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600至650年
提及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人们必然会立即联想到两个名垂万世的人物——李世民和穆罕默德。他们一个出身贵族,一个起于民间;一个驰骋沙场,一个聚沙成塔;一个年少得志,一个迟暮登峰。但就是这样两个差异极大的人物却在公元630年,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同时缔造了两个绚烂多彩的三色帝国——大唐和阿拉伯(大食)。对于他们的后人来说,他们都是令人骄傲的历史巅峰,令人向往的朝代辉煌。对于世界来说,他们都创造了空前开放的帝国,虽然盛极而衰,却拥有持久的魅力。除了帝国,他们没有任何共性;但这已经足够让他们并列于史册,傲视人间了。
伟人诞生的遥远年代
东亚的隋王朝在再度统一中华文明后,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历史影响的改革。在政治制度上首创三省六部、完善监察机构,在经济措施上实行均田制、清查户籍增加财政收入,广设官仓、义仓防范饥荒,在人才选拔上建立科举制度,在司法上宽简刑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以至隋初二十余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繁荣,史称“开皇之治”。官仓中贮藏的粮食在隋灭亡20年后的唐代还没用完,隋的富足与强盛可见一斑。但与强秦灭亡的原因相似,由于在短时间内 “三征高丽”以及开挖隋唐大运河等原因,民众在不堪重负中起义不断,以至王朝迅速灭亡。但虽然仅延续了37年,但隋王朝不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期,与大唐共享“隋唐”荣光,且对中华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华文明迈向盛唐的同时,阿拉伯半岛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黎明。在此之前,人们对于阿拉伯半岛的了解仅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闪米特人大迁徙,在那之后的那片土地完全被世界遗忘了。直至公元6世纪后半叶,自波斯湾,经红海,至地中海的传统商路被萨珊波斯和拜占庭人之间的连年战争打断,商人们才不得不改走陆路,横穿阿拉伯半岛。这使得麦加等半岛内陆城市逐渐繁荣起来。为控制东西方贸易通道,约公元570年,库思老一世开始在萨丁城建立军事据点。公元598年,萨珊波斯吞并半岛南部地区。半岛北部则长期处于波斯人和拜占庭人的争夺之中。包括贝都因人在内的各个族群也在两强之间摇摆。无论如何,伴随着外来思想的输入和传播,一个神奇的宗教即将使这里再次焕发出生机。
天壤之别的家族背景
在中国所有的帝王中,恐怕没有一个人比李世民更具“帝王天分”了。李氏家族是西北地区世袭豪门,始祖可追溯到西汉时的李广,魏晋南北朝时多人出任高官,先祖李暠更是在公元400年以酒泉为都建立了西凉。先祖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并把唐国公的称号世袭给了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李渊不但娶北周武帝公主的女儿,其姨母更成为了隋文帝的皇后。从这个层面上讲,隋文帝杨坚是李世民的舅姥爷,隋炀帝杨广是他的远房舅舅。李渊也因此成为隋朝重臣。公元599年,天生龙种的李世民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出生了。
与李世民的显赫出身相比,穆罕默德按现在的说法完全是草根一个。公元569年,多难的穆罕默德生于没落的小商人家庭。父亲在他出生不久去世了,6岁时母亲也死了。不久照顾他生活的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成了孤儿的他最终被伯父收留,帮人放牧。
登基之前的不同经历
少年时李世民可谓少年英发。公元615年,本已经归顺大隋的东突厥在始毕可汗的带领下,对正在雁门关外巡幸的隋炀帝发动了突然袭击,17岁的李世民用计逼退突厥十万铁骑,救出了被围的隋炀帝。公元617年,19岁的他裹挟父亲起兵叛隋,并在李渊公元618年建唐后封为秦王。其后,李世民成功指挥了对大唐统一全国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中的四次。第一个战役,李世民是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消灭了在兰州一带自称西秦霸主的薛举,为大唐王朝稳定了战略后方。第二个战役是消灭了依附突厥,占据山西东北部的刘武周集团,进一步巩固了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第三个战役是灭掉了河南王世充和前来助战的河北窦建德集团。第四个战役是是平定河北,占据窦建德旧地的刘黑闼集团叛乱。620年,唐高祖特许22岁的李世民的天策府自置官属,形同国中之国。这时的李世民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路过关斩将,功勋卓著,已经初步具备王者之风,离皇帝大位仅半步之遥了。
相比于李世民的荣耀,穆罕默德的前半生一直是在太多的痛楚中挣扎;从未表现出与帝国有任何的渊源。公元580年,12岁的穆罕默德开始随伯父外出经商;曾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等西亚很多地方,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及多神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状况,有较深的了解。公元595年,25岁的穆罕默德与麦加一位40岁的富孀结婚,终于结束颠沛生涯,但婚后四子女中的两个儿子相继去世,这使得已过而立之年的穆罕默德极度痛苦,开始远离人间喧嚣,隐迹山洞,品味命运不公,直到听到安拉的召唤。
截然不同的王者之路
