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艺术家们创作光影形色的历史

作者: 喜之悦之 | 来源:发表于2022-02-04 23:11 被阅读0次

我们评价一个人,“他(她)看起来真像一个艺术家”。这一句分不清是褒是贬,讳莫如深的话,颇似普通人对艺术的态度。谈到艺术,普通如我们,心底总会生出门外汉连热闹都看不出的疏离感,更何论内行里的门道。

艺术难道真是高深莫测?难道普通人跟艺术真的隔着千山万壑的距离?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为“艺术盲”的普通人,提供了踏入西方艺术门槛的机会。

贡布里希认为:对于艺术,我们既不能将它神圣化,一味望之弥高地恭维。也不可心存偏见,将它作为标新立异,脱离认知常识的另类,毫无保留地贬低。要知道,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它存在最初的目的,开始呈现给人们的面貌也许并没有那么高深。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创新,才成了现在这般不敢轻易谈论的存在。

认识西方艺术的历史发展,知道每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艺术大家们,了解他们创作的风格和特点。会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近艺术,在那个审美的世界里领略一二。我们可以不是艺术家,但是如若能从艺术的世界里享受到一点心灵和精神的愉悦,也算是世间体验一场的人生值得。

历史长河里永无止境的探索

按照贡布里希讲述的艺术故事,整个西方的艺术之路遵循着西方发展的历史,至少在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之前,可以说西方的艺术就是一部跟着宗教跑的历史。

古希腊、古罗马,这是一个崇拜众神的时代。从雕塑到神庙,人们将世间最理想化的美,最富有生命力的美给予了艺术,被后世人称为完美的古典时期。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古希腊古罗马的众神地位被教会取代。进入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绘画沦为基督教宣传教义,统治人民的工具。中世纪的艺术在长达1000年的黑暗中缓慢行进,寻找那一抹微光。

公元14世纪乔托点亮了文艺复兴的曙光,文艺复兴运动让人从仰望天国,回归到世俗人间。艺术中所谓的神一扫中世纪不苟言笑的僵硬,被赋予了人该有的表情动作。艺术家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才华得到教会的赏识,成为教堂壁画的中流砥柱。

到了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教会丧失了权力和地位,为教会服务的艺术家必须另谋出路,绘画艺术逐渐从教堂壁画转向了人物肖像画。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信仰天主教和新教两个阵营。最典型的是处于新教阵营的荷兰,艺术家们将绘画的门类无限扩展,除了传统的肖像画,还有风景画、静物画,为后世的艺术家拓展绘画题材上,可谓功不可没。

如果没有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西方的艺术可能会在文艺复兴开创的古典传统的道路上缓慢前行。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的批判越来越多,直至与传统艺术彻底决裂,踏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从马内、莫奈的印象派开始,艺术领域的流派越来越多,“主义”越来越流行。当我们还在上一个流派里不知所云时,下一个主义已经被批评家提了出来。艺术走向了与普通人能够认识鉴别越来越背离的方向。

不知所云的抽象画风,不管我们懂与不懂,只要“艺术”的大帽子一戴,谁也不敢轻易发表言论。不知这是艺术的悲哀,还是时代的不幸。

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求变

任何事物都一样,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求变,才能不断向前发展。艺术王国的百花园,也是从古至今艺术家们不懈的努力,才有今天精彩纷呈的气象。

从古埃及绘画技巧中学艺的古希腊,将人间一切最和谐最理想化的美赋予了那些雕塑,从《掷铁饼者》到赫尔墨斯、米洛的维纳斯,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真人的人体能像希腊雕像那样对称、匀整和美丽。”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艺术,只是辽阔的疆域,恢弘的帝国伟业。让古罗马的建筑不满足于古希腊轻松优雅的爱奥尼亚风格的神庙模式,古罗马人建造的是气势恢宏的圆形大剧场、带穹顶的万神庙。

他们运用古希腊在艺术上的技法和成就,发展出自己的为政治宗教服务的艺术。他们的雕像去除了古希腊式的优美典雅,追求富有生命力的真实。通过这样一种蕴含在粗野鄙陋肖像中的强烈表情,似乎在跟人们讲述基督教的兴起,西方古代世界结束。

1000年漫长黑暗的中世纪,艺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那些建筑辉煌壮丽的哥特式教堂。不管民生是否凋敝,战乱是否频繁,掌握权力和财富的教会,为了统治愚昧民众,把天国的荣耀赋予教堂,企图让民众今生安于痛苦的现实,来生享受天国的恩赐。

