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心理成长励志
李克富 || 活着只是被记忆

李克富 || 活着只是被记忆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05:15 被阅读5203次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的经验是巧妇做饭的米,若没有过去的经验,就没有映象的储存,无论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从大脑中提取而成为记忆,此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十多年前我们年级的一次大聚会,可惜我未参加。

这几天心情一直不好,起因我非常清楚:周一傍晚赶到淄博后与一高中同学见面,当说起某同学时,他告诉我这位同学已去世好久了。

当时我的心就“咯噔”了一下,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当我知道没人会因此而开玩笑时,自然就信了。自此,心情开始沉重。

我和某同学高中三年,关系不好也不坏。1985年我名落孙山时,他考入了山东工业大学,后来长久失去联系。记得再次见面是2000年左右,他带一朋友为某事到青岛来找我,办完事后朋友招待吃饭,觥筹交错之间得知他正工作于我们当地一个权力部门,事业和仕途顺风顺水。

后来的一个阶段接触就多了起来,这倒不只是因自小出身卑微而在骨子里根植下的那种喜欢巴结权贵的心理作祟,更多的是通过那久违的一面我看到了这位同学的巨变,从身高、穿着,到谈吐、举止,都已完全不再是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一副贵人的气质开始凸显。我最喜欢这种气质,也极易被这种气质所感召。

就此,我曾在酒后鼓励过另外一位已经非常非常有钱的高中同学,让他一定不要在富裕面前止步不前,而是迅速完成由“富”到“贵”的华丽转身,争取早日大富大贵——毕竟“贵”要比“富”更为高级一点。那天他也喝了不少,朦胧中扔给我一句带着酒气的话:“大富大贵就是找死!”还一字一句地说:“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

当时我以为我这同学当年成绩不好连大学都没有考上,在遣词造句或引文举证方面总想附庸风雅却又难免失之恰当,今晨突然意识到一语成谶,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这个字不只是不好写不好认!

犹豫了半天之后,我还是把这位已经去世的同学从手机的通讯录中删除了。自此之后,每当我与其他高中同学相遇或相聚,可能还会提起他,但他只能是我们的记忆。

同学跟我说,曾经在那位同学去世前见过最后一面,当时他的脑已死亡,因而只有呼吸没有意识。看同学在我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并富有感情地慨叹着那个即将终结的生命,我的头脑中却始终无法勾勒出任何画面,因为我的没有见过,也就没有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的经验是巧妇做饭的米,如若缺失,就没有映象的储存,因此,无论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从大脑中提取而成为记忆,此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闭上眼睛,头脑中浮现出的是他高中时那瘦小的模样和最后一次见面留给我的沉稳与端庄。这是他50年的人生在我心中划过后所留下的唯一,这样的定格就是所谓的“同学一场”了!

忽然间有些庆幸没有与他在医院见那最后一面,没有像那位同学一样与他作单方面告别。这种庆幸让我低落的心情缓解了不少。

当我试图用理性的思考来进一步对抗情绪的抑郁时,想到了自己讲课经常说的那句“抑郁是对过去的悔恨”,就想:我“悔恨”什么呢?

不是那位同学的死讯,而是觉得自己不该知道!

对我而言,他的生命不是终结于咽气的那一刻,而是在我从另一位同学口中得知他死讯的那一秒!

在此之前,他对我是活着的,尽管已经去世一年多了。

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其实完全可以更确切地说:活着,只是被记忆。

你,我,我们,都不过是在别人的记忆力里活着而已,无论是伟大还是渺小。

想你时,你便复活;忘记你,你就死去!

