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族
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尚不足二十岁的晋灵公被赵穿杀死于桃园,没有留下子嗣,使得晋国的君位再次出现了空缺。身为晋国执政的赵盾只好派赵穿到成周去,迎立晋文公和王姬所生的儿子黑臀继承晋国的君位。当年八月初三,黑臀在武公宗庙祭祀先祖,宣布即位,是为晋成公。
晋成公的地位比较尴尬,当年他的父亲晋文公回国的时候,虽然在国内也缺乏根基,但好歹还有几个追随者一直与其同甘共苦,从旁协助,从而在君权与卿权之间达成了一个平衡的态势。而晋成公则完全没有任何人可以作为倚靠,他是在自己的侄子晋灵公被杀之后,由弑君者赵穿迎接回国的。因为有赵盾的支持,晋灵公还不能将弑君者赵穿杀掉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在这种局面之下,他虽身为一国之君,但实质上不过是赵盾手中玩弄的一颗棋子罢了。
为了笼络讨好国内的贵族,晋成公不得不宣布了一项政策,就是将诸卿家族的适子(被确立为继承人的儿子,通常为嫡长子)拔擢为公族大夫,并赏赐给田土。其他的嫡子作为公族余子,庶子为公行。晋国在骊姬之乱之后就确立了不蓄养公族的政策,因此公室子弟通常都会流落国外,就比如晋文公的几个儿子公子雍、公子乐,以及成公本人,都是在外流亡的。晋国国内没有真正的公族势力,而晋成公的政策算是认养了一大批假公族,试图通过拉近君臣关系来平衡君卿之间的平衡。
然而认干亲的政策却使得卿族权力在周礼的框架下合法化了,从而进一步扩张了卿族的势力。特别是赵氏,赵氏确立的继承人赵朔已经被确立为公族,赵盾故意推辞,以自己的弟弟赵括是赵君姬(据说是文公之女嫁与赵衰)的爱子为由,要求将赵括(封地在屏,又叫屏季)拔擢为公族大夫,而自己则退为公行。成公忌惮赵盾的威势,也只能同意他的要求,让赵括统领赵氏旧族,担任公族大夫,而赵盾拔擢为掌管国君旄车的公行之族。
本来赵盾是赵衰的长子,在赵衰死后也一直担任赵氏宗主,他故意通过成公将自己贬为庶子,而让赵括担任赵氏宗主,自己成为小宗,显然也是有他的盘算在里面的。因为赵盾本身是晋国正卿,以他的权力和威信完全可以壮大门楣,从而为赵氏在晋国的政坛上占据两个重要的席位。
晋成公在位期间,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成公的女儿为妻,赵氏的势力也在在后来的几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成公六年,赵盾病逝,党于赵氏的郤缺越过了高于自己的中军佐荀林父,直接超拔成为中军将。为了能把赵盾之子赵朔塞进内阁,郤缺就以胥克有蛊疾为借口,废掉胥克的卿位,使得胥氏与郤氏结下了不解之仇。
晋楚拉锯战
晋成公继位之后,晋楚两国就开始围绕郑、陈两国的归属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先是晋成公元年,晋国因郑服楚而伐郑,郑叛楚服晋;紧接着楚国讨伐陆浑之戎,在洛水向周王室示威之后,趁势又袭取郑国,使得郑国又叛晋服楚。
后来郑穆公去世,公子夷继位为郑灵公,然而他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到第二年也就是晋成公二年,郑国就发生了内乱。原来是因为灵公新继位,楚人送给他一条大甲鱼。恰好郑国的两个执政公子宋和公子家入朝面见,大概是闻到了炖甲鱼的香味,公子宋的食指不由得颤抖起来,他把手拿给子家看,说:“以往我食指大动的时候,肯定会尝到奇珍美味。”
子家起初是不信的,可是进了宫之后,恰好看见宫内的厨师正准备切甲鱼,可不就是有美味可以尝鲜了嘛,两个人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郑灵公就问他们为何如此大笑,子家就把刚才的事儿给说了。郑灵公想戏弄子宋,就故意把群臣一起吃,但偏偏不给子宋。公子宋也是任性,他就用手指在鼎里蘸了蘸,然后舔舔手指头,给郑灵公吐了吐舌头扮了扮鬼脸就跑了。
郑灵公因此感觉受到了很大的羞辱,就扬言要杀掉公子宋。公子宋听说之后也是蒙了,就因为个这事至于吗?但是他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就去拉拢子家要先下手为强。子家不同意,子宋就反过来诬陷他说他要造反,逼得他没办法了只好与子宋一起杀掉了郑灵公。
郑灵公死后,人们立了郑襄公继承君位,此时因为楚国内部发生了若敖氏的变乱,为了保护自身周全,郑襄公转而与晋国结盟。楚国人在处理完家事以后就又来讨伐郑国,结果郑国这次没有被他们吓到,愣是不服楚国。
晋成公三年,楚国又卷土重来,连伐陈、郑,陈国不敌楚军,只好与之寻求和解,而郑国却是死扛着,等着晋国来救。晋国于是派荀林父救郑伐陈,并于成公四年,联合了卫国再次伐陈。作为反制,楚国也出兵伐郑,这次郑国扛不住了,只好归附了楚国。这是围绕郑国归属的第二回合的较量。
到晋成公五年,晋国又迫使郑国反水,背叛楚国,并于成公六年,趁楚国平定群舒和吴越叛乱的机会,逼迫陈国叛楚,不久后,楚国在平定叛乱之后,又把陈国夺了回来。成公七年,晋国邀合诸侯在扈地会盟,并由荀林父帅军伐陈,而楚国则转头去讨伐郑国。晋国正卿郤缺亲帅大军救郑,在柳棼击败楚军。
晋成公在扈地会盟时去世,由公子獳(又名据)接任君位,也就是晋景公。这一年郑国虽然击败了楚军,但是由于晋国又出现了君位交替,因此郑国最后还是倒向了楚国。这是围绕郑国归属的第三回合的较量。
于是晋国又于景公元年,统领诸侯联军伐郑,又逼迫郑国叛楚。楚人不服,随后也派兵讨伐郑国,晋国派士会前往救援,击败了楚军。为了防范楚国的再次来犯,晋国从各诸侯国中抽掉了大量的兵力驻守郑国。
景公二年,楚国又去讨伐郑、陈。陈国方面,听说楚人前来讨伐,不假思索地就归附了楚国。后来陈国发生内乱,楚国干脆长驱直入,灭掉了陈国,将其改为自己的一个县。但因为申叔时的反对,不久之后陈国才又复国。
郑国的执政子良实在忍受不了晋楚两国的来回拉锯,就说你们这么来回折腾,每天打打打,苦的可是我们郑国人,对你们也不必讲什么信用了,我两边都不招惹行了吧?于是郑国也没有抵抗,就直接与楚国在辰陵举行会盟。
郑国虽然与楚会盟,但是又要求不与晋国为敌,继续向晋国纳贡,这就引发了楚人的强烈不满。于是当年冬天,楚军大军压境,包围郑都,经过三个月的围城,终于在景公三年正月攻克郑国。而晋国因为正卿郤缺的去世,又陷入了卿位的争夺之中,直到三个月后才缓缓出兵救援郑国,晋军内部的矛盾也因此暴露无遗。而楚军就像是一只猛虎躲在树丛中,等待着猎物进入自己的圈套里,一场世纪决战在晋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打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