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释道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国传统文化
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作者: 善游的鱼 | 来源:发表于2022-01-01 07:18 被阅读0次

儒家主张通过教育使个人更加完善,进而达到国泰民安。而教育个人发展,首先要了解人的本质,这就牵扯出了题目所说的问题:人性本质是向善还是向恶?

关于这个问题,孟子认为向善,荀子认为像恶。儒圣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人性的善恶,但它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人是天道的体现,是人性所在。所以他的本意应该偏向人性向善。这些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详,不必多说。但是他们是以什么为依据作出性善或性恶的结论呢?

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话虽粗俗,却言之有理。想要理解一个人的想法、主张,就不能忽略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地位等因素。

由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是一个礼崩乐坏、国家动荡逐渐加深的过程。所谓:“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相互侵伐,不再是太平盛世。虽然此时礼乐制度开始瓦解,但人们的传统思想仍根深蒂固。所以孔子以“仁”为核心,强调爱人,以己之心待人,希望唤醒人们内在的良知。而这并不带强制性。以“仁”为前提,人性自然向善,不必强调。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诸侯征战加剧,权力增强,人心向“利”,难以用“仁”的思想来约束,只能退而求“义”。认为追求利益需要以道义为前提,这也算是向时代社会妥协。而义是发自自我的道德判断,通过强调人性本来向善,需要通过教育来扩充善性,更有利于教化。

到了荀子已是战国末期,秦国崛起,战争更加激烈。乱世当用重典,法家思想得到重用。荀子的思想也受到了法学的熏陶,主张以“礼”来约束言行,强调用外部的力量引导人的发展,而不是由个体本身的自发进步。包括荀子提倡无条件的“诗云亦云”也体现了法的一面。在人性方面,认为人性有恶端,需要通过教育改变恶性,化性为善。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先贤主张性恶性善,并不是单独的从人性来看,而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就个体而言,我们既是独立于他人存在的,但个体内部也是由各个系统组成,既有竞争掠夺,又有合作共生。所以人性有恶端也有善端,而不是简单的分为性善或者恶。至于个体的成长所表现出来的善恶则是自身与外界环境交互的结果。

相关文章

  • 你说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我说都不是。

    关于人性是善是恶的问题,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告子讲性无善无恶。后来又有汉儒董仲舒的性三品...

  • 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儒家主张通过教育使个人更加完善,进而达到国泰民安。而教育个人发展,首先要了解人的本质,这就牵扯出了题目所说的问题:...

  • 何为人性

    人性到底是什么?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后世对此争论不休。有人说人性善中有恶,有人说人性恶中有善,也有...

  • 人性思考

    关于人本性善还是恶,是个亘古争论不休的问题,孟子相信人性善,有“四端”之说,而荀子却是主张性恶说。 孟子曰:“乃若...

  • 放任本性则乱,接受教化则善

    荀子首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论断,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孟子和荀子的出发点都是要人们向善,性善论和性恶论只...

  • 三四之争,对荀子性本恶的误读

    说到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学术界最流行的说法是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但这种看法实际是有问题的。“性恶”...

  • 人都是自私的......吗?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 ...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人性善恶的问题争论了上千年,究竟有没有答案?!禅者没有这样的困惑。他们明白...

  • 晋惠公是如何一步步击穿做人底线的?(1)

    1.早期夷吾 人性是善是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同为儒学大师孟子首倡性善说,而稍后的荀子主张性恶说。笔者觉得人的内心...

  • 人性本善

    自古以来,“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就是一个永恒的辩题。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有其道理,难分高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rb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