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早就成了重庆的标签之一,它麻辣鲜香,口味厚重,一碗下肚别提有多爽快。
作为重庆人,我当然也好这一口,时不时也要吃上一碗,但是最让我怀念的,还是那一碗浓浓的清汤面。
小时候多病,经常发烧感冒,在床上躺个一两天不吃东西是常有的事,等我退了烧想吃东西,父亲总会给我煮一碗凊汤面,让我暖胃,恢复食欲。
就算是一碗简简单单的清汤面,父亲也从不马虎,曾当过一段时间食堂大厨的他,对于食物有格外的偏执。
他会在我生病时熬煮上一瓦罐的骨头汤,作为汤底,有时熬好后会加上一些黄豆芽,说这样更健脾胃。
不擅厨艺的母亲总是抱怨父亲,“不就是一碗凊汤面,用得着这么麻烦。”父亲会说母亲什么都不懂,仍然我行我素。
父亲熬煮的骨头汤很注意火候,他总是会熬煮出一锅浓浓的乳白色的奶汤来,这样的手艺至今我也没有学会。
清汤面的调料非常简单,半碗浓浓的骨头汤,少许的盐,一点点胡椒粉,没有豆芽的时候会煮上一点儿青菜,下好一把细细的挂面,最后会洒上一层细密翠绿的小葱,看上去就会忍不住咽口水。
这碗清汤面对于小病初愈的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浓浓的骨头汤,小葱的清香,胡椒粉一丝丝的辣味若有若无的刺激,我几乎是狼吞虎咽地连面和汤一起吃完,还望着父亲希望再来一碗。父亲也从不多给,说病才好,不能多吃。
清汤面的味道很简单,它远远没有像麻麻辣辣的小面那样有丰富的口感,但就是这样一碗平凡而普通的面条却始终萦绕在我深深的记忆里。
父亲已经离开我十几年了,我总想要复原父亲的味道,在我生病时,在我怀念他时,在我的孩子习惯了麻麻辣辣的小面时,我也想下一碗清汤面,而那样一碗浓浓的清汤面我却再也找不到了。
文中所配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望告之,立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