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色雷斯人与比提尼亚

作者: 气球之狼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22:17 被阅读5次

    色雷斯人是在约前二千纪早期,从欧亚草原南迁的印欧(游牧)民族的后裔,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东部。若干年后,其中一支(比提尼部落)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小亚细亚西北部定居,即为后来的比提尼亚人。“色雷斯”一词的来源,最初仅仅是指活动在赫布鲁斯河(今马里查河)流域,曾与希腊人有过接触的一个色雷斯部落的名称,后来(前7世纪中叶)扩展至对这一地区所有部落的统称,这也是因为现存的几乎所有关于他们的文字史料都是古代希腊作家留下的,此类情况在诸多古代民族的历史中都有体现。色雷斯人与希腊人发生接触是在黑暗时代(前12世纪~前8世纪)晚期与古风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早期,当时希腊人正处于其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海外殖民浪潮,地中海和黑海沿岸许多后世著名的希腊殖民城市都是建于这一时期,如叙拉古、昔兰尼和瑙克拉提斯等。

    前6世纪晚期,崛起中的波斯帝国征服了色雷斯的土地,将其作为它二十个省区中的一个。前513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正是由此北上,攻打多瑙河以北的斯基泰人,却铩羽而归。前492~490年,在镇压了爱奥尼亚的希腊人起义后,波斯大军入侵希腊,不料却在马拉松海岸被打败。十年后,大流士之子薛西斯再次兴师入侵,虽一度推进至科林斯地峡附近,但其舰队却在萨拉米斯岛附近海域被希腊联军击败。次年,在普拉提亚战役胜利后,希腊联军在雅典人的带领下,陆续占领了波斯在色雷斯海岸的据点,色雷斯人得以摆脱波斯的统治。前5世纪时,色雷斯境内开始出现强大的部落联盟,其中最具实力的当属东部的奥德里西亚人,他们积极参与当时两个最强大的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冲突,并与雅典结盟,共同对付支持斯巴达的马其顿国王。

    前5世纪晚期,奥德里西亚王国趋于衰落,色雷斯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而在前4世纪中叶,随着西邻马其顿在新任国王腓力二世的统治下逐渐强盛起来,以武力征服了色雷斯各部,使其成为马其顿的附庸,由一位驻扎在腓力比的将军管辖。当其子亚历山大在位时,尚未屈服的特里巴利人被征服,来自色雷斯的附庸军参加了亚历山大对东方的远征。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瓜分了他的帝国,利西马库斯获得了色雷斯,并在多年后自立为王。在打败其竞争者后,利西马库斯又成功的夺取了马其顿,直到在前281年阵亡为止,他一直统治着色雷斯和马其顿,其间曾遭到斯基泰人和凯尔特人的入侵,后者来自多瑙河中游的潘诺尼亚。

    利西马库斯死后,王位先由托勒密的长子克劳诺斯继承,但他不久即在凯尔特人的领一次大规模入侵中被被杀。此后,色雷斯地区不再有强大的王国,沿海地区的希腊城市成为马其顿与托勒密、以及后来的帕加马等势力之间争夺的对象。前3世纪末~2世纪初,马其顿的腓力五世与塞琉古的安条克三世结盟,图谋瓜分托勒密帝国的海外领土,而前者对色雷斯海岸城市的兼并,引发了它与罗马之间的战争(第二次马其顿战争)。马其顿在战败后被迫放弃了对所有希腊城市的军事占领,恢复它们的自由。此后,随着第三次和第四次马其顿战争的爆发,色雷斯沿海诸城被纳入新设立的马其顿行省之中。

    比提尼亚在前6世纪后被纳入波斯帝国治下,成为其境内的众多附庸之一。前4世纪上半叶,随着波斯帝国的日渐式微,比提尼亚逐渐摆脱附庸地位。亚历山大东征期间,比提尼亚是小亚细亚少数几个未被征服的地区之一。继业者战争时期,比提尼亚被迫周旋于安提柯、卡山德和利西马库斯之间。前2世纪后,随着罗马的日渐强大,比提尼亚转而依附于罗马,帮助它镇压亚细亚省内发生的起义,并与本都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作战。当最后一位泽普提斯王朝的比提尼亚国王去世后,根据遗嘱比提尼亚被赠予罗马,成为后者的海外行省之一。