但无数的战功并没有使李世民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以至于为了那至尊的称号,李世民不得不杀兄逼父,落下终生的遗憾。传说李家父子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但后来只封了个秦王。如果仅是这样也就罢了,李渊为了发挥李世民的才能,竟让他的天策府可以自置官属,发展自己的势力。其最终结果只能使兄弟之间为了皇位而兵戎相见了。公元626年,李世民在屡次逃脱了李建成的谋杀后,在尉迟敬德的帮助下,在玄武门击杀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并事实上软禁了唐高祖李渊。三天后,27岁得李世民被李渊不得不立为皇太子,并随后继位,次年改元贞观。公元630年,李世民击败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开创大唐盛世。公元649年,李世民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穆罕默德人生的转折点终于在他40岁的时候也来到了。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对外宣称,在山洞内得到了安拉的启示,令他传播真理。而所谓的真理就是安拉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唯一真主,而自己则是安拉唯一的使者。公元612年起,他正是创立和开始公开传播伊斯兰教。“伊斯兰”三个字的本意是“顺从”,顺从真主的旨意,顺从真主的使者。对于原本信奉多神的阿拉伯半岛上的古老游牧民族,掠夺一直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正如一首古老的阿拉伯歌谣中曾经唱到的“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穆罕默德把这种习俗升华为“圣战”,掠夺异教徒的财富,平分给伊斯兰教的兄弟。“圣战”为穆罕默德带来了众多贫穷的追随者。随着伊斯兰教的逐渐传播,为了自身的统治利益,以倭马亚家族为首的麦加贵族开始对穆罕默德进行迫害。公元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公元630年初,在多次麦加贵族的讨伐后,已经60岁的穆罕默德率大军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被迫接受穆罕默德的权威,但保留了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在麦加贵族财富的帮助下,阿拉伯半岛上的远近部落纷纷遣派使者表示归顺;而少数不服从者遭到了攻杀;阿拉伯半岛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实现了统一。自此,穆罕默德亲手缔造了后来鼎立600多年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2年,穆罕默德走完了自己草根逆袭的一生。
三彩大唐与三色大食
但这两个出身和经历都可谓天壤之别的人物,却也有着一个鲜明的共性。高居庙堂的李世民,自然见多识广;而到处经商的穆罕默德也是阅遍人间。这一点都为他们的帝国留下了显著的胎记——开放、包容。而正是开放和包容创造了两个辉煌无比的帝国——三彩大唐与三色大食。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唐王朝,我想莫过于“绚烂”了。只要说到大唐帝国,人们都会首先记起那于红黄蓝之间,尽显世界之绚烂的唐三彩。其实真正使大唐帝国绚烂无比的是唐的开放和包容。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影响力的帝国,大唐疆域东至安东,西达中亚咸海的安西,南括现在的越南北部,北面达蒙古高原。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都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顶峰。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展,使得唐朝统治者和普通民众都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养成了一种敢于对外开放,勇于向外学习的健康心态;也正是这种开放,使中原地区兼收并蓄边疆民族文化而愈显辉煌灿烂,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强盛与勃勃生机,亚欧非的国家争相遣使大唐,唐三彩也随之声名远播。在从这个角度讲,大唐王朝本身就是绚丽的三色。
阿拉伯帝国在中国唐代以来史书中一直称为大食。穆罕默德死后,倭马亚家族经过争夺,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首领称哈里发,因其旗帜和服饰尚白,中国史称“白衣大食”。其后,经过一系列“圣战”,至公元712年征服西班牙,白衣大食疆域东起印度;西临大西洋及与法兰西接壤。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帝国的政治宗教中心也逐渐移至大马士革。公元750年,长期受歧视、受压迫的非阿拉伯穆斯林发动起义,推翻了倭马亚家族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因其旗帜和服饰尚黑,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在阿巴斯王朝统治期间,部分什叶派穆斯林出走北非,以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之名,在北非及中东部分地区建立了法蒂玛王朝(909~1171),因其旗帜、服饰尚绿,故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三色大食既有历史渊源,也有时空交错,但都坚称是阿拉伯帝国的真正继承者,也都对阿拉伯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利用处于各种文明交汇点的优势,积极吸收以古希腊文明为主的东西方文明精髓,创造了灿烂无比的阿拉伯文明;在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公元830年,阿巴斯王朝第七任哈里发马蒙建立了“智慧宫”,孕育了被西方人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阿拉伯文明甚至可以被当做人类现代科技的源头。
历史带走了一切,两个不世的伟人,两个至今影响犹存的多彩帝国。如果说大唐的“开放和包容”是一种心态,阿拉伯帝国的“开放和包容”则更多是一种曾经的兼收并蓄。古兰经极大地促进了阿拉伯民族融合和形成;为阿拉伯文化的最初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但成也萧何败萧何,简单的崇拜使伊斯兰教虽然能够像风一样刮过荒漠;但简单的“顺从”最终被原始成仅仅是对部族的忠诚。当对古兰经的刻板尊崇发挥到了极致,伊斯兰教剩下的只是对一切的否定,唯有真主。当忠诚和顺从只能服务于部族的利益,仇恨便永远不会忘记。当伊斯兰教被分裂成无数的派别之后,兄弟的称谓更多的含义只是客气。而天生就被保留的传统统治阶层的疯狂剥削,更是加剧了下层民众和奴隶反抗。百弊沉阂,立国愈久,沉沦愈深。当外部世界的重击来临,阿拉伯帝国便永远四分五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