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知道了简书,知道了这是一个文字自由驰骋,思想随性纷飞的地方。犹豫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文字呈现在上面,认真的选择合适的专题投稿。心中小鹿乱撞,诚惶诚恐,等待大家的审阅和裁决。
后来逐渐知道首页是众多简书写友执着的地方,自知才情薄浅,不敢奢望能登此福地,于是怀着仰慕之心,认真的欣赏首页的精彩美篇。几次阅读之后,发现并不都似自己预期的高规格,高质量。
且不论题材、内容和写作水平,一些显而易见的低级错误实在扰人心绪。有的排版疏忽,有的表述不清,甚至还有明显电脑打字时不小心带上去的八竿子打不着的文字。若发现几篇一眼便知是用心码出的文字时,如获至宝。有人说,简书仿佛成了某些人的私人日记本,不置可否,只是即使是自己私藏的日记本,对于这些明显的错误也不能听之任之吧。
喜欢写作,无论是为了什么目的,尊重应该是对它最起码的态度,这无关乎文字水平高低,无关乎选材是否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这只关乎对文字的态度。
我是怀着一种敬畏之心写简书的。我的文字先是手写到笔记本上,通常晚上夜深人静或后半夜醒来再难入眠时,我手写我心,全是一片赤诚的毫无保留的流露。之后我手机录音转为文本,再之后我认真的逐字修改,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有些自己特别有感觉的主题,我先写草稿修改再抄在笔记本上,再转文本修改。为了尽可能的少犯错误,我向专门的老师请教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我深知我的文字水平短时间内无力改观,但我认真和严谨的态度是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记得读研时,有一次读一本叫《学习力》的书,颇感受益,结合隐性知识相关内容,融入研究生学习的感悟,写了篇论文,壮着胆子投给一个国家核心期刊。不想过了半月,一位编辑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的文章被录用了,不过需要我认真修改。他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并一直指导我对文字的态度,他告诉我:“不要一直在电脑上改,把文章打印出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用铅笔逐句的修改,而且要多打印几稿,反复修改至少十遍”。我至今也没有参透他为什么让我用铅笔,但我依他的指导认真的去做,每改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都会发现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当我终于不厌其烦的把稿子改到自认为没有能力再改的时候,才发给那位编辑,我的文章几乎没再被改动就直接刊发了。我因此收获了138元的稿费和当年的奖学金。但我更收获了对待文字和做事的严谨认真和不惜余力去努力的态度。
还记得在硕士论文答辩时,我们平日里亲切温和的导师,对着我的同学的论文大发雷霆,原因只是他在列举参考文献时,点错了几个标点符号。在参考文献一栏里,从作者、文献名、文献类型、出版地、出版年份到起止页,都有严格的标点上的要求,导师从这几个简单的符号里读到的是一个人对待学问的态度。看到同学在众人面前伤心的落泪时,我很是心疼,同时我对学者的严谨肃然起敬。我们可以容忍对一个问题的研究不透,可以容忍对事物有相悖的观点,但我们不能容忍对待文字的不用心,不负责。
喜欢文字的人,大抵都是和文字交心的喜欢。所以付出你的真诚,尊重你手写的文字,即是尊重内心的情感,尊重自己的热爱。那应该是一个人对生活和工作应有的专情和专注。
网友评论
尊重写作,写作尊重。
尊重他人,他人尊重。
尊重生活,生活尊重。
尊重生命,生命尊重。
尊重人格,人格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