    比提尼亚曾诞生过许多的著名的学者,如哲学家卡尔西顿的塞诺克拉底(Xenokrates of Chalcedon,前396/395年~前314/313年);医学家布尔萨的阿斯克勒皮亚德斯(Asclepiades of Prusa,前129/124年~前40年);哲学家和辩论家卡尔西顿的狄俄尼索斯(Dionysius of Chalcedon,生卒年不详);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尼西亚的希帕科斯(Hipparchos of Nicaea,前190年~前120年);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狄奥多西奥斯(Theodosios,前160年~约100年)等

    地理位置

    色雷斯人的土地位于巴尔干半岛东部、多瑙河以南地区,位于黑海、爱琴海和普罗庞提斯海之间,巴尔干山脉横亘在它的北面,它的西面是马其顿,南面一海之隔的是属于同一民族的比提尼亚,属于达西亚民族的盖塔人在它的北面(一说盖塔人亦属于色雷斯人)。色雷斯沿海散布着众多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城市,如拜占庭(Byzantium)、佩林塔斯(Perinthus)、埃努斯(Aenos)、阿布德拉、庞提卡.阿波罗尼亚(Appollonia Pintike)、利西马其亚(Lysimachia)、奥德索斯(Odessos)、托米(Tomoi)、伊斯托斯(Istros)、麦西布里亚(Messembria)等

    注释:前657年,来自希腊城邦麦加拉(Megara)的殖民者在今马尔马拉海与黑海之间海峡、巴尔干半岛一侧建立拜占庭

    色雷斯人被分为若干个部落,著名的如奥德里西亚人(Odryssians)、奥德曼特斯人(Odomantes)、密底人(Maedi)、尼皮塞奥人(Nipsaioi)、科尔比吉奥人(Krobuzoi)、贝西人(Bessi)、佩提奥人(Paitoi)、提尼人(Thyni)、埃多诺人(Edonoi)、塞佩埃人(Sapaei)、西科内斯人(Cicones)、萨塔里人(Satrae)等

    比提尼亚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北部,处于黑海与普罗庞提斯海,西北与色雷斯隔海相望,东南与弗里吉亚和密细亚接壤,东北与帕夫拉戈尼亚(Paphlagonia)和本都(Pontus)相邻。境内主要城市有尼科米底亚(Nicomedia)、卡尔西顿(chalcedon)、赫拉克利亚(Heraclea)、布尔萨(Bursa)、尼西亚(Nicaea)等;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兼以丘陵山区,后者常年为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皑皑的积雪所覆盖

    比提尼亚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分别为发源于山区的桑加瑞斯河(Sangarius,即今萨卡亚河)、帕特纽斯河(Parthenius)和林达库斯河,其中桑加瑞斯河从南至北将比提尼亚分为东西两部分,林达库斯河是比提尼亚与密细亚之间的界河,而帕特纽斯河则起源于阿拉达戈山经布尔萨在提乌姆废墟附近向北流注入黑海,是比提尼亚与帕夫拉戈尼亚之间的界河

    大事记

    前8世纪,希腊人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大规模海外殖民浪潮,地中海和黑海沿岸许多后世著名的希腊殖民城市都是建于这一时期,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他们沿着塞尔迈湾与卡尔西迪克半岛,向东折向赫勒斯滂海峡与普罗庞提斯海,沿着黑海海岸向北直抵多瑙河口,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

    前7世纪,佩尔狄卡斯一世建立马其顿王国后,西部的色雷斯部落受到驱逐,被迫向东转移。

    来自南方的希腊殖民者在色雷斯海岸建立殖民地。

    前6世纪中叶,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逐渐强大起来,国王克洛伊索斯(Croesus)迫使比提尼亚臣服。

    前550年,波斯人在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居鲁士(Cyrus)率领下推翻了米底帝国的统治

    前546年,居鲁士在锡姆伯拉战役中打败了克洛伊索斯,兼并了吕底亚及其附庸国,其中就包括比提尼亚,以以及爱奥尼亚、埃奥利斯的希腊殖民地。

    前6世纪下半叶,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Darius I)出兵征服了色雷斯,使其成为帝国的二十个省区之一,而比提尼亚则被纳入卡帕多西亚省。

