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建议“寒冬来袭”这个说法的。
对于创业者而言,第一,没有冬天(自然也不存在春天);第二,真正的经济衰退期,恰好是创业者崛起的好时机。美国经济大萧条成就了沃尔玛,2008年的经济衰退成就了Airbnb和Uber,就连当今炙手可热的苹果和谷歌,也是发轫于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之际。当时乔布斯说,当别人谨慎的时候,我们加大投入,这样,当经济恢复时,我们就会领先了。也就是在泡沫破裂之后、在美国911之后,苹果发布了第一款iPod。
那么,为什么现在会突然出现冬天的说法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杠杆开始讲起(滚出去!)——好吧,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产业链条是通过杠杆不断滚动的,那么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这个产业链条反转甚至崩盘。
就好比你自己拿钱炒股,赔了20%,你还有80%,而且你可以持有等到股票涨起来。但如果你选择配资80%炒股,跌了20%就会被强行平仓,你就会血本无归。这就是杠杆的力量。
我们再来看一下风投机构。风投资金的组成中,GP只占很小一部分资金,大多数资金来自并不参与管理的LP。LP的资金来自各个机构或富豪(比如,俞敏洪原来就把自己的资产交给风投机构,现在自己出来做了风投)。而LP的资金很大部分通过各种投资形态与二级市场直接关联。一旦市场走低,就会影响后续基金的投入。一旦后续基金受到影响,投资人就会对当下的投资万份谨慎。
据说,还有一种情况是,基金会把周期性闲置资金用各种方式进入资本市场,一旦资本市场异动,这部分资金就会受到影响。
此外,中国做事干什么都容易一哄而上。所以中国创业融资大潮被炒得价格奇高,BAT圈子里搭个团队就能融个几百万天使,于是估值已经虚高,一旦市场冷静下来,大家的感觉就是融资难了。这样的原因,再加上那样的杠杆,因为我们就很容易得出一个判断:创投的冬天到了(不是创业的冬天,当然对于很多To VC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会发现当下的资本市场上,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
创投机构频频预警,创业者也开始恐慌,甚至部分人开始讨论是创业好还是找个大平台工作好(请问你真的是来创业的嘛)。
从融资角度来看,当前B轮融资最难,原因是:相对于C轮已经更成熟,B轮存在更大不确定性;融资金额较大;当投资机构开始收紧时,对企业业绩数据要求更高,对企业品牌和发展潜力的需要更谨慎判断;创投机构的投资决策开始放缓,周期拉长。等等等等。
我一直认为,创业者不应该过渡依赖投资人的钱。没错,我们需要借力资本,但这应该是确保自己能够独立存活下去的前提下。很多创业者展开To VC模式,买流量搞融资,最后弄得自己弱不禁风。我相信这一经济震荡如果持续半年,别说万民创业了,现有的创业者90%都得趴下(当然,我认为,这样的创业者趴下是对真正创业者的奖励)。
话虽这样说,但还是要给还有机会的创业同学们,4点忠告,至于来不来得及,全看以前创业的根基打得牢不牢了。
1、现金为王。
创业运营中,那种不把钱花光就是没有在创业的大笔花钱要严格克制。要严控招人的节奏,尽可能放弃现金补贴,凡事花钱的事,都需要由一把手过目,严控支出。最怕一个创业企业业务上还在A轮,但规模上已经超过上市公司了——日本有家上市公司,好像只有100多人。
2、务实融资。
活下去才是正经事。创业者要适度降低估值规模,拿到下一笔钱。
以前有的企业以1亿美金的估值,融300万美金。这样的虚名说出去虽然好听,但其实没有什么卵用。远不如以3000万美金估值融到600万美金实在。企业发展需要的是现金,而不是估值。更何况如果你以1亿美金融了第一笔钱,那么第二笔钱怎么融?这个教训里,大家可以参考美剧《硅谷》中对此的演绎。
3、增加收入。
新浪网易搜狐,当年的三大是靠彩信活下来的,腾讯在危机中也采用了类似的点子,马云甚至要带领大家摆地摊,那么你,打算怎样赚点零花钱呢?
现在创业的很多企业,都是赚5毛亏1块的砸钱创业。现在想想怎么增加收入可能来不及,但也聊胜于无。
4、逆势扩张。
如我所说,经济危机,就是创业者的机会。在经济繁荣时期,除非你有iPhone那样的伟大创造(多说一句,iPhone也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崛起的,甚至被认为拯救了美国经济;同时,苹果那时已经是伟大的公司,而非初创企业),否则你很难真正崭露头角。
但经济危机则不然。如果你够精益创业,而且你真的能够帮助其他企业(或更多用户)更好的渡过难关,你就可能完成颠覆。
当然,如果你没有做到前3点,第4点就没你什么事了。那你就成为了被颠覆的对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