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三岁定八十,指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在三岁就基本定型,当然这并不一定正确,比如我,就觉得性格差不多十年变一变,是迵异的那种,和见识的各种世俗有直接关系。
食物也一样,年少时的食物印象特别深,后来食材丰富了,就很难有哪种食物刻到记忆的骨髓里。年少时的食物大致可以归结成一个词,缺油,所以同样的食物,更偏爱油炸一些,比如点心,对烧饼没感觉,对煎团、痴梵高(音,糯米饭切成薄方块油煎而成)、油面饼很是偏爱,那个油面饼若是煎老了,松脆油腻,在当时是绝对的美食。
可惜时光转换太快,如今提倡健康饮食,油炸的东西被归类于垃圾食品,再冠与三高、癌症什么的说法,人们渐渐刻意着回避。
我也很久没吃这类东西,偶尔弄一根油条,也总不是从前那味。
倒是以前不爱的烧饼,上次去白蒲,因疫情的缘故沒能吃上饭,徐总暖心地帮我买了两个烧饼。
我欣然接受,心想,能填饱肚子就行,不曾想,这烧饼松脆香软,很是好吃,还发了朋友圈,着实赞美了一番。徐总看到了,说那是你饿急了,吃什么都香。我当时郑重其事地向他保证,真不是因为饿,这烧饼做的是真好吃。
不曾想,徐总竟然记得我说的话,个把月后我再次去白蒲,徐总为我送行时特地说,要给我弄两个烧饼,也不管我的反复推辞。
应该还是那家店的作品,一如既往地松酥香软,火候恰到好处,这一次,我在下口前没忘拍照留念,芝麻、葱,都是再普通的食材,调和在一起,生发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徐总自己手中也拿了两个,热情地对我说,快吃,刚出炉的,香,真诚的样子商人的身份有点不符。
进了高速,我特意把车停在匝道边缘,用十二分认真吃完两个烧饼,包括掉下来的残渣和芝麻也不放过。
我也算吃到过一些美食,或是稀奇古怪的食材,但有时,美味真的和食材珍贵与否不搭界,我也实实在在地看到过不少人,面对美味佳肴却索然无味,没一点胃口,我甚至听闻一亿万富人对我说,我对美食已没有兴趣。
也许,不用熊掌猴脑鱼籽酱,就一个烧饼,就能满足我的口腹之欲。
又或者是你的口腹之欲。
又或许,一个烧饼,只是颠覆了我年少时的印象而已,如同我十年一轮回的性格变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