们都做了前测,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然后再开展教学。第四节课的老师执教《植树问题》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老师把学生生成的数据作为选项,把学生自己想的方法作为学习研究方法,开展小组活动来解决问题。

    傅馆在进行点评

    观课完,我还听了葛洁如老师对这几节课从数学学科学习的角度说了自己的见解,葛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又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信息化技术如何更好的为课堂服务?

    我想,我对数学课首先要把握清楚,然后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不断根据课堂的生成调整,预设少一些,生成多一些,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吧,在常态化中的教学中出错、处理不好有没关系呢?一节课一定有瑕疵,这也是真实的可完善的课堂,需要我们细细反思和调整。

    葛书记总结发言

    下午的彩蛋是成都师院周鑫燚教授和麻吉星首席专家王绪溢博士的讲座。

    图片来自叶总朋友圈

    周教授做了一场《融合创新,上一堂好课》专题讲座。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周老师提到传统课堂要改变的是结构,智慧课堂改变的是课堂结构,不是结构不变还加新东西,这样是做加法,大家也就没有办法感受到智慧课堂生成性的魅力了,何谈生本课堂呢?另外,周教授的“打麻将梗”真是让大家笑到不行,王博士风趣的接梗,提到这可不就是“刻意练习”吗?哈哈哈!

    王绪溢博士

    王博士“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现在一直在我脑海里,时刻提醒我不再把自己钉住在“教师中心”上。

    我已经慢慢在智慧课堂里感受到生本课堂的魅力,想起第一次听陈蕾老师的政治课,我就全然把自己当成一个高中生积极投入到加入到学生的思考中,但如今观摩智慧课堂我已经能跳出来,看出一些不同,看见学生丰富的生成,这也是我在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一切离不开我听王博士的讲座,看王博士的书《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以及听陈蕾老师的共读,这些都是多么珍贵的资源呀!感谢麻吉星团队的理念以及给了我这么多的学习机会,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最后借叶总的话结尾吧,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成性的魅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eo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