这是当年的高中十年前校门的样子,很熟悉很亲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自悟得天尊赵云峰:为啥古人都说:名垂千古!被记住才是王道!被遗忘是普通人的命运,而我们又有多少人是不被遗忘的那,少之甚少!也许亲人子女不遗忘是最好的结局,活一辈子不要追求名垂千古,只求有人烧纸足矣!
  • 王瑞卿_心理咨询师:有点伤感。也似乎明白了,两个人相处,最让人难受的不是争吵,而是视你为“无物”、不存在,就像一出生就被弃之荒野的婴儿,在对方的眼里,你已经死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恐惧的呢?
  • 丹睿丹睿:许多虐恋都是爱恨相生,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对方刻骨铭心的记住自己。活着才有资本成为记忆
  • L一钧:要活在心里,才是永生。
  • 付海霞_3107: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看过一部电影,其中有句台词感触良多,人是活在别人的记忆中的,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世界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人是活在回忆里的,活在当下,做好自己,将来回忆不会苍白
  • 芷兰413:活着,做好自己足矣,不要去苛求留下痕迹
  • f4210be97305:活着只是被记忆,你在谁的记忆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又在你的记忆里,
  • 漂亮的花:把自己当人,把别人当人,你便活在自己和别人心中。
  • 糖葫芦_7604:人生三别:一是告别子女让他们独立,二是告别青春迎接衰老,三是告别生命离开世界,原来真正的告别是被忘记。在短暂的生命里,多多记住好人和好事,忘记那些不好的人和事,就相当于让它们在自己的世界“死亡”。
  • 聆心2016:心理世界犹如一个江湖:
    当你掌握了“死亡”和记忆的关系原理,并去付诸行动时,就如同成为绝世高手,拥有了对他人的杀伐决断的能力——想让谁活,记住他,想让谁死,忘记他。
    所以,现实生活中,那些耿耿于怀于过往那些破事儿的人无异于一次又一次的唤醒“仇人”,让其伤害自己。
    要灭掉一个“仇人”,请“相忘于江湖”。
  • 怒放的叶子: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道: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

    随着年龄渐长,开始越来越多地直面死亡,生命的逝去常常令人猝不及防,甚至来不及好好地告别,在最初的震撼之后,我们开始接受对方的死亡,并把与死者相关的记忆渐渐尘封起来,越来越少地想起。直到有一天,再也想不起,他便从我们的世界消失了。

    从生理到社会,再到心理,死亡步步推进,与之对应,为了克服死亡的焦虑,我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希望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融入越来越大的人际关系网络,让自己变得更加重要,不可或缺。我们与人建立深入而亲密的关系,以期活在对方的记忆当中。还有古人所讲的“立功、立德、立言”,无不是通过创造价值,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

    读过几本关于死亡的书,《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相约星期二》、《超越死亡》等等,死亡既是最大的恐惧,也是最好的老师,它所教给我们的,正是生命最重要的。