文艺复兴运动唤醒了人的觉醒,艺术家们通过恢复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辉煌,来创新创作当代艺术。布鲁内莱斯基将透视法贡献给了绘画艺术。紧接着,艺术家作为旁观者,将绘画题材从神的崇拜回归到人的世俗生活。他们对画面中光线阴影的处理,画面结构布局的安排,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随着这一系列绘画新技艺的发现,为西方艺术的发展开拓出了广阔的道路。

尽管在艺术家面前,教皇仍然是最大的赞助者。但是在文艺复兴艺术的最高峰,美术三杰的画作即使宗教壁画,也都融入了艺术家自我的意志和情趣。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布局的精妙,在看似轻松自然的平衡的结构里,充满了令人激动的戏剧冲突。米开朗琪罗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天国的先知和圣父,都是肌肉健美的青年运动员,他们的身体朝着各个可能的方向扭动、旋转,然而总是保持着形象的优美。拉斐尔的圣母像,平静的面容下仿佛洋溢着生命,让我们更加确信他笔下的圣母是生活在爱与美更光明世界里的人。

在意大利之外的欧洲北方诸国,由于受到文艺复兴影响的较缓慢,走得完全是另一条道路。艺术家们用真实征服艺术。从杨·凡·艾克开始,让画面变得像镜子般地反映客观世界,获得自然的真实错觉。到德国的霍尔拜因,受到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只能将绘画对象转向为皇室画肖像画。霍尔拜因为了忠实地记录人物,可以将所画人物不加毁誉地表现出来。

进入17世纪,荷兰的伦勃朗创作出的伟大人物肖像画,仿佛站在我们对面的现实人,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他们的感情,他们遭受的苦难和孤独。

文艺复兴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意大利还是欧洲,所有艺术家不过是在诸如色彩、光线、明暗、题材等方面进行创新,但都未脱离古典主义这条道路。

直到18世纪末期,没有了固定雇主的艺术家们,需要通过展览会的形式将画作卖出去才能维持生计。为了引人注目,绘画题材不再受限制。艺术家日渐背离了古典艺术风格。再加上工业革命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出现,让追求模仿自然的绘画艺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印象派的出现,莫奈用画笔将颜色直接涂上画布,让人们的眼睛更多关注画幅的总体效果,而较少顾及学院派沿袭下来的细枝末节。

印象主义虽然在诞生之初,遭到批评家们的诟病,但是这仿佛吹响了现代艺术的号角。塞尚为了调整印象派画面中秩序的凌乱不堪,通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创作出稳定而坚实的画面。开启了现代主义的道路。

为何艺术自与古典艺术断裂之后,越来越被普通人“看不懂”?可能因为现代的艺术家们受时代影响,他们的兴趣已经不再关注“题材”,他们只想表现“形式”。试图过纯粹的形式美让艺术回归到唯美的倾向上,但是在追求“形式”的创新上,又忘记了艺术的目的何在。于是就造成了艺术只能成为艺术家自娱自乐的个性化表达,与普通人关系不大。

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出的人类瑰宝

尽管本书的名称为《艺术的故事》,但贡布里希却给与了艺术家至高的地位,因为艺术是艺术家创作的成果。“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它们是一些男男女女,具有惊人的天赋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

任何艺术的诞生之初都是功利性的,我们现在认为艺术是审美的, 那也是因为从事创作的艺术家们能从自然中发现我们普通人不曾发现的美,他们通过色彩和线条的选择,附载着自己的情志意趣,借助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而艺术家的这种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恰好契合了各人心中的审美要求,人们就会觉得作品是美的,艺术由此产生。

《蒙娜丽莎》的美并非从来就具备,而是达芬奇创作的结果。达芬奇发现了“渐隐法“,成就了蒙娜丽莎永恒的神秘微笑。《星空》、《向日葵》的出名,让大家都喜欢,是因为梵高创造出的那一种纯真的艺术,让我们看画时得到了快乐和安慰。

康定斯基的抽象画,让我们知道了可以把绘画当作视觉音乐来欣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法,让我们体验到了凌乱的和谐。毕加索通过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描摹自然,不必按照事物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样子去再现它,只要能发现表现它的独特角度,用”适合“的方式描绘出来,依旧可以产生持久不朽的魅力。

相比艺术,艺术家才是最可称颂的人。所有在我们看来最简单的艺术,都包含着艺术家的思考。就像尼科尔森在1934年的浮雕,一个圆形和正方形组成了整个画面。但我们不能说这个作品的呈现比圣母像简单。

