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后感读书心情随笔
文摘:那些鸽子教会我们关于爱的事情_8则(20180112)

文摘:那些鸽子教会我们关于爱的事情_8则(20180112)

作者: TXB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17:51 被阅读8次

    提供“思想”,比提供“知识”高级

    正确的做法,是把读者当成“服务对象”。读者想要的是“有用的”知识和“有趣的”思想,而不是“有趣的”知识和“站队的”思想。

    爱因斯坦有句话说“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 —— 对于这个或那个现象、这个或那个元素的光谱,我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他都只是细节问题。” 其实从搞科研角度,你不关注细节是不行的,魔鬼就在细节中。但是从科学写作角度,给读者提供“思想”,远远要比提供“知识”高级。读者最后要的不是谈资段子、也不是跟着你站队,而是自己能不能也拥有科学家一样的高级思想!

    所以科学写作的追求应该是帮助读者掌握高级思想。如果你能向中国读者传播一点思想,那不管是对读者自己还会是对中国社会,都是莫大的功劳。

    ——万维钢《特别放送 | 提供“思想”,比提供“知识”高级》


    民主可能会导致中央集权

    于是,托克维尔当然会讨论民主社会的种种状态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他说,民主可能会导致中央集权。在民主社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同时又都是弱小的,社会却日益强大。人们容易更喜欢单一的、至高无上的中央政府,会期待政府来做个人没法完成的事,在缺乏自治精神的地方尤其如此。

    而且,在民主社会中,一切都是流动变化的,只有中央政府永远不变,人们对它充满了热爱和依赖,希望政府像监护人一样,帮助自己完成心愿,甚至最好所有的事都让政府代劳。这非常像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西方福利国家。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托克维尔察觉到,民主时代,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人们不能接受法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只接受整齐划一的法律,好像这样对所有人才公平。在人们的观念里,立法的统一成了一个好政府的首要条件。

    这种对集中权力的迷恋,会造成一种新型的、历史上没出现过的暴政,这就是民主时代的暴政,是多数人自愿要求的,根据多数人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是人们自愿的选择。

    这种暴政看起来不那么残酷,更加温和,但细致入微地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这种温和的暴政更可怕,因为人们没有感觉,像温水煮青蛙。这种温和的暴政却是极危险的,让人们不知不觉进入了奴役状态,丧失了自由。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托克维尔说,在民主大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目标不应当是消灭民主,阻碍平等,而是引导民主和平等朝向自由的方向发展,或者说,让它和自由相结合。

    这需要人们培育热爱自由的精神,需要人们时刻对多数人至上所带来的危险保持警惕,需要人们认识平等的限度,特别是自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人们必须为此而努力,才能收获民主的益处,阻止它的弊端。

    ——刘苏里《055 | 王建勋第五讲:民主社会的特征》


    孩子适合看什么样的动画片?

    @董寰

    儿子在看动画片《熊出没》后说:“熊大熊二是坏蛋,它俩不让光头强砍树,如果光头强不砍树,李老板就不给发工资了。”面对这个问题,我该怎么解释,还是选择回避呢?

    Dr. 魏

    我不推荐孩子看《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种类型的动画片。

    你看啊,《熊出没》每一集的套路基本都是,光头强想要砍树,熊大熊二捉弄光头强,不让他砍树,光头强骂它们臭狗熊。《喜羊羊与灰太狼》则是灰太狼想吃羊,喜羊羊带领小伙伴打败灰太狼。两者都常常有暴力情节。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的是去捉弄别人、使用暴力对待别人,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没营养。

    建议你给孩子选择更有营养的动画片。比如《爱探险的朵拉》,学习朵拉爱探索、爱解决问题的精神;比如《小猪佩奇》,你可以从猪爸爸猪妈妈身上得到积极教养的启发,孩子可以从小猪佩奇和猪弟弟乔治那里学习如何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

    ——魏坤琳《134|读者问答:孩子总爱说不,怎么办?》


    那些鸽子教会我们关于爱的事情

    今天来给你讲《鹦鹉螺》杂志的文章,《那些鸽子教会我们关于爱的事情》,What Pigeons Teach Us About Love。这篇文章的作者布兰登·凯姆是一位自由记者,擅长写科学、动物和自然方面的内容。这篇文章是他的新书《鹬鸟之眼》的节选。文章里,凯姆讨论了一个问题,就是爱这个东西是不是人类独有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定义和理解爱这件事。

    | 鸟类的单偶制

    作者凯姆住在纽约的布鲁克林,他去房顶上浇花的时候,注意到一群鸽子。一般鸽子看到人来都会飞走,但那群鸽子里的一只好像生病了,飞不起来,只能稍微走开一点。而不远处,有另一只鸽子明明可以飞走,却左顾右盼地不肯走。后来凯姆发现,这两只鸽子是一对儿,母鸽子生病了,公鸽子不想抛下自己的伴侣,所以在周围徘徊不愿离开。

    这个发现引起了凯姆的研究兴趣。因为从进化的角度上来说,公鸽子的行为是不合逻辑的。生物的目标只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以及繁衍传递基因,那么公鸽子的最优选择,其实是撇下自己的配偶飞走,然后找到下一个健康、强壮的异性进行交配。但是,这只公鸽子的行为却明显是相反的。

