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6期“寻”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节假日,我驱车回老家看望母亲,到家后凳子还没有坐热乎,院中大门就“咯吱”一声被推开了。我和母亲相视一笑,等着她进屋。我知道她是谁,也知道她会带什么东西给我,因为,这样的情景已出现过多次。脚步声渐渐逼近,她边掀屋帘边说“回来了!刚出锅,趁热吃。”没了帘子的遮挡,后一句话显得格外清脆,明快。
她是阿强婶,带来的是她家孩子最喜欢吃的红烧肉。我一边应答,一边无推辞地接过一碗烫手的红烧肉。阿强婶慈爱地看着我,关切地询问我生活上的近况。聊完我的事情后,她又和母亲聊了几句话就要走。母亲急忙拿出我带回来的礼品,递给阿强婶。
返程回市里时,阿强婶将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放进我的车里,然后和母亲一起站在村口目送我离开。
每次回老家,阿强婶都会如此。从被动接受的角度来讲,我可以不接受,但明白事情始末的我却无力拒绝。
阿强婶这样做的真正对象是阿离,她饱含慈爱的眼神看的也不是我,看的是阿离的影。
阿强婶原来叫阿离婶。
阿离,阿强是人名,他俩都是她的孩子,因一件事情,我们将她的称呼悄悄更换了。
阿离和我同岁,我们两家又是对街而居,因此,我俩是从小玩到大的。幼年时,我只觉她苯,比别人慢一拍,懂事后,我才明白她不是笨,而是脑子不会拐弯的老实与真诚。
曾经,老实与真诚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而如今,它们却成了被人伤害和利用的弱点。
初三结束后,阿离就停止了学业。阿离婶知道阿离老实,怕被骗,就不放她出去做工,只让她在家帮忙做一些农活。
时间一久,又没了同伴相陪,阿离觉得日子很无聊,她央求她妈在外面托熟人找个活干。阿离婶经不住女儿的请求,最后,她帮阿离找了个给市里远房亲戚看孩子的活儿。
第一次走出小村的阿离被大城市的气魄给镇住了,她没有方向感,分不清东南西北,也别不明巷子里纵横的小路。不到三个月,阿离就被辞退了,理由是怕她把孩子弄丢。
阿离不服气,也不愿意和妈妈回小村。阿离婶没办法,只好同意她和邻村熟人一起在市里一家商店做服务员。那年国庆放假,熟人要回家一趟,阿离说要趁着假期多加班多赚钱,不回去。
假期后,熟人来上班时,才发现阿离不见了。询问商店店主,说放假第四天阿离和一个老乡出去玩了,就再也没回来,他以为他们一起回老家了。
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阿离,阿离婶要报警,店家不同意,怕雇佣未成年人干活被罚。
阿离婶拿着照片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找阿离,逢人就问,得到的都是没见过。她不管不顾家里的庄稼,儿子和老人,决意要找回女儿。
三个月的风吹日晒与没日没夜地寻找,阿离婶没有寻得奇迹,也没有感动天地,只有疲惫和从心底开始蔓延的绝望,她觉得身体里的某个东西随着女儿的失踪也再慢慢消失,最后,她昏倒在马路上。
醒来时,阿离婶看到围在床边的幼子和老人放声大哭,很快,由一人哭变成了多人哭。凄切,悲伤的哭声透过屋檐,冲向天空,可是,城市的嘈杂无情地阻隔了它,使阿离听不到亲人发自肺腑的呼唤。
最后,阿离爸报了警。没过多久,他们就接到认领尸体的通知。死者年纪和阿离相仿,但样貌已无法辨认,尸体已经肿胀,变样。阿离婶说不是阿离,阿离脚腕处有一个伤疤,而尸体上没有。
阿离婶找人算卦,想算出在哪个方位可以找到阿离。算卦人说阿离婶命中有这一劫,但最终会失而复得,让她心安即可,想找的人会回来的。此后,阿离婶不再外出奔波寻女儿。
在阿离失踪的半年里,阿离婶的头发由乌黑转为花白,我们从此唤她为阿强婶。
后来,阿强婶不知从哪里听到“死人才会给活人托梦”这个说法,她更坚信阿离还活着,因为阿离从未给她拖过梦。
心怀希望才能在艰难的生活里坚强地活下去。希望如同明灯,照耀着阿强婶盼望阿离回家的路。
现实中,只要看到和阿离年纪相仿的女孩,阿强婶总会忍不住上前拉着人家多看看。起初街坊邻里都以为阿强婶想女儿想疯了,后来见她没有过分的举动和恶意,也就随她了。
我们几个和阿离一起玩到大的,更是“逃不脱”阿强婶的“格外多看”。我们各自出嫁时,都收到了阿强婶送的陪嫁的东西。我们各自的小孩出生时,也都收到了阿强婶送的虎头鞋。就连平日里回娘家的日子,阿强婶都清楚的记得,更会在午饭时分,给我们各自端来一碗刚出锅的红烧肉,那是阿离最爱吃的。我们也会回赠一份礼,替阿离带给她。
在阿强婶看来,我们是不同的形,却有相同的影,我们的人生关键点也是阿离的。她通过身边的我们望向身不知何处的阿离,看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想象着阿离的喜怒哀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都是平凡人,在力所能及下愿意给予别人一份温暖。如果能使阿强婶思女之苦有所缓解,我们愿意接受她所做的一切。
女吾女以及人之女。阿强婶没有那么博爱,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她只是过于思念女儿,觉得与阿离年纪相仿的女孩身上都有她的影子。
寻影,直到阿离回来或是阿强婶身死,才会停止。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0400/62f2d1637680f24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