画圣母像的画家有传统技法、要求、目标做指导,他不必有太多的选择。而画家劳心劳力画两个图形,可能要在画布上到处移动,试验无数种可能性,直到他自己觉得满意为止。虽然我们可能没有画家那样的兴趣,但是也不能嘲笑艺术家自找苦吃。

鉴赏艺术摒弃傲慢与偏见

艺术作品是由不同的艺术家创作出来,所以就会呈现多种多样的不同形态。高雅和谐的古典美,夸张变形的现代美没有高下之分,再加上每个阶段每个艺术家的个性特点不同,又会呈现因人而异,姹紫嫣红的景象。

这就提醒我们,欣赏艺术,尤其是伟大的艺术作品,一定要摈弃自己的陋习和偏见,需要站在艺术家的立场进行思考。贡布里希告诫我们:

“如果我们看到一幅画画得不够正确,不要忘记有两个问题应该反躬自问:一个问题是,艺术家是否无端地更改了他所看见的事物外形。另一个问题是,除非已经证明我们的看法正确而画家不对,否则就不能指责一幅画画的不正确。”

除了对普通人看待艺术的立场纠偏外,贡布里希还让普通人在欣赏艺术的心态进行转变。他告诉我们,尽管每个人可能不会成为艺术家,但是每个人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进行艺术创作,例如插一束花,搭配一身衣服,做个蛋糕衡量一下奶油和布丁的比例调配。这种行为或者习惯,在有些人眼里认为是“穷讲究”,并不被认同。

但艺术家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是坏习惯因而常常遭到压制或掩盖的事情,在艺术世界里却恢复了应有的地位。”如此说来,艺术家与我们的差别无非是将我们日常生活里追求的仪式感,穷讲究的事情发挥到了极致而已。

当然,鉴赏艺术不只是摒弃偏见,放平心态这么容易。面对没有规则的艺术,我们唯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才能在理解没有止境的艺术世界里发现探索发现出新内容,得到意料不到的收获。

缺少中国艺术的艺术史是世界的遗憾

《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写的西方艺术史。对于中国的艺术成就,贡布里希截取了2世纪到13世纪这个时间段,一笔带过,着重强调了中国的艺术家通过参悟凝神的方法学习艺术。他说中国的艺术家通过掌握运笔用墨的功夫,趁着灵感所至,写下心头盘旋的奇观。我们知道,贡布里希对中国艺术的论述有失偏颇,也不够全面深入。

我们不能苛责贡布里希一个西方人对中国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想起在本书的导论,老先生就指出,鉴赏艺术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傲慢和偏见的态度对艺术家进行指责。然而通观全书,他对中国艺术的认识和解读还不及学习中国技艺的日本艺术来的深刻,不由让人怀疑,这是否就是整个是西方世界对中国艺术的傲慢与偏见。

就人类整个艺术发展史来看,我们不由感叹,没有中国艺术的世界艺术史该有多么的遗憾。2世纪到13世纪,中国已经诞生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顾恺之的绘画,中国人已经提出了”气韵生动“的书画理论。雕塑上,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雕像,变为唐代龙门石窟世俗亲切的佛陀容颜,再变为优美俊俏的山西太原晋祠的宋代女子像。中国的人物画、山水画在中唐已经日渐成熟,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

此时期的西方处在古典艺术的末期,其后就是1000年黑暗的中世纪。当西方教会通过绘画宣传基督教教义,愚弄民众,巩固教会的统治地位时。中国人已经将传入中国的佛教本土化,禅宗思想为中国艺术提供养分和助力。

西方人发明了透视法,第一次使用是为了画在教堂的壁画更逼真,让民众信以为真。中国的绘画从来不固定在一个视角,远看近看皆可,它也不像西方绘画艺术一样追求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技法,但中国的艺术一直都是中国人审美理想的寄托。

冯友兰先生说中国没有宗教信仰,是因为中国人并不缺少超道德价值的精神需求。儒家积极入世的“内圣外王”之道,道家逍遥出世的“天人合一”思想,这是祖先留给后世子孙可以直接抵达真理的智慧生存,所以我们不必像西方那样经历“宗教—科学—哲学”的弯路。

而这样一种智慧的生存哲理融入中国的艺术,连贡布里希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艺术家自诞生就不像西方那样,被认为作画是卑微下贱的行当。从本质上看,这是中西方文明的差别。

当我们了解了西方艺术,重新回头审视比较,才发现中国艺术的伟大,它是全人类的瑰宝。我们不能因为西方人的遗漏和偏见,也让自己在西式的艺术的推崇下,忘记了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骄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的故事》:艺术家们创作光影形色的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he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