    没有好好活过的人,才是最惧怕死亡的人。或许,当我们尽心尽性,好好活过了,会更加坦然地接受死亡。

    一切都在记忆中永恒。
    怒放的叶子:@付海霞_3107 是的,幸好还有记忆,可以部分消解死亡的恐惧。
    付海霞_3107: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看过一部电影,这句台词印象深刻,人是活在别人的记忆中的。
  • bluecafe:记忆也有不可靠的时候,也会骗人。不过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把不幸的记忆改为幸福的记忆。
  • 漠上苍穹:我的死活,您做主!
    生死就是这么并存的😅
    李克富:@漠上苍穹 我的死活您做主:+1::+1::+1:
  • 暖心木子:同学二十年聚会时,我们班的一号男高音携儿子来参加同学聚会,之后的两三年再没有见过他,后来他生病期间也给他捐款了,以为再后来他痊愈了,没成想他已成故人,年仅四十四岁!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存在就是被感知”。
  • 清晓视野:多么熟悉的五中!亲切得很。我是19级的,没想到老师竟然是14级,哈哈
  • 清晓视野: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肉体死亡;第二次社会关系死亡,举行完葬礼,各种社会关系注销;第三次,没有人再记得他,记忆中的死亡。所以,孔孟老庄等永生不亡。
  • d5c390caf068:活着,只是被记忆。记忆,标志着活着。
  • 上X青:想你时,你便复活;忘记你,你就死去!
    记得就是活着,不记得活着也……
  • 爱变心理战志清:人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是肉体的消失;第二次是不再被人记起。当被所有人遗忘以后曾经的存在还算存在吗?
  • 猫猫在路上:想起主演电视剧《小别离》的黄磊谈及对“别离”的理解,人生有三重离别:一个是和自己子女的小离别,就像这部剧中这样,孩子离开父母的身边独立生活;二是自己和自己的青春告别,40岁以后人生步入中老年期;最后的离别就是逝者长存,与这个世界告别。
  • 青玫_2989:你,我,我们,都不过是在别人的记忆力里活着而已,无论是伟大还是渺小。即使做不到伟大,也要在对方的记忆里留下一抹阳光,一丝温暖。
  • 兔莴苣:所以好的人、事儿我们要念念不忘,它们便会一直陪伴我们;不好的人、事儿我们忘记了,它们便死去了,我们便摆脱了。我们世界里的美好就越来越多啦。
  • 呵呵无言:记得以前也读过一篇老师的类似的文章。
    作业中的“警示语”值得反复复习和记忆。
  • 当下宁静:“活着,只是被记忆。”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要怎么活着
  • 觉悟_b2f4: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其实完全可以更确切地说:活着,只是被记忆。
  • 曲晓岩:记忆是强大的,它可以将我们的过去与当下联系起来,将我们塑造成不同的个体(文艺点儿的话就是——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记忆又是脆弱的,它也可以被轻易地偷天换日,翻天覆地,被修改被赋义(通过专业的技术,这一点也是很容易做到的)。
    那么,记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 泡芙小姐01:当世界上最后一个怀念你的人去世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死亡
  • yayama2001:所以,我想说,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多做些对他人有意义的事。不仅能为生活带来美好,也将长存于别人的记忆中。被别人记住,也将是一件美好的事!
  • 王明鹏:记忆,不仅仅是记住过去,还要选择性记住,尤其记住那些感恩怀旧幸福时光,才会彼此互相记住。
  • 王冬青_a475:活着是死前的一段过程,想得太多,真的很不好玩。
    如果时时怀有一种死的恳切,会活得更好。
    王冬青_a475:@李克富 老师第一次祝福我,鸡冻😛
    李克富:@王冬青_a475 估计你会活的更好!
  • 唐山赵建慧:很喜欢这句:想你时,你便复活;忘记你,你就死去! 当面对身边的,认识的人逝去的消息,心情低落度与这个人在心中的分量有关……
  • 陶然_0e27:想起去年很火的那部动画片——《寻梦环游记》。电影中表达的一个思想是,一个人,被记得,就一直活着。自从了解了这个观点,我会经常去回想曾经生活在我身边的那些去世的人。比如我的姥姥、姥爷,公公,伯伯……我希望他们一直活在我心里。对于他们,能在梦里遇见,于我是一种幸运。其实回想起来,在梦里能见的几率真的很少很少。所以,我会主动去回忆和思念他们。那样的时刻里,他们是真正存在的。
    又想起,很多很多人,很多小时候非常熟悉的人。因为我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大学,工作后留在山东,也很少回老家。跟家里长辈通话,时不时听说“某某某去世了”。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会刻意去想:最后一次见TA是什么时候?——人啊,哪怕很相熟的人,都不知道哪一次见面便是永别。想到这些,总会跟自己说: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次的相遇,珍惜生命的每一刻。因为,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命运如何安排,不知道和别人的缘分在什么时候就尽了。
  • 唐铭含:《Coco》中的亡灵世界,只要有人记得,死去的人就可以过的很好,一旦被彻底忘记,灵魂也就消逝了。被记住真的那么重要么?
  • 老连Alian:活着和死去都是人主观上的选择。活着的长度和死去的节点,取决于情感。爱,他就活着,不爱或者不够爱甚至于是恨,他就死了。
  • 七月的简书:这么说其实我们可能死了很多年,有可能死后很多年还活着,清楚的记得大学同学一句话:我想起你时永远是你18岁的样子。
  • 刘丽囡: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33053de55913:存在就是被感知!想你时,你便复活;忘记你,你就死去!
  • 千江的月:想起《寻梦环游记》,被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去。
    千江的月:@七月的简书 对电影印象太深刻了:blush:
    七月的简书:@千江的月 同感
  • 衡润心怡:活着只是被记忆
  • 大力133338:活着与死去,原来只是如此。
  • 晋春77:无论你在别人眼中是活着还是死去,那都是别人的经历,你只有活好每个当下,过你想要的生活就够了,感恩在你生命中路过的那些人和事丰富了你的人生,为你留下了记忆,所有经验过的才会令你有记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又是哪个”巧妇”,又是谁家的”米”?
  • 欢喜张:记得问起一个朋友关于他初恋的情况,他木然的回了一句“她已经死了”。当时心里猛然不舒服,后来回味才理解了他对于初恋分手的不能接受。唯有把你放在“死亡”的状态里,才能停止对你的想念,才能接受分离的事实,这世上唯有“死亡”能将你从我的未来里分开。
  • 青岛心理师张仲元:为了让别人好看而活着,为了面子而活着的人,是最累、最可怜的。
    528d3a56da7f:@青岛心理师张仲元 哪有什么别人?
    10ae244d3e77:@青岛心理师张仲元 张老师如果有些时候不为面子而活着会回到类似土匪的年代,打打杀杀等。
  • 青岛心理师张仲元:自恋型人格障碍,会强迫性的把自己的价值定义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怎么样的。
    如果将自我的存在建立在别人是否想我、回忆我之上,那么自我只是建立在流沙之上,那是完全靠不住的,重要的是:这是界限不清。
  • 萍水相逢萍:“存在就是被感知”还记得这是第一次听李老师的课时,就要求要牢记的一句话。
    需要更深入地体会和理解。
  • 流动的温暖:看过一个故事,孩子问妈妈,“爸爸去干什么了?”妈妈说,“爸爸去到月亮上劳动了。”
  • 7f7c7379bc0f:记忆即被感知,感知即为存在!
  • 心语花香:生理层面,肉体的死亡就是死亡。社会层面,世界上没有人记得了就是死亡。精神层面,有的人精神还在,还有人传承,这样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蝇营狗苟,从没有真正活过。虽生犹死。
  • 19e1fde69862:心里有你,你便是活的,心里没你,你便是死的。
  • 安素姐姐:是的,活着只是被记忆。被两种人记忆:喜欢你的,和讨厌你的。
  • 怡然风轻:所以说真正的死亡就是不再有人记得你。
  • Z沙漠胡杨:存在即被感知。
    恨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忘记他以及他带来的伤害,这样让他才能安心静的“死去”,不会再活着闹鬼,来烦扰你。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记住他,让他永久的存在,存在在你的脑海里,正如歌中所唱:你存在,在我心里,在我梦里,在我的歌声里……
  • 魔法药水: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内容的记忆就是情绪记忆。是以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或情感内容,这些情绪或情感也作为记忆的内容而被存贮进大脑,成为人的心理内容的一部分。

