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泰伯第20节。前面说贤亲王选择了篡权占有天下,当然其目的是为了实施以德治国。为了这个有天下,我们贤亲王已经向先圣学了很多,到现在就要走出最关键的一步了。这一步该怎么走?这是要有一支能干的团队,要有百分百的把握的。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舜有五位贤臣就把天下治理好了。武王说:“我有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十人。” 你看,先圣大才,有天下照样要众多贤能参与。你一个贤亲王就想什么准备都不做,光杆子就想着要去篡有天下了?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孔子说:“人才难得呀,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时期,比武王时人才更兴盛。武王说的十人中还有一个妇人,实际上只有九人罢了。
这句话孔老夫子其实说了两层意思,一是人才难得。你贤亲王要有天下,要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又有才能的人,这并不容易。这第二个意思孔老夫子潜在的想讲今不如古,武王时人才之盛已大大不如尧舜时期,而孔老夫子时与武王时相比,应该更是不如。不过我个人还是赞同清朝帝师翁同龢的说法:不信今时无古贤。
好了,该学的已都学了,该准备的也都准备了,有天下并管理天下的团队也已聚集了,是不是就可以动手了?三思而后行,再看一看,再等一等,也许现王权还有改善的可能,也许我们还要准备得更充分。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当初周文王得到天下的三分之二,却仍然服侍殷王。周朝的仁德,可以称得上是最高的仁德了。不到万不得已不到万全齐备,贤亲王千万不要走出"有天下"这一步!
最后一个问题:贤亲王一旦真有了天下,该如何做?且继续往下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