    注释:帝国的二十个省区分别是亚洲的吕底亚、卡帕多西亚、乞里奇亚、叙利亚、亚美尼亚、亚述、巴比伦尼亚、米底、埃兰、波斯、帕提亚、德兰吉亚纳、卡尔马尼亚、阿利亚、格德罗西亚、阿拉霍西亚、巴克特里亚、索格迪亚纳;非洲的埃及和利比亚;欧洲的色雷斯。

    根据大流士的谕令,规定居住小亚细亚的希腊人每年要缴纳400塔兰特的白银;密细亚人和卡里亚人每年要缴纳500塔兰特的白银;赫勒斯滂和色雷斯每年缴纳380塔兰特的白银;乞里奇亚人每年除了要缴纳500塔兰特的白银之外,还要进献360匹白马;腓尼基、叙利亚和塞浦路斯每年要缴纳350塔兰特的白银;埃及每年除了要缴纳700塔兰特白银外,还要交纳法尤姆地区的渔业收入和一定数量的谷物,此外埃及人还要对居住在孟斐斯的波斯人及其雇佣兵提供数万麦斗的谷物;苏萨和米底每年要缴纳300塔兰特的白银;巴比伦尼亚和亚述除了要缴纳1000塔兰特的白银外,还要进献500名充当宦官的少年;印度人则每年要缴纳300塔兰特的砂金;至于波斯人作为统治民族无需缴纳任何贡赋;另外还有一些边远部落民族只要进献礼物而无需缴纳税赋,埃及南面的努比亚人,他们每年要缴纳一定数量的金子、200块乌木、5个努比亚男孩和20根象牙;高加索诸民族每四年进献年轻男女各百人;而阿拉伯人则每年要进献1000特兰特的乳香。

    前513年,大流士一世亲率(70万?)大军渡过多瑙河北征斯基泰人,结果却大败而回,甚至被迫放弃了包括伤员、仆役和妃嫔在内的非战斗人员,任由他们被斯基泰人及其盟友屠杀和掠夺,而他被人则带领部队日夜兼程返回南岸。

    前499年,波斯统治下的爱奥尼亚城市米利都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小亚细亚西部的其他希腊殖民城市中,以及卡里亚、赫勒斯滂和塞浦路斯。

    注释:起义的倡导者是前任米利都僭主阿里斯塔戈拉斯(Aristagoras),他因为进攻萨摩斯失败而被波斯省督阿尔塔弗尼斯废黜,为了保住权位便号召爱奥尼亚的希腊人起义

    前492~490年,在镇压了爱奥尼亚人的起义后,波斯国王大流士为了惩罚曾在初期支持过起义的雅典和埃雷特里亚,后者在起义初期曾与爱奥尼亚人联合,攻入吕底亚省首府萨迪斯,焚毁了外城的大部分建筑,其中就包括大地女神的神庙。波斯军队首先摧毁了埃雷特里亚,继而又渡海进攻雅典,却在马拉松海岸被严阵以待的希腊人打败。

    注释:马拉松是阿提卡半岛东北部的一个小镇

    前480年,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率领大军再次入侵希腊,他的军队先是在温泉关和阿特米西安海峡受挫,继而又在萨罗尼科斯湾中的萨拉米斯岛附近被希腊联军打败,虽然他的舰队数量至少是希腊人的两倍。

    注释:波斯舰队主要来自埃及、腓尼基、卡里亚和爱奥尼亚等地,他们由波斯贵族和将领指挥。

    前479年,由马尔多尼乌斯指挥的波斯驻军在普拉提亚战役中被希腊联军击败。

    雅典将军桑西巴斯带领联军占领了位于赫勒斯滂海峡色雷斯一侧的塞斯都斯(Sestos),此地处于通往黑海的贸易路线之上,战略位置重要。

    前477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成立。

    雅典将军色蒙率领联军攻占了位于斯特里蒙河畔的城市爱昂

    注释:斯特里蒙河处于马其顿和色雷斯之间

    当波斯帝国与希腊人激战之际,色雷斯东北部、多瑙河入海口附近的奥德里西亚人却悄然崛起,其君主特雷斯一世(Teres I)分利用在希波战争后的有利局势,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或部落联盟)。王国的统治结构极其松散,没有常备军,军事力量主要由从本部及其他部落中临时征募的战士组成。在国内,君主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他死后,领土往往由诸子瓜分。在王室之下,是由地方贵族组成的议事会,协助国王进行统治。当王权处于弱势之时,这些贵族往往各自为政,彼此争斗,这种局面常为邻邦所利用。

