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城浮尘 王福强的小院 昨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两眼一睁,开始竞争”,这样的口号铺天盖地、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的校园,贴满了学生的教室,甚至学生们被集体组织起来,声嘶力竭地呐喊。
这更是我们的学校体系病入膏肓的外在特征。
我曾经跟一所贴满这样标语的学校校长发生过一场争论,在他的理解中,这样的教育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叫‘霸气侧漏’,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这样的劲头怎么能战胜自己、考出好成绩?你没看我们的学生,每天早晨这样的口号一喊,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激情无限,有这样的状态,什么奇迹创造不了?你说什么?会不会有学生被逼入绝境,出现心理问题?这怎么说呢?这个世界不就是这样吗?‘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确有些人不适应,扛不住压力,那就被淘汰吧,这没什么可惜的,谁让你是个弱者啊。剩下的那都是精兵强将,你从我们每年辉煌的高考成绩就可以看出来。”
我想,如果我们给这位校长一个舞台发表演讲,恐怕会有不少的教师和家长热泪盈眶地为他鼓掌。因为这样的逻辑,也在无数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所以,锣鼓喧天、口号山响的“百日誓师”活动才像病毒一般,在中国大地上蔓延。
因为,无数人深深信奉,“丛林法则”在教育中同样适用。
何谓“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在丛林里,强大威猛的狮子、老虎、狼等欺负并且吃掉鹿、牛、 羊、兔子等弱小动物。强者统治弱者,弱者无法反抗,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也无法获得外力的支持与保护。由此延伸到整个社会,人和动物之间、不同种族之间、人和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生物界这一铁的规律。
为什么这样一个法则会逐渐在教育界流行呢?我想这与中国严酷的高考制度、优胜劣汰的机制是分不开的。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学校的标准是“升学率”,急功近利的家长信奉“黑猫白猫”论、用脚给学校“投票”,这种以升学率和大考成绩作为对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是导致原本阳光的教育事业“丛林化”的根源。
这种淘汰机制使得教育日渐偏离起初所定的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人才的大方向。因为,在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下,胜者为王,导致大多数失败者提前退出分数竞赛,许多人在刚进入初三或者高三毕业班的时候,就已经被老师“抛弃”。学校里优质的教育资源被成绩好的学生所占有,而所谓“差生”,除了极个别发愤图强的之外,绝大多数在最后成绩揭晓之前,已经成了输家。
在“丛林法则”的理论指导下,基础教育界的怪现象屡见不鲜:
重点班成为普遍现象。在中国的高中,有几所学校没有什么“重点班”、“火箭班”、“奥赛班”、“实验班”之类的特殊班级?不要打什么“因材施教”的幌子,因为这样的班级总是集中了学校最优秀的教师资源、办学条件、生活水平,甚至享有政策的倾斜。不能给所有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这本身就不符合教育的根本意义。我曾见过一所学校公开宣称,由于每年上录取线的人数有限,所以,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很明确,全心全意抓“尖子生”,至于那些上线无望的学生,任其自生自灭。这样冷血的教育,像凶残的野兽,无情地撕咬着许多活生生的灵魂。
夸张的奖励制度盛行。有媒体报道,江苏省某中学专门拿出十多间套房,免费提供给学校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十几名“尖子生”作为宿舍。每套房一室一厅,30多平方米,屋里的设备豪华得令人咋舌,不但有淋浴器、空调机、洗衣机、微波炉,还为每人配备了手提电脑。校方认为,对好学生只有这样优待,他们才能安心学习,才有学习动力。这真是“丛林法则”下的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畸形表演。近年来,"重奖高考状元"的政府行为越来越多,看似重视教育,实则强化“丛林法则”,如果深追一步,每一分钱奖励都是纳税人的钱,这样用来奖励状元能够找到法律依据吗?
体罚变相体罚屡禁不止。上学迟到——罚站、罚跑,课堂上讲话——滚出去,课间嬉戏——写检讨,没交作业——重做200遍,因一个小错而使班级扣分——叫家长来,考试成绩差——到慢班去。更有甚者,辱骂、打耳光、吃脏物、用戒尺打等手段也因施教者个人情绪的变化而不断升级。不能不说,这些极端情况,通常也是源于“丛林法则”重压下的教师思想行为的严重走形。
学生身心健康持续下降。体质下滑,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犯罪率不断上行,这是铁打的事实。不夸张地说,中国教育已经退变成为世界最大的精神病患者生产基地。一个信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学生,会有对弱者的同情心吗?会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吗?其中的一部分会不会发展成为唯己独尊、弱肉强食的饕餮呢?胜者王侯败者寇,胜了,春风得意。可万一失败了呢?会不会万念俱灰,了无生念?连年上升的中小学生自杀率,不就在昭示这样的惨痛结局吗?
