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可能是一个陷阱

作者: 怡记 | 来源:发表于2021-11-27 02:14 被阅读0次

    最近,和一位老朋友见了面。

    一直缺乏运动的她,向我展示起她的朋友圈,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她穿着专业的服装,在健身房里面锻炼,前前后后有几个场地,有着不同的姿势和角度。她自豪地告诉我,这一条朋友圈,点赞的人超过200个。

    “其实,我办完健身卡后,就去了这么一次”。她边说,边冲我眨眼。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双十一”,许多人抢购了大量书籍和知识付费的课程,下单的那一刻,似乎代表这些内容自己已经全部拥有了。

    然而,我们获得了真正的成长了吗?

    并没有。

    由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焦虑是头大象:如何一口一口吃掉它》一书指出,这些看起来是“终身成长”的行为,其实是为了应对焦虑而生的“安全行为”。

    你以为的成长,可能只是“假装努力”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终身成长”。

    但是很多人都说不清,到底什么是成长,怎么成长,为什么要成长。

    文章开头写的一些情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诸如偶尔跑步打卡、双十一购入大量书籍或课程,那并不是成长,而是焦虑之下的“安全行为”。

    什么是安全行为呢?作者张心悦有着非常精彩的论述。

    离开危险,保护自己,是人类的本能。当你走在光线昏暗的街道上,感觉不安全时,你就会本能地加快脚步,想赶快离开这个区域,走到有光的地方,这个本能的“加快脚步”的行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安全行为。《焦虑是头大象》 P30

    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面对一些不确定、不明朗的状况时,就会产生忧虑的心理,我们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烦躁起来。这时候,焦虑发生了。我们就本能地要“加快脚步”,离开危险区域。于是,就会有各种安全行为。

    很明显,“假装努力”就是一种典型的安全行为。背后都有着焦虑的心理状态,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因此就用这些“加快脚步”的“假装努力”来让自己安心。

    这种“假装努力”,带着“励志”的标签,看似积极,所以没那么容易被识别为安全行为。

    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段时间,我要负责一个大数据的项目,因为自己知识储备不够,心里很焦虑,于是马上买了一堆的书,购入了一堆的课。在下单的那一刻,我的焦虑的确得到了缓解。

    但是我发现,自己没有时间看完这些书、听完这些课,即使花时间听完了一堂课,又会发现新的知识盲区,又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了,反而更加焦虑。这样我的行为,与我的初衷相反,强化了这种焦虑。

    这样的行为,还让我失去了更大的可能性。比如,我本可以直接进入一个项目中去,边工作,边成长,但因为我的这种“安全行为”,让我节奏变慢,错失了许多机会。

    然后我反思自己,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看书学习是有必要的,但为什么这个行为却给我起了反作用呢?

    正如作者所说:

    安全行为的核心目的就是回避、消除、减轻焦虑,一开始,它可能是有用的,适度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心理缓冲的效果,可是一旦安全行为掩盖了真实的问题,它就会带来一种问题已经解决了或我们正在努力的解决问题的假象,从而导致生存策略失效,我们会变得更加焦虑。——《焦虑是头大象》P32

    看完这段话,我豁然开朗。

    负责某个项目,让我感觉到了焦虑,而买书、买课的这些“安全行为”,的确在一瞬间缓解了我的焦虑,它让我感觉到自己已经解决了问题。

    但是事实上呢?我掩盖了真实的问题,也就是把项目做得更好的问题,从而让我更加焦虑,陷进了焦虑的恶性循环。

    除了上述的这种安全行为,还有多种安全行为,例如过度依附他人、过度追求控制、事事亲力亲为、回避和拖延、不完全投入、冲动行事等等,这些都能让我们暂时缓解焦虑,却掩盖了真正的问题,回避了我们内心真正脆弱,在后面带来更大的焦虑。

    要真正解决焦虑,我们就需要正视问题,而不是用一些安全行为去逃避。

    自主的努力,胜于他主的努力

    成长,需要我们学会去“做自己”,而不是失去自己。

    努力要有效,就需要“自主”。什么是自主呢?努力是我自己想要的。

    “这个是我自己想要的”,不是孩子气的“任性”和“异想天开”,而是我以一个成熟的人的姿态,经过自我内在的妥协和整合后,为自己做出的负责任的决定。同时,这个“想要的”,是由正面情绪驱动的:我因为工作和学习有趣所以投入……我做好了准备迎接困难,但我并不会失去自己。——《焦虑是头大象》P35