    约前450年,特雷斯一世病逝,其子西塔尔塞斯(Sitalces)继位。

    西塔尔塞斯在位时,奥德里西亚王国势力扩张至斯特里蒙河与哈伊莫斯山以北的盖塔人地区,向西直至下马其顿平原与阿克西厄斯河谷地,海岸线从阿布德拉延伸到多瑙河口。

    前429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马其顿国王佩尔狄卡斯二世(Perdiccas II)背离雅典转而与斯巴达结盟,西塔尔塞斯应雅典人的请求,率领15万大军入侵马其顿,其时佩尔狄卡斯二世的侄子阿明塔斯亦在军中,西塔尔塞斯许诺在战后将扶持他为马其顿国王。然而由于雅典军队迟迟未能赶到,西塔尔塞斯在大肆掳掠8日后班师。

    前424年,西塔尔塞斯病逝,王位由他的侄子塞奥底斯(Seuthes I)继承,他的妻子斯特拉托妮可(Stratonice)是马其顿国王佩尔狄卡斯二世的妹妹。

    注释:五年前,为了促使色雷斯人撤退,佩尔狄卡斯二世将他的妹妹嫁给塞奥底斯,由后者劝说西塔尔塞斯。

    西塔尔塞斯死于对特里巴利人的远征途中。

    塞奥底斯一世在位时,自称“色雷斯人之王”,其国势达达至极盛,每年从内地各附属部落与沿海的希腊城市中征收的贡赋高达400塔兰特,而提洛同盟极盛时所获的贡赋也不过490塔兰特。

    约前410年,塞奥底斯一世去世,阿玛多斯一世(Amadocus I)继位,强盛一时的奥德里西亚王国由盛转衰。

    前400年,带领著名的“万人远征军”从亚洲返回的色诺芬在回国途中途径奥德里西亚。

    在雅典将军色拉西布洛斯(Thrasybulus)的劝说下,奥德里西亚再次与雅典结盟。

    约前390年,阿玛多斯一世去世,赫布里泽米斯(Hebryzelmis)继位。

    前384/383年,在一场政变中,赫布里泽米斯的统治被推翻,科提斯一世(Cotys I)成为国王。

    科提斯一世将继续维持与雅典的同盟关系,为了巩固他的王位,他将女儿嫁给雅典将军伊菲克拉特斯(Iphicrates)。后者是前4世纪上半叶的雅典名将和军事改革家,曾组建过一支使用小圆盾、长枪与长剑的轻装部队,多次参与希腊城邦间的战争,甚至作为雇佣兵加入波斯国王对埃及的远征。

    科提斯一世开始恢复奥德里西亚王国昔日极盛时的疆域,然而随着奥德里西亚为王国疆域不断扩大,它与雅典之间关系却日益紧张起来。

    前377年,在与斯巴达之间多年战争状态后,雅典与盟国成立第二次海上同盟,以共同对付斯巴达的威胁。

    随着波斯帝国的日渐式微,比提尼亚贵族巴斯(Bas)攫取了统治权,其在位长达半个世纪(前377年~前327年)之久。

    前375年,特里巴利人的首领哈勒斯(Hales)可能是在科提斯一世的支持下,入侵希腊城市阿布德拉,(据狄奥多鲁斯记载)只是由于雅典舰队的及时干预,才未能成功占领该城。

    注释:特里巴利人是色雷斯人的一支,活动范围在多瑙河南岸与巴尔干山脉之间,深受凯尔特人、斯基泰人和伊利里亚人的影响。

    前367年,波斯的吕底亚省督阿里奥巴赞内斯(Ariobarzanes)出兵占领了塞斯都斯

    前365年,阿里奥巴赞内斯起兵反对阿尔塔薛西斯二世(Artaxerxes II)的统治,而科提斯则反对前者及其盟友雅典

    雅典将军提莫修斯(Timotheus)收复了塞斯都斯和克里索特(Krithote)。

    前362年,阿里奥巴赞内斯因其子米特里达梯的背叛而失败被杀。

    科提斯一世因与雅典为争夺切尔索内斯半岛(Chersonese)而发生冲突,雅典将军查利德穆斯(Charidemus)的军队被打败。

    战争期间,奥德里西亚王国内部爆发了由米托科瑟斯(Miltokythes)领导的叛乱,科提斯旋即镇压了叛乱。

    前361年,和平协议签署,双方恢复盟友关系。

    前360年,科提斯一世控制了整个切尔索内斯半岛。

    年底,科提斯一世在一次王室宴会上被他的前顾问埃努斯的培松(Python of Aenus)和赫利阿里德斯(Heraclides of Aenus)暗杀,他们回到雅典后,被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并各获得了一顶黄金花环