学生创造能力孱弱。“丛林法则”之下,用铁的纪律迫使渴望自由的少男少女加班加点,玩命地记忆、刷题,变成知识灌输的容器,变成擅长答题的智能机器人。结果呢?好不容易考上重点大学,却被发现自理能力差,创造力不强,没有兴趣、梦想和追求,只好任由师长规划好道路,亦步亦趋。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大陆高校毕业生在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有识之士感叹,我国的大学毕业生都是抢饭碗的,却不会造饭碗。
我是坚决反对在学校提倡“丛林法则”的。有人质疑说,难道竞争有错吗?我想,“丛林法则”中的竞争与一般意义上的竞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打个比方,一个儿童参加踢毽子比赛,他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刻苦练习,付出了很多辛苦,结果在比赛中,他踢得又多又好,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取得了冠军,他从竞争中得到了“快乐”。也就是说,“竞争”的确是能够给人带来快感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竞争,仅仅是满足一种精神需求,而不是为了“生死存亡”而来争夺“物质资源”。对每个人而言,这种竞争是平等的,通过有“规则”约束的、文明的竞争,得到一种愉悦是无可厚非的,这样的竞争往往能够促进人自身素养的提升和社会文化的进步。但如果不顾自身条件,一味强化“竞争”,强调“争强好胜”,甚至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境地,这种对精神愉悦的过度追求,很可能导致没有边界的“扩展”,偏狭嫉妒、无法包容、不善合作,这些人性的劣根就可能会在一个人的魂魄里蓬勃起来,甚至演变为对他人的“羞辱”,靠他人的痛苦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这就变成了非常可怕的事情。
2018年6月,山东淄博发生了一起故意杀人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中学初三学生秦某,预先藏至某小区单元楼道内,待同班同学马某出现后,秦某挥刀对马某一刀捅至心脏,在马某挣扎到单元门外后,又起一刀将马某颈动脉砍断,接着在胸前和背后连捅数十刀,刀刀致命,总计十三刀,凶残程度惨不忍睹!
这条新闻引起热议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传的“第二名杀死第一名”,虽经警方辟谣,该说法为虚假新闻,但我们想,为什么这样一个虚假消息会让那么多人深信不疑?我想,这是大家对“丛林法则”中愈陷愈深的学校教育一种实实在在的担忧。在丛林法则的浸淫下,学生群体也逐渐变得自私残忍,没有同情心,没有爱心,没有社会责任感。
一个初三班主任告诉我,临近毕业的那段日子,她总是提心吊胆,几个学习好的学生的课本、笔记本、学习资料,总是莫名其妙地丢失,或者被人毁掉丢在垃圾箱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生过几次之后,不得已,她只能安排值班的学生,天天在班里看着,防止再发生意外。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想,这就是学校长期提倡“优胜劣汰”的结果,你不是说“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吗?如果我提高不了“一分”,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干掉千人”?虽然我不能用机关枪直接把对方突突掉,但动点小脑筋,把竞争对手打乱,这不就等于我的胜利吗?
多么可怕的思想萌芽?教育培养的这种人多了,未来的社会会不会由此埋下不安定的祸根?
