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绵绵,助我眠,也助我前

作者: 御承扬 | 来源:发表于2024-07-27 09:11 被阅读0次

    【原创声明: 本文由简书账号御承扬原创, Copyright (c) 彭友聪All Rights Reserved 】

    倾雨如帘

    今日醒来,已经是八点出了,算是起得很晚了,比正常的起床时间晚了一个小时左右。为何今夜睡得特舒服,以至于能够睡到八点多才醒呢?

    拉开窗帘,关掉床边的电风扇,打开房间的灯光,推开阳台玻璃门,耳边的哗哗声却仍然在作响,这时,才知道屋外有雨在倾注。

    定眼细看,雨脚绵密织出垂帘。夏季雨天,夜里睡觉总是很香甜。基因里的记忆,一直在向身体吐露雨夜的安全性;现实的体验,一直在向意识表示雨夜的舒适性。

    无雨的夏夜,到了后半场,黎明将来之际,房间里,总会因为空调释放的冷气即将耗尽,而再度闷热起来,尚未彻底舒醒、还躺在床上的自己,也会开始翻来覆去,只因为没有体温残留的地方,睡着明显清凉。但很快,凉席上到处只有温热再无清凉,这时候,我也就彻底清醒了。

    有雨的夏日,白天因为没有什么阳光,也就没有什么外来的热量,而大地自身散发的热量,也因为地上横溢四流的积水,而升腾不起来;到了夜里,虽然还是需要开一会空调,去驱散遗留在房间里的热气,但只要将室内温度降下来后,那么后半夜基本不会复热,因为屋外的雨会替我们将新热压制下去。

    下雨天,既是留客天,也是睡觉天,只不过是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像我这种独居条件下,也仍然事情缠身的人,雨声哗哗,再怎么助眠,也不敢在清醒之后,眷念席子的清凉。自知生命有限的我,受不了那事情积压在手里的催促感。

    现代生活,节奏太快,世人的心也太浮躁。互联网技术一直在不停地新陈代谢,锚定的技术栈或一门编程语言,总在版本迭代,每个新版本都会产生新的知识空白,我也无法断定,什么时候,自己所在的公司、所经手的项目里,就要用到这些新特性,就只能尽快的去了解和掌握,毕竟时不我待骓逝兮。

    夏日雨天,其实也很适合学习,没有阵阵袭来的热气后,精神能够很容易就集中起来,同时,因为气温下降,皮肤不再因为汗水出现而变得黏糊糊、不舒服,手指敲击键盘、移动鼠标都变得更加轻快。

    大热天里,要花费一个小时才能看完的内容,在凉爽的雨天里,可能半个小时、甚至二十来分钟,便能够看完并内化吸收。电脑,作为精密机械,热机状态要比冷机状态的性能好,然而,人脑,作为精密器官,却是与此相反、更适合在非高温状态下快速运作,当然了,温度也不能太低。

    自从初中在生物课本上,了解到最适宜生物生存活动的环境温度,是 25 摄氏度左右后,就一直在考虑,为什么是这个量、而不是其他量呢?后来,想了一下,包括人在内的许多生物,正常体温都是三十多度,例如人类正常体温是 36.5℃,离 25 摄氏度,刚好差了十度左右,正好是十进制的一个数量级,处于热量交换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的程度。

    热力学,或许就是高温的夏日,在连续的下雨后的夜晚、以及第二天,变得很舒服,能催人眠、也能助人能力前进的深层机理所在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雨声绵绵,助我眠,也助我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nv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