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080/7dc5a2259b989eaf.jpg)
儿子的亲近
儿子快一岁五个月了。自周岁后,随着慢慢长大,儿子亲近性日益增强。
家中目前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儿子。
在家中时,儿子左右上下逢源,每个人都可以玩一会。但喝奶粉时只要奶奶喂,偶尔妈妈也行。亲近首选奶奶,妈妈其次。
爷爷奶奶带儿子外出玩耍时,爷爷被透明化,只要奶奶,并且特娇气。爷爷失落之余,落得清闲。
爸爸妈妈一起带儿子时,只要妈妈抱,妈妈几乎不能离开。爸爸要分担一点时,需费尽心机才抱抱、玩耍。爸爸被遗忘。
爸爸爷爷一起带儿子外出,几乎只要爸爸,用分散主意力的方法,偶尔会和爷爷玩。
在不同组合下,偶尔会主动亲近姐姐。特别是姐姐刚放学时,求抱抱。
当爷爷奶奶在家,奶奶忙时,儿子和爷爷也能单独玩得挺好。
儿子学会叫的亲人顺序:妈妈,奶奶,姐姐,爷爷,爸爸,小姨。
儿子在家人中亲近的顺序:奶奶,妈妈,姐姐,爸爸,爷爷。
和儿子呆时间多少的顺序: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姐姐。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080/3d329539a7a008c0.jpg)
结论:天生亲妈妈,奶奶带时间最多,因此更亲近依赖。比较亲姐姐,虽然很少呆一起。爸爸陪的时间不少,在奶奶、妈妈前不堪一击,甚至有时亲近感比姐姐还弱些。爷爷没少陪孙子,但亲近感永远是备选。
小小年纪的儿子,已有了清晰的亲近性。此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天性。大多数人,有些性格其实在稍懂点事时就形成了,并且难改,常伴一生。天性,我的务必认识好,并有的放矢地提前作好引导。
网友评论
谢谢
本想写几十个字当作记录。发现这其中挺有意思,胡刍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