    “自主”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自主是一个成熟的人做出的负责任的决定;第二,自主是由正面情绪驱动的;第三,自主是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准备,但不会失去自我。

    与“自主”对应的是“他主”,是指被外界所操控,被压力和焦虑所驱使。它其实是一种“不由自主”,负面情绪成了主要驱动力。

    可见,任性地“做自己”,不是自主;不考虑后果就做出决定,不是自主;让你感觉痛苦的,不是自主;只想得到好的结果,不想迎接困难,也不是自主。

    怎么判断自己的努力是否自主呢?

    首先,衡量这是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决定;

    其次,判断这是不是由正面情绪驱动的;

    对于这一点,你需要学会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它是富足而美好的,还是空虚而匮乏的。

    举个例子,“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我对生活充满期待”,这就是自主,这就是成长;

    而“我不够好,我不够格,生活没意义”,这就是“假装努力”,是由负面情绪驱动的,不是自主的。

    最后,是否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准备,并且没有失去自我。

    比如说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写作者,并为了这个理想,克服万难去努力奋斗学习。这就是自主。

    它是我做出的负责作的决定,带有正面的情绪,我做好了准备迎接困难,但并没有失去自己。

    这种努力,完全就是我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受外界影响的。

    只有自主努力,才会带来真正的成长。

    成长的法宝:自主书写刻意练习

    想要应对焦虑,用自主的努力获得成长,可以尝试自主书写刻意成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焦虑是头大象》这本书,除了系统地讲了关于焦虑的知识以外,还在每一章设置了自主书写刻意练习的引导,这既是作者自己行之有效的面对焦虑的方式,适合于每一个普通人。这就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了。

    作者说:

    书写的方式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看向自己的内心——温柔地探索自己,尝试理解、陪伴自己,与真实的自己相遇。——《焦虑是头大象》P116

    自主书写刻意练习,是一种自由书写,是“我要写”的,写给自己看的。但它不同于写日记。它有刻意练习的方法和对书写的要求。比如说,要为书写设置时间,写起来就不要停,如实地报告、不要思考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写任何东西,如果想不到,可以写写“刷牙”“洗脸”这类主题。

    而在自由书写的刻意练习中,有四个最基本的书写方法。

    第一个方法:书写后朗读

    书写时你是不经思考的,但朗读则会让你更加真切地听到自己的心声。

    我跟着作者去自主书写,常常在写完后伸个懒腰,休息一下,然后朗读自己写的东西。

    在我朗读的时候,我有时会觉得这个写得真妙,那个真让我意外。

    如果说自由书写是无意识的,那么朗读就是有意识的,把人带回现实。

    第二个方法:改变人称

    一般来说,我们最常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比如“我今天经历了……”。

    但是,如果我们遇到了困惑,难以解开,再用第一人称,就容易在牛角尖里出不来。

    我们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写作,也就是用自己的名字来代替“我”。比如:“怡记今天经历了什么事”。

    这能帮助我们跳出来看待发生的一切。

    你还可以假设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比如说十年后的自己,喜欢自己的人等等,用不同的身份去看自己的心。

    第三个方法:提问-回答

    你可以准备一个问题清单,然后依次做出回答。

    我就曾做过这样的事,比如说:

    “你觉得异地恋会是什么感觉”“异地恋会是一个很折磨人的感觉吧,想见又见不到……”

    第四个方法:自我批注

    也就是一段段地阅读自己所写的内容,再写下新的感受和观点。

    当然,最好是在一天后或更长时间以后,再作点评。记得写下书写的时间和点评的时间。

    我曾经就自己十年前的一个自由书写作点评,感觉非常有意思。

    书写,简单易行,能为我们的生活按下暂停键,记录下我们的所思所感,让我们“与生活保持一张纸的距离”。

    作者认为,书写是最忠诚的自我陪伴,最安全的自我疏导,最平等的自我表达,最持久的自我整合,最振奋人心的自我实现。

    如果说焦虑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填满我们的生存空间,避无可避,那么我们就不要试图去对抗它。

    这本书,将成为你理解焦虑的钥匙,让你更好地和焦虑做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终身成长,可能是一个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df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