    科提斯一世死后,奥德里西亚王国一分为三,由塞索布勒普特斯(Cersobleptes)统治东部、由贝尔萨德斯(Berisades)统治西部,阿玛多斯二世(Amadocus II)统治中部的切尔索内斯和马罗涅亚(Maronea)

    前359年,在其兄佩尔狄卡斯三世战死后,曾为质于底比斯的王子腓力(Philip II)在军队的支持下登上王位。

    腓力二世上台后,施行了一系列内政、外交和军事改革,使得马其顿的国力迅速强盛起来。腓力二世建立了一支由马其顿人组成的常备军,包括由平民组成的方阵步兵,和由贵族子弟组成的伙伴骑兵。

    注释:不同于希腊邻居,他们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萨里沙”的新式长枪,其长度据说达到4~6米

    在打败了西面的伊利里亚人后,腓力二世转而向东进攻色雷斯人

    前356年,腓力二世打败了统治西部的贝尔萨德斯。

    前354年,阿玛多斯二世败于腓力二世,失去了阿布德拉(Abdera)和马罗涅亚(Maronea)。

    前343年,腓力二世攻打色雷斯东部的塞索布勒普特斯,多次获得胜利,迫使其臣服于马其顿。

    前342年,腓力二世再次入侵色雷斯,占领了奥德里西亚人的坚固据点欧摩比亚(Eumolpia),改名为腓力比(Philippopolis),阿玛多斯二世之子特雷斯二世(Teres II )被迫臣服。

    至此,腓力二世确立了对色雷斯人的统治,由他任命的一位马其顿将军充任总督。

    前340年,腓力二世围攻色雷斯东部的希腊城市拜占庭,因城防坚固,以及雅典舰队和波斯援军的及时赶到而未能成功。

    当腓力二世在外作战时,其子亚历山大留在国内摄政。密底人入侵马其顿被击败,亚历山大在他们的土地上建立了亚历山大波利斯(Alexandropolis),这是以他命名的第一座城市。

    注释:密底人是色雷斯西部的一个部落

    前339年,腓力二世在班师途中与多瑙河南岸的特里巴利人发生冲突,后者向他索要过路费,在遭到拒绝后,双方遂兵戎相见。在战斗中,虽然腓力二世的大腿被特里巴利人的长矛刺伤。

    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王位由其子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继位

    前335年,亚历山大北上攻打特里巴利人。马其顿军队从腓力比出发后,突破了色雷斯人在巴尔干山中的防线,在利古尼斯附近获得一场胜利后,又纵兵洗劫特里巴利人的土地,迫使后者逃往多瑙河中的一座小岛上。此后,亚历山大又渡过多瑙河,攻打北岸的盖塔人(Getae),蹂躏了他们的土地。在返回南岸后,亚历山大接受了特里巴利人的投降。

    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4~5万人,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远征亚洲,其中就包括来自色雷斯的轻装步兵和斥候骑兵2千人。

    前327年,比提尼亚的巴斯病逝,其子泽普提斯(Zipoites)继位,和他的父亲一样,泽普提斯是一位长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49年(前327年~前278年)。

    前325年,当马其顿总督泽皮利昂(Zopyrion)在与斯基泰人的战斗中被杀后,科提斯的另一个儿子塞奥底斯三世(Seuthes III)起兵反抗马其顿的统治。

    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去世后,马其顿将军、继业者之一的利西马库斯成为色雷斯总督,塞奥底斯三世继续与他作战。