其实,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进步,不断追求文明,一个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人类在一步一步消除“丛林法则”,抑制弱肉强食。人的社会,绝不是动物世界,绝不能让弱者像羔羊一样被强壮的老虎或狮子吃掉。否则,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希望工程”?也就没有必要发放助学贷款,更没有必要追求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和无差别教育。我以为,一些人坚持把“丛林法则”引入基础教育领域,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教育正确的理解,有些人甚至不配从事崇髙的教育事业。事实上,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恰恰是懂得守法、坚持正确价值观、善于与人合作的人。这与“丛林法则”的培育方向截然相反。
教育应该做的,并非提倡学生赤裸裸的竞争思想,相反,教育要适度抑制人竞争的“天性”,引导一个人懂得规则、有厚道的品行、懂得容忍、谦让和示弱,懂得与人合作,这样的学校教育才能让更多人真正拥有立足于社会的资本。
茅卫东:这三种精神病患,不知不觉就得上了,越听话病越重
原创: 茅卫东 教育自由谈 昨天
网络图片
一直认为,国人早就病了,普遍病了,既不能好好说人话,也听不得别人讲真话;只喜欢心灵按摩,不接受头脑风暴。
这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受现实环境的压迫。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在这两者支配下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普遍(非每个人)患上三大心理病患。
这三大心理病患,随着年龄变化,依次为:习得性无助、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被迫害妄想症。
特别说明:本文不是学术研究报告,只是个人生命体验,三个概念只是借助了精神病学的术语,内涵及外延并不完全一致。
一、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也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百度词条)
习得性无助是一个人长期遭受打压的必然结果。这种打压,从家庭到学校到单位,普遍存在,而且就是以“教育”和“培训”为名。
想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你听到最多的是“试一试”还是“不可以”,是“你自己来”还是“要听我的”?你一直被鼓励“做自己”,还是一直被要求“学榜样”?
中国式教育的神奇就在于,精灵进去,木偶出来;古怪进去,制式出来;天真进去,市侩出来;好奇进去,自卑出来。
最后,很多经历了高等教育的人,面对弱者时,缺乏基本的同情和尊重;面对强者时,宁可自杀也不敢逃跑,更不懂得自保。
因教育,而愚蠢,最愚蠢的一点,就是一辈子都认为自己不行,都需要有人引领。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因为普遍缺少自信,国人很少有那种从容的、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微笑。对比一下中国和欧美学生的照片,不难发现这一点。
网络图片
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百度词条)
向往自由本是人的天性,所以“听话教育”必然遇到抗阻,而反抗也必然会遭到压制和收服。
孩子在家,没有不吃饭的自由;学生上学,没有不听课的自由;再往下说,都是敏感词了,你懂的。
少吃一顿饭,不会死人。少上一节课,不耽误成绩。多说几句话,天,塌不下来;地,陷不下去。
但是,不行,必须“听话”,软硬兼施,恩威并举,目的只有一个:你必须听话。
经过一次次的打压、训练,最终,人们缺乏自信,认同强力,习得性无助形成,你服了:“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由此,人与生俱来的依赖心理被继承、放大、强化,并与习得性无助结合。
国人变得害怕独立,喜欢依附。自己不敢独立,渴望“大树底下好乘凉”,也不欣赏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独立,还美其名曰:儿行千里母担忧,甚至将古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句肢解,只保留“父母在,不远游”教导孩子。
由此可见,从历史上看,国人的精神发育其实是萎靡的。某种程度上,就是所谓一代不如一代的。
久而久之,国人不但缺少独立意识和独立精神,更因为缺乏相应的锻炼,事实上也不具备独立的能力和实力。
于是,国人特别需要别人的认可、引领、指导,特别喜欢把单位当成家,把领导视为父母。
在被控制、被管束、甚至被压榨、被玩弄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这是许多人的日常心理体验。
个人以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教师与学生、领导与下属等关系中普遍存在着。
网络图片
三、被迫害妄想症
被迫害妄想症是一种慢性进行且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妄想为主的疾病。妄想症患者的妄想是“非怪异性”的,也就是说内容会牵涉到日常生活可发生的情境内容,例如被跟踪、下毒、爱慕、家人欺骗或陷害等。除了跟妄想相关的内容可能受影响外(例如怕被黑道追杀而躲在家中),其余的行为、外观等都很正常,患者的人格、智能以及他和环境间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发生。
类似于抑郁有时候会表现为躁狂,习得性无助也容易转变为被迫害妄想。
成年之后,特别是为人父母为人师,或成为某个岗位的领导之后,不论孩子几个,下属多少,很多人都特别容易有被迫害妄想。
具体表现为,哪怕孩子只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哪怕下属只是提出一个合理诉求,但只要这个想法、这个诉求不在其理解和预估之内,他们就会马上警觉起来:你想干什么?你是想造反吗?我还治不了你了?
