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了解什么是头部策略,通过社会竞争力和个人竞争力划分的四个象限的法则。头部区域又有哪些特点,也就是我们了解到了成为高手的身法。
今天我们继续分析高手的技法和心法。
今天的笔记来自解读人大锤为我们带来的解析。
高手的技法——学习三板斧
说起积累,很多人脸上都是大写的焦虑。一早就爬起来,打开手机各种打卡;上班路上看推文,听音频,看到大神推荐的书单就也跟着去搜着看;听到别人一口流利的英语,马上也去下几个英语学习的app恶补。总是告诉自己要努力的学习,最后终于感动了自己,可最后发现除了多了一圈黑眼圈,自己的生活品质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要知道当你废寝忘食的在学习时,高手却在休息;当你看着一篇篇深度干货的时候,高手也在休息;当你不停收藏着推荐书单的时候,高手还是在休息。就算你这么拼命,可是在最后你还是被高手pk下去了。
听起来很气愤,但是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是因为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这个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怎么学以及如何用。高手更注重认知效率,追求学得更少,但学得更好。
我们知道程咬金有三板斧,其他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就是因为别人都接不住他的三板斧,他就能凭着这一招鲜也能吃遍天下。
同样高手精进也有三板斧:
第一板斧叫识别知识源头
现在我们一天接触到的信息量可能比古代人一年还多。可大部分信息实用程度并不高。
知识分为一手、二手、三手和四手这四个层级。一手知识是知识的源头,如研究论文、学术期刊等;二手知识是对一手知识的忠实转述,比名校的教科书、行业领头人的文章等;三手知识则是像市场的畅销书,加入了很多作者认为相关的案例和概念;而四手知识则是以个人经验和体验的鸡汤文,大部分公众号的文章就属于此类。
高手在一、二手知识里学习,提升认知效率。而大多数人都是在三、四手知识里打转,遮蔽了自己的认知。
第二板斧叫联机学习
历史中三次知识的大爆炸,都是人们联机学习的成功。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朝分崩离析,诸侯开始养门客,结果出现了百家争鸣;第二次是同时代的古希腊雅典,也是地中海的交汇处,每天人来人往,上午工作后下午就一起讨论问题,走出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大师,成就了古希腊文明;第三次是中世界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伽利略、米开朗基罗等众多人才也汇聚于此。
为什么这么多牛人都会扎堆出现呢?因为牛人之所以为牛人是因为他们能相互吸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每当有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出现时,牛人也就会集中出现,所以也没有哪个牛人能单独脱离出他们时代的背景。
联机学习也就是一群大脑互联,充分交流,每位牛人的见识和能力都被指数级的放大了,最终帮助他们跃迁至更高的层次。高手从来不闭门造车,而是打磨一个自己的知识模块,然后分享出去,换取别人的知识模块,像台机器一样和别人串联学习。
第三板斧叫问题取代信息
在这个信息量剧增,人人都能通过手机搜索答案的时代里如果一个人过分聚焦在某一个领域上的知识,反而会造成视野变窄,跨界竞争力下降。
作者告诉我们可以把知识树变成问题树,把问题列出来,和盲目的学习不同,有效的针对当下你所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寻找信息。作者认为比终生学习者更重要的是终生提问者。
高手通常把解决的问题列出来,再去按图索骥寻找答案,而不是单纯地积累那些不知何时能用上的知识。
高手的心法——专注、开放又迟钝
如果之前说的都是外在的内容,高手的心法是注重我们个人的内在。只有你知道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内外相结合,才是高手完整的跃迁之道。
作者告诉我们修炼以下几点,可以提升自身的内在:
专注:对于高手而言,仅仅是站位头部区是不够的,要专注地站在头部区才行。当你一开始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容易满足,从而专注力便下降了。
作者说“三流高手靠努力,二流高手靠技艺,一流高手靠专注,专注就是高手的护城河。”
开放:现代社会的信息,是一种没有成本的分享品,一份信息分享出去,还是一份信息,你没有任何的损失,如果讲出去,反而会帮助自己获得更多连接资源。你对外的开放程度也决定了你自身能走多远。
迟钝:很多人会好奇,怎么会修炼迟钝呢?但是在这个相互博弈的世界里,有时候迟钝比敏捷更重要。
越是复杂的系统,反馈的周期也就越长,你需要更久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迟钝”让人不会迷失在短期的快感里,这就是高手的定力。
好了,今天的笔记就分享到这里了。今天学习到了高手积累的技法有三板斧,分别是识别知识的源头、联机学习和问题取代信息;高手的心法有专注、开放又迟钝。
期待你的关注和留言,期待与你共同成长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