    我们从前总是认为爱这种行为是人类独有的,但这对鸽子告诉我们,鸟类中也是有爱存在的。

    凯姆说,我们人类一般不太相信动物跟我们一样有爱这种情感。人类的爱情多浪漫,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人鬼情未了,包括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成双,这么高贵的情感,也许发生在猩猩、鲸鱼这样的大型动物身上我们还能理解,或者是像猫、狗这样跟人非常亲近的动物身上,我们还能接受,但要说脑容量只有一颗豌豆那么大的鸽子也懂爱,这就有点不好让人接受了。

    但是康奈尔大学的鸟类学家凯文·麦高恩说,其实爱这种东西,鸟类的身上早就有了,而且比你想象得还强烈。只不过之前我们更多的是考虑鸟类的智力,比如我们知道乌鸦会使用工具,而没有去研究过鸟类的情感。你可能没有想到,在鸟类中,90%都是一夫一妻,单偶制的,包括鸽子。

    而我们常说的“只羡鸳鸯不羡仙”中的鸳鸯,反倒是经常换伴侣的,属于鸟类中的奇葩。只是因为鸳鸯长得太像了,人类经常分不清楚,造成了误解。当然这不是说,一夫一妻制的鸟类对彼此是绝对忠诚的,也会有不忠、欺骗,但就像人类的婚姻一样,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鸟类对伴侣是非常忠贞的,一夫一妻制是它们的社会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人类社会的情感家庭模式,反而跟鸽子的更像。

    不过你可能会说了,爱这个东西,在人的身上都是很难量化和定义的,我们又怎么知道鸽子对彼此的行为可以被称为爱呢?这么做对鸟类来说有什么好处吗?

    | 爱的理由

    首先,从生物层面来说,爱情可以看做是激素分泌的结果。在人类的身上有两种激素,是跟爱非常相关的,一种叫催产素;另一种叫加压素。这两种激素影响了我们对于其他东西的喜爱,而在鸟的身上也有类似的激素,鸟催产素和加压素。所以鸟类身上也有产生回馈和奖励机制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和多巴胺。我们人在恋爱的时候会开心,鸟在相同的机制下,也是一样的。

    其次凯姆在文章里给出了两条标准来确定爱,一个是不离不弃的忠贞;另一个是失去伴侣后表现出的悲痛。这两条标准,鸟身上也有。

    文章里举了两个例子,有一个兽医救治了一只脚受伤的鸽子,他不得不帮这只鸽子做了截肢手术。休养的过程中,这只鸽子就躺在兽医家窗边的靠垫上,而这只鸽子的伴侣,整天就停在窗边不走,陪着它,一直到这只鸽子康复,可以自己飞了,它们才一起离开。

    还有一个志愿者,在野外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知更鸟躺在雪地上, 他把鸟抱起来装进袋子里,想送到医院去,然后他就发现,这只知更鸟的伴侣居然就落在边上的雪里不走,于是志愿者走过去把另一只健康的知更鸟也装进了口袋。整个过程里,第二只鸟一动不动,非常配合,这很不可思议。我们都知道在野外的鸟是很容易受惊的,但是这只知更鸟显然是为了陪伴自己的伴侣,毫无反抗地就跟着志愿者走了。

    而说到失去伴侣的悲痛,一般来说,人类在失去伴侣之后,可能会陷入情绪低落,没有胃口,无精打采的状态,这种状态常常持续几周甚至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对鸽子来说,失去另一半造成的打击也非常大,不但情绪低落,甚至要过一年多的时间,才会寻找自己的下一个伴侣。

    你可能会觉得,也就一年,不长啊。但要知道,鸽子的寿命一般不到十年,这等于花去了生命的1/10来为自己的伴侣哀悼,就好像如果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岁的话,要花十年的时间才能走出失去伴侣的阴影,这是非常惊人的。

    在一个养鸽子的论坛上,有人分享过这么一件事。一只鸽子的伴侣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被老鹰吃掉了之后,这只鸽子就一直在自己伴侣死掉的地方徘徊着,不肯离去,一直到房子的主人把散落在地上的残骸全部清理掉之后,那只鸽子还是不走,一直在那边徘徊了好几个月,从春天到夏天,没有食欲,看起来就是非常焦虑、难过的样子。

    你会发现,不离不弃的忠贞,和失去伴侣后表现出的悲痛,这两点,甚至不是所有的人类都可以做得到的,但鸽子身上确实都有。那么爱这样的情感,和单偶制这样的繁衍机制,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文章里说,一夫一妻制,使得伴侣之间可以分享食物、信息,以及分担照顾下一代的责任,特别是在那些幼崽或者婴儿能力比较弱的物种里,尤其是这样。比如说人类的孩子,在正常的家庭中长大会更健康,而对于鸟类来说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很少在城市里看到鸽子的幼鸟,只能看到成年鸽子,也是因为鸽子把它们的幼崽保护得非常好。对于鸟类来说,一夫一妻制的交配机制,对于繁衍是极其重要的。