    前320年,塞奥底斯三世率部众迁移至色雷斯中部。

    前313年,支持安提柯一世的塞奥底斯三世在与利西马库斯作战时失败,被迫臣服

    前300年,塞奥底斯三世去世,王位由其子科提斯二世继承。

    其后相继在位的是科提斯二世(Cotys II)、拉泽多斯(Raizdos)和科提斯三世(Cotys III),其后直到前250年才有一位国王科提斯三世进行统治,此后继位的是利斯珀利斯一世(Rhescuporis I),时为前3世纪下半叶

    前297年,泽普提斯开始使用国王的称号,他被认为是比提尼亚的首任君主。

    前295年,特里巴利人遭到伊利里亚人和凯尔特人的攻击

    前279年,凯尔特人再次入侵特里巴利人的土地,随后向东入侵色雷斯。

    前278年,比提尼亚的泽普提斯一世病逝,其子尼科美得斯一世(Nicomedes I)继位。尼科美得斯杀死了他的三个兄弟中的两个,唯一幸免于难的泽普特斯二世(ZipoetesII)在塞琉古的安条克一世支持下自立为王,尼科美得斯则与马其顿的安提柯二世结盟。

    拜占庭遭到由莱昂诺托斯(Leonnorius)和卢特如斯(Lutarius)率领的凯尔特人围攻,随后他们被引入小亚细亚,帮助尼科美德斯一世打败了他的兄弟泽普特斯。

    前264年,尼科美德斯一世在普罗庞提斯海沿岸建造了以他命名的城市:尼科米底亚,作为比提尼亚王国的新首都。

    注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尼科米底亚在罗马帝国时期继续保持繁荣,是比提尼亚和本都行省的首府。戴克里先时,尼科米底亚成为帝国的四座都城之一。

    前255年,尼科美德斯一世去世,其子基埃拉斯(Ziaelas)和后妻艾特萨特(Etazeta)争夺王位,后者为其子摄政,并请埃及的托勒密二世和马其顿的安提柯二世,以及希腊城市拜占庭和赫拉克利亚作为其子的监护人。

    注释:尼科美德斯一生有两次婚姻经历,其第一任妻子来自弗里吉亚的蒂提扎勒(Ditizele),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基埃拉斯(Ziaelas)和丽萨德拉(Lysandra),第二任妻子名叫艾特萨特(Etazeta),是一个颇有心计的女人,她设法使尼科美得斯一世在临终前将王位留给她年幼的儿子。

    前254年,在加拉太人的帮助下,基埃拉斯打败了艾特萨特母子,夺取了比提尼亚王位。

    注释:艾特萨特母子后逃往马其顿避难。

    前245年,基埃拉斯迎娶统治小亚细亚的安条克.希拉克斯之女为妻

    注释:安条克.希拉克斯是塞琉古国王塞琉古二世的弟弟,后发动叛乱占据了塞琉古在小亚细亚的部分领土。

    前228年,基埃拉斯在意昔日盟友加拉太人的战斗中被杀,其子普鲁亚恩斯一世(Prusias I)继位。

    为了缓解与安提柯王朝之间的矛盾,普鲁亚恩斯一世迎娶了马其顿国王德米特里乌斯二世之女阿帕玛三世(ApamaIII)为妻。

    前220年,普鲁亚恩斯一世打败了拜占庭,该城曾在三十多年前的内战中支持艾特萨特母子,长期以来一直与比提尼亚为敌

    普鲁亚恩斯一世挫败了加拉太人的入侵。

    前202年,普鲁亚恩斯一世从马其顿的腓力五世手中获得了凯奥斯(Keios)和米拉亚(Myrleia)等两座港口城市,并以他和妻子之名改称为普鲁西亚(Prusias)和阿帕米亚(Apameia)。

    前190年,塞琉古的安条克三世在马格尼西亚战役中败给罗马,一直在其处避难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辗转逃至比提尼亚,被普鲁亚恩斯一世接纳。

    汉尼拔帮助普鲁亚恩斯一世建造布尔萨城,抵御帕加马人的入侵

    注释:自从普鲁亚恩斯一世以来,比提尼亚便与帕加马之间陷入长期战争之中

    前183年,在罗马人的强大压力面前,普鲁亚恩斯一世被迫同意交出汉尼拔,后者在抓捕他的罗马士兵赶到前服毒自尽。

    前182年,普鲁亚恩斯一世去世,由其子普鲁亚恩斯二世(Prusias II)继位,他是阿帕玛三世之子。

    前181年,普鲁亚恩斯二世与帕加马的攸美尼斯二世达成和解,结盟以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本都。