    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久不忘的,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如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此人的态度、行为,就是因为这一印象是与情绪相连的 。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他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即使人们对引起某种情绪体验的事实早已忘记,但情绪体验仍然保持着。
  • 闻岱:经历过多少的人和事,都是记忆在作祟,让人快乐或痛苦。
  • f06a16b060fb:迪士尼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讲到:一碗来自“亡灵世界”的心灵鸡汤。原来,最可怕的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身处没有深爱之人的远方;原来,最可怕的不是离开和死亡,而是被所爱之人遗忘。原来,人生最大的馈赠,就是愿意把心空出一个地方,永远地写上某个人的名字。
  • 辛迪Cindy:想你时,你便复活;忘记你,你就死去!
    姥爷去世多年,每次想起他,就看到他坐在轮椅上,在对我慈祥地笑。他一直活着!
  • 窦泽燕:当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去世的时候,才是他最终离开尘世的时候。存储是有条件的
  • 528d3a56da7f:遗憾是对过去回忆后的接纳,遗憾美之所以‘美’就是对不完美的肯定!
    抑郁是对过去的悔恨!悔恨在于不接受意愿中记忆存在的定式的向往。
  • 穆占叶1:姥爷、奶奶、大姑、三姑父……得知死讯但并未见最后一面的人很多,我从未觉得他们已离去,一直觉得他们仍然活着,因为我会时不时想起他们,跟生前一模一样
  • 孙丽芹_520:原来“存在就是被感知”还可以这么理解🙇
  • 我的自由鸟far:生的时候努力生,追求自己心中最虔诚的梦想,死乃常人无法控制,顺其自然。大富大贵由努力和自身内心的气质修炼而成,努力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总会离贵不远🙉🙉😀😀😀
  • 清净_6584:虽然肉体已经灰飞烟灭,物质的身体不在世间了。但只要被感知,他就是存在的。他活在记忆中。
  • aa192dca9d85:看完后“记忆”最深的竟是“大富大贵是找死”这句,不知很多人说这句话是什么心态。据我感觉,真正的大富大贵值得推崇,这是善的累积;还有一些所谓的“大富大贵”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催生的“罪”,当然不值得追崇。
  • a61eba0975f6: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的经验是巧妇做饭的米,若没有过去的经验,就没有映象的储存,无论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从大脑中提取而成为记忆,此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张凯丽1985: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被记住了多少日子。
  • 808e1ccc5854:一个人的生死是与这个世界的链接,具体说,更是与他周围人的链接。当链接失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死亡。
  • 丁金波波种快乐:看到了李老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对权贵的态度的自我暴露,同时感觉,对那位同学的死讯的反应,好像还有其他原因吧😊
  • 李宜秦:老师把“记忆”的内容用这样的方式传授,理解以后就再也不容易忘记了
  • 茶语茶意:有些人活着,但他在您这里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但他在您这里依然活着。
    但作为同学,不管他在您心里是活着还是死了,只要您知道他还存在于这个世界,您都会心安。
    这,就是同学情结吧。
  • 梳雨_8fee:活着只是被记忆,活着只是被想起~
  • yy点点: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其实完全可以更确切地说:活着,只是被记忆。