    而爱这种情感,作者说,比较现实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双方感觉更好,情感连接得更紧密。情感上面的正向回馈与奖励,会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也会提升后代的健康程度和生存率。

    好,从今天的内容我们知道了,爱并不是人类独有的感情,很多动物,包括鸟类之间也有爱,而单偶制和爱,对于幼崽出生时比较弱小的物种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让后代更健康,生存率也更高。今天我从文章里选出了一句非常简单有力的金句,Love is as love does,爱应该用行动来表示。就像文章里提到的,鸟类之间的不离不弃和丧偶之后的悲痛一样。哪怕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对于爱都有不同的理解,但这两条是最容易判断的。

    ——马徐骏 《鹦鹉螺》| 那些鸽子教会我们关于爱的事情


    福利制度导致了单亲家庭数量的上升

    在过去,政府不提供福利的时候,年轻的女人总要嫁了人以后,组织了家庭以后才生小孩;而在政府提供了大量福利以后,女性再生小孩有政府出来照顾了,男人变成可有可无的了,这种福利制度无形中导致了单亲家庭数量的上升。

    在美国半个世纪以前,在不同的州有百分之八九十的黑人孩子,是生活在有爸爸、有妈妈的家庭里的,而到今天只有大概1/3的黑人小孩生活在有爸爸、有妈妈的家庭里。过去奴隶制度没有把黑人家庭拆散,种族隔离制度没有把黑人家庭拆散,今天倒是这种福利制度拆散了黑人家庭。这也是一种值得反思的事与愿违的善良政策。

    ——薛兆丰《第47周问答 | 国富民强也需要很好的运气》


    什么才是诞生真正思想的时代?

    我觉得,这根区分的金线在于,这一代思考者是跟什么在对话?

    如果是跟这个时代的特有问题对话,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各种方案,那不管出多少想法,多少开山立派的大宗师,学术表面上有多繁荣,都是小格局里的思考,思考的成果也只能应用于一时。

    相反,如果这代思考者是在跟一些大的对象在对话,比如,宇宙、自然、世界,试图找到人、民族在这个时代的边界和定位,这才是诞生原创思想的时代。

    一句话,乱世出诗人,只有繁荣才能出思想。这个,跟过去我们乱世出思想的认知不一样,说白了,我们这代人是有机会的。

    ——罗辑思维《第424期 | 真正的“轴心时代”》


    了解死亡才能破解对死亡的迷思

    1. 只有真正地去思考死亡,了解死亡,才能破解对死亡的迷思,从对死亡的误解和恐惧中解脱出来,了解人生的真谛。

    2. 快乐和成就,就是生命这个容器中装的有价值的东西。死亡的主要坏处就是,它会夺走我们的生命,同时也夺走生命中的快乐和成就。这就是我们害怕死亡的原因。

    3. 虽然死亡是一件坏事,但永生也不是什么好事。我们可以追求更长的寿命,使自己能够去体验更多美好的事物,但是不应该去追求永生。

    4. 宇宙中的粒子做着混乱无序的运动,最终却有一部分粒子聚合到一起,构成了人,于是人类才能够相爱,品尝美食,欣赏风景,进行创造。从无到有,这是造化的奇迹,我们应该对此心怀感激。

    5. 既要有一个宏大的目标,又要适当做一些容易得到快乐的小事。这样,如果你实现了目标,取得了令你自豪的成就,你的人生会更有意义;即便你失败,你还是能够从一些小事中感受到欢乐,不会什么都没有得到。

    ——谢利·卡根《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孙一颗解读


    怎样避免“比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他人比较,是大多数人都会做的事,跟优秀的人比较,有时能激发人,增加改善现状的动力,但有时也会让自己低落沮丧。社交媒体增加了人们与他人比较的机会,怎样避免“比较”带来的负面影响呢?《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杂志的一篇文章建议,可以从3个方面改变自己的心态:

    第一,寻求情感联系,而不是比较优劣。心理学家米奇·普林斯坦(Mitch Prinstein)认为,与其刻意限制自己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减少与人比较的机会,不如改变自己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他建议,不要只是消极地看社交媒体上其他人都在做什么,比较别人和自己的近况差异,而是应该善用私信的功能,与人分享或谈论有建设性的话题,寻求真正的情感联系和支持。

    第二,适度地与更优秀的人做比较。研究显示,这种“向上比较”的确能够激发动力,让人更愿意付出努力精进自己,但要避免一味地向上比较,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不足之处,造成压力过大,甚至产生自卑感。文章建议,选择比较对象时,不能离自己太遥远。比如,一个上班族想养成运动的习惯,就不应该将自己与专业运动员相提并论,而是与身边能做到规律运动的人看齐,学习他们规划时间、调整作息的方式。

    第三,建立自己的标准,他人的评价仅供参考。 除了向上比较,偶尔也可以向下比较,了解到自己也许不是最好但也没有太差时,你可以更客观地理解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当你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后,要逐渐建立一个与自己做比较的标准,这样就不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影响你看待自己的方式。

    ——李翔知识内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摘:那些鸽子教会我们关于爱的事情_8则(201801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yl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