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有子:即有若。《论语》中孔子弟子中“子”字放在姓后面、被人尊称为“某子”的只有两个人——有子和曾子,而且这两个人在第一章中就亮了相。《论语》各章节的次序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有些话放在前或者放在后其实不要紧,由于第一章中出现了“有子曰”和”曾子曰”,因此历来推论《论语》的编者大体是有若和曾参这两个有心人。他们俩笔记做的好,课堂记录的孔子语录较多,在课下进行了初步编撰,最后再由他们的弟子编订成书。
孝:子女对父母在道德上的正确态度,即子女善事父母,延伸到媳妇善对公婆,再延伸就是晚辈善对长辈。弟:同悌,弟弟对待兄长在道德上的正确态度,即善事兄长,延伸到弟弟妹妹善对哥哥姐姐,再延伸就是同辈之间,年龄小的善对年龄大的。好:喜欢、爱好。上:这里指的是孝和悌的对象,上的本义是划定标线远离地面的部分,与高的意思相仿,与“下”的意思相对(《老子》中有“高下相倾”,成语“高下立判”)。这里引申为比自己高的,属于一种道德绑架,可能他不如你年龄大,但他是你叔辈,或者他官阶大,或者说他是主子等等。犯:触犯。鲜(xiǎn):少。
这句话应该正反两方面看,有若讲的并非全面,还应该有“慈”和“恭”。孝对应“慈”,长辈善待晚辈的爱;悌对应“恭”,同辈中长者对待幼者的情。这都是爱的表现。爱是一种相互作用。只有这样讲才能全面,即:
其为人也孝悌,父慈兄恭,而好犯上者,鲜矣。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一个人对父母很孝,而父母对他很不好,弟弟对其很悌,而他对弟弟不好,那么这样的孝悌便不能久长,犯上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说“为人孝悌,父不慈兄弟不恭,而不犯上者,鲜矣”,历史上应该很少,舜算一个。而孔子所崇拜的周武王,却是犯上作乱的人。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作乱:扰乱正常秩序,突破孔子所遵从的“礼”。未之有也: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式,把“之”放在动词之前,正常顺序应该是”未有之也”。之:指代的就是前面所说的“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遵从社会礼仪道德约束的人,一个用圣人的学问武装了头脑的人,一个很少犯上的人,是不可能作乱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本:指事字,本是木的下面,就是根部;与之相同的还有“末”,指木的顶端,就是枝叶。道:是由本衍生出的美德。其:代词,指“孝弟”。与:同欤,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此句是反问语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是注重“根本”的人,根本立起来,儒家所号召和所坚持的“美德”才能应运而生。孝弟就是这个美德中“仁”的根本。
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的“道”有别于道家的“道”,道家的道是先天地生,是生育万物的一种最低层的东西,类似于这里的“本”,但要比“本”还本;而儒家的“道”,反而是枝叶,是末端,哪怕是“仁”,也不能称之为根本,而是孝弟衍生出来的“道”。
以上所讲的是我们分析有子的观点,孔子在这里并没有说过自己的本和道是什么,但在后面的语录中有孔子对曾参的讲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在曾子的解释里,孔子的道是“忠恕”。所以有子的“仁”和曾子的“忠恕”都是儒家的道的“其中一种”。
孔子的可爱就可爱在这里,从《论语》或者《孔子家语》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师爷。孔子坚持“述而不作”,他自己并没有把自己的思想整理成为一本完整而统一的著作。他的门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学派,很多思想都融入了其他人的思想中,比如有人考证庄子的一部分思想来自孔子颜回一脉;比如史记曾评价“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这简直是纵横家的始祖。还有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很多人把《论语》中其他人的一些话,全部安在孔子身上来吸引眼球,比如“食色性也”出自《论语》,却不是孔子说的,但很多人的文章在开篇就直接把这话扣在孔子头上。以上举出的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在以后的讲解中会有更多的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