    注释:普鲁亚恩斯二世延续他父亲的政策,继续保持与马其顿之间的联姻关系,迎娶珀尔修斯的妹妹阿帕玛四世(ApameIV)为妻,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分别是后来的尼科美得斯二世和一个与她母亲同名的女儿阿帕玛

    前179年,比提尼亚与本都之间的战争结束。

    前171年,马其顿与罗马之间爆发战争,普鲁亚恩斯二世明智的采取了中立态度。

    前156年,普鲁亚恩斯二世入侵帕加马,阿塔鲁斯二世(Attalus II Philadelphus)在罗马人的帮助下打败了比提尼亚军队,迫使普鲁亚恩斯二世求和,缴纳一笔巨额赔款、500名作为人质的贵族子弟以及20艘战船。

    普鲁亚恩斯二世的长子尼科美得斯前往罗马,交涉他暗杀,普鲁亚恩斯二世打算立次子为王储,后者是他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然而美纳斯却背叛了普鲁亚恩斯二世,向尼科美得斯透露了他父亲的计划

    前149年,在阿塔鲁斯二世的帮助下,尼科美得斯从罗马返回比提尼亚发动政变,迫使其父普鲁亚恩斯二世退位,后者于同年去世。

    尼科美得斯二世(Nicomedes II)在位时继续维持与罗马之间的密切关系,甚至出兵协助后者与篡位的攸美尼斯三世(EumenesIII)——原名阿里斯托尼库斯(Aristonicus,自称是前任帕加马国王攸美尼斯二世的私生子)作战

    前127年,尼科美得斯二世病逝,其子尼科美得斯三世(Nicomedes III)继位。

    注释:尼科美德斯二世的第一任妻子是卡帕多西亚的尼萨(Nysa),是阿里阿拉特六世(Ariarathes VI Epiphanes Philopator)的女儿,生下两个儿子尼科美得斯和苏格拉底.卡斯图斯(Socrates Chrestus),以及一个与她同名的女儿。当他的岳父阿里阿拉特六世死后,阿里阿拉特七世(Ariarathes VII Philometor)继位。随后,尼科美得斯三世入侵卡帕多西亚,驱逐了阿里阿拉特七世,一度夺取王位。而后者则在本都的米特里达梯六世(Mithridates VI)协助下,打败了尼科美得斯三世,重登王位。

    前104年,当罗马执政官盖乌斯.马略要求尼科美得斯三世在其对日耳曼人的战争中提供部队时,后者拒绝了他的要求,并声称“因为罗马商人的掠夺,所有能够服役的人口都已沦为奴隶”。

    前95年,尼科美得斯三世病逝,尼科美得斯四世(Nicomedes IV)继位,他的弟弟苏格拉底则在米特里达梯六世的支持下与他争夺王位,比提尼亚陷入内战。

    前90年,苏格拉底在本都军队的帮助下,驱逐了尼科美得斯四世,自己登上王位,尼科美得斯四世则逃往罗马避难。

    前88年,在罗马军队的扶持下,尼科美得斯四世打败了篡位者得以复位,苏格拉底逃往本都。作为报复,尼科美得斯四世联合罗马军队入侵本都,却被米特里达梯六世打败。稍后,本都军队发起反击,尼科米底亚陷落,尼科美得斯四世再次逃往罗马。米特里达梯六世乘胜攻入罗马的亚细亚行省,在爱奥尼亚诸城中侨居的8万多名罗马公民遭到屠杀。

    前85年,罗马将领苏拉在第一次本都战争(也称“米特里达梯战争”)中获胜,迫使米特里达梯六世的势力退出小亚细亚西部,尼科美得斯四世再度复位。

    前83年,在罗马军队的帮助下,尼科美得斯四世再次出兵入侵本都,但再次被米特里达梯六世打败。

    前80年,年轻的尤利乌斯.恺撒来到比提尼亚的与尼科美得斯四世之间有不正当的关系,他的政敌则讽刺他是“比提尼亚王后”了;实际上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组建一支舰队来对付米特里达梯六世的威胁。

    前74年,尼科美得斯四世临终前在遗嘱中将比提尼亚遗赠给罗马,并因此导致了罗马育有米特里达梯六世之间的最后一场战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节、色雷斯人与比提尼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mn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