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抄完二十四卷八十一篇的《黄帝内经》。抄书的初衷有二,一是为了练字;二是为了学点保健知识。练字也是有目的性的,一方面办公基本用电脑输入后,不要说难见能够写出一手行云流水高手,就是起码能够写到横平竖直的现代人也越来越少了。我的字是一家三口当中最差的。所以,想用这个方式来勤加练习。另一方面,抄书练字确实能够起到让人静心、沉稳的效果。
学点保健知识是由于想着小病可以自己治,省缺去医院的各种跑断腿的麻烦;身体健康还是在于“治未病”。其实我们只要做到;三餐正常、饮食干净卫生、少吃或者不吃夜宵;适当运动(不一定非得去健身房);最重要的是不纠结、不执念,活在当下的心态。
包括写日记,我记得是我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给我唯一送的一次生日礼物,就是一斤桃子和一本在页眉上写有名言警句的日记本。父亲买回来也没有说多余的话,就直接放在桌子上,让我自取。自己去打开日记本,从一句话到两句话,从日记一事到每日总结,从手写笔记本,到现在直接输入电脑,几十年来竟然养成了习惯,不日更,就像没吃饭一样。
父母亲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属于舍得花钱的类型。十年动乱也没有切断“耕读传家”的民族基因。从我记事开始,看到父亲床头会放置一本书;在我授业启蒙识字开始,受大哥爱买连环画的影响,类似现在的四格漫画,不过画工确实比现在漫画水平要工整、精致多了。在那个没有太多精神消费的年代,趴在书箱边,看连环画,或者用半透明的白纸临摹画中人物和景致,是我绘画的启蒙老师。到现在,买书、读书、藏书是我的最大爱好。我最大的梦想就是退休以后,拥有一套前庭后院的房子,房子里有整排书柜顶到天花板的书房。过着白天“采菊东篱下”,夜晚躲进书房成一统的生活。
记得有一次和“秋之斑斓”聊天,说到自律这个问题。我说我不太喜欢“自律”、“鞭策”、“成功”这些带有自虐和功利色彩的词汇。包括延伸出来的“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股”的所谓的“励志故事”,听起来都很疼、很苦的感觉。
我的认知当中,当人的行为,发自内心的想去做这件事,或者就像跟吃饭、喝水一样成为日常必需品的时候,就会有内驱力、原动力。不需要用什么自律、规则甚至法律去约束。
当然,要培养成这种具有原动力的行为,需要家庭教育、言传身教、学校的教育方式,以及最重要的自己的“顿悟”有多方面的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