    你,我,我们,都不过是在别人的记忆力里活着而已,无论是伟大还是渺小。

    想你时,你便复活;忘记你,你就死去!

    被激活了记忆,想起了那么多
  •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抑郁是对过去的悔恨。悔恨什么?
    我知道我悔恨什么?
    如果能够重新选择,我想跟那个人说声对不起。因为没有说,这辈子再也没了没了机会。所以当那个人死不瞑目的时候,我很难过,那种难过不是哭一哭,说一说就能解决的。
  • Sabrinazou:又一次遗憾变成了庆幸!
  • 在温暖的阳光下:觉得这样的文章不适合点赞,更应该送上一个拥抱。
  • 苗尔平:死亡大概是有层次有步骤的。一失去意识,尽管有呼吸心跳,通常说的“植物人”;二呼吸心跳停止,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三人们不再提及,从人们口中消失,社会学意义上的死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吧?
    苗尔平:@丁金波 拿走不谢!😀
    丁金波波种快乐:谢谢,可以引用一下吗?
  • 79d35d37693a:你,我,我们,都不过是在别人的记忆力里活着而已,无论是伟大还是渺小。

    想你时,你便复活;忘记你,你就死去!

    在值得被记忆的人心中活着,在不值得被记忆的人心中死去。为自己好好活着,又何妨在他人心中是活着还是死去?

本文标题:李克富 || 活着只是被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qd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