这种心态根源在于严重缺乏自信,唯恐失控,所以,一切应该按照自己设想的来。
这是国人普遍的心态,与经济贫富无关,与学历高低无关,与地位上下无关。
于是,形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的格局。
现在的孩子普遍表面风光,物质生活优越,其实大多不被父母理解——中国式父母骨子里普遍还是光宗耀祖、出人头地那一套,缺乏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那种清醒自觉的意识。在学校,孩子们也不受老师待见,绝大多数老师把学生当实现自己绩效的工具,成绩好而且听话的学生才会得到老师的欢喜。
因此,孩子们在精神世界里其实处于“烂泥”的地位,他们时时处处被监管、被安排,缺乏自由的空间,没有自己的想法。很多孩子平日里嘻嘻哈哈很正常,有点挫折风波就跳楼自杀,因为活着实在没劲。
有时候,不要说没有自主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孩子们仅仅只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都往往惹父母和老师不高兴。
为人父母为人师者普遍有被迫害妄想,但最后死的往往孩子。
就在我写此文时,附近一个高一男生在小区跳楼身亡。江苏某地的朋友告诉我,他那里,半个月里已经跳了三个学生;福建某地的一个朋友说,进入2019,他那里也已经有三个孩子自杀了。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众人普遍患有被迫害妄想症,于是大街小巷全是保安,角角落落都有监控——就是关键时刻总是坏,还有……。
于是,我们生活在“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却经常连说句话都害怕。
这正常吗?
这份害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们自己想像出来的?是因为真实存在所以我们害怕,还是因为大家都害怕于是就变成了真实的存在?
再次说明:我不是在写学术论文,只是谈自己的生命体验,也请诸位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判断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切勿削足适履。
【教育】“我是怎么考第一的?”一位尖子生的演讲,值得家长们深思
乐爸生活家 昨天
“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当爸爸妈妈用心地把孩子呵护好了,这种偶然,就是必然!”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尖子生的演讲,背后隐藏的家庭教育值得家长们借鉴!
“我偶然的成功其实是必然!”
大家好!
今天,我能站在这里,纯属偶然。 因为,学校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164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个人认为,班级前二十几名的同学,时机适宜,谁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
妈妈对我说: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压力,这一次已证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实力。以后,出现名次上下浮动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对待。先说明一下,因为时间紧,这份发言稿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写的,下面就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和大家探讨一下。
关于分数
从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对我就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会怪我,所以,我考试对分数没什么压力,所以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
我的经验就是: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 初中了,妈妈重新告诉我: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
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在我们家,分数引起的反应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没什么太大的反响。
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容面对,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在我们家,物质也不与分数、成绩挂钩。
物质上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爸爸妈妈的经济能承受的,就会给我买,与成绩没关系。爸爸妈妈认为,那种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我身上不缺零用钱,钱包里有一张银行卡备用,家里的小盒子里,爸爸妈妈也常放了几百元零钱备用。 爸爸妈妈的理念是,在当今充满诱惑的时代,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我们觉得,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你的父母。
妈妈更正了这种说法,对我说: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每一天。所以,学习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电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适当上网玩游戏、放松去乡下陪伴疼爱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这些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生命之火激情燃烧。 妈妈说,她从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觉到了我对爱的理解。
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著。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读经典的世界名著。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名著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音乐熏陶
阅读、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其终极意义都是让人在某一阶段感到愉悦,让灵魂舒展,轻盈。
孩子们时间很紧张,妈妈平时在接送我,或开车一起外出的时候,会根据情况适时的挑选一些高雅的音乐在车里放。我在放松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词写得很好的歌曲,这一次我的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平时在车上听到的那些音乐为题材写的。
润物细无声
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阅读,听音乐这些事情,我妈妈做得很随意,不露痕迹,根据我的情绪来,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时候,她会尊重我的意见,不强行摊派。
训练独立性
从小,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培养我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比如:我五岁的时候,天气很热,从幼儿园出来,很渴,想要喝饮料。妈妈给钱给我,让我自己去买。我害羞,因为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 妈妈告诉我,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一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不去买,忍着。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我,也不评价我。
小学时,放学下雨了,妈妈也不会主动送伞。她知道,我总会想办法的,比如,和同学共用,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业,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顺便逛一逛超市。因为,我曾对妈妈说过,你女儿没你想象的那么蠢,总会想到办法。
再比如:现在我买衣服,妈妈只负责出钱。上次,和同学一起去买地摊货,25元买了一件衬衣,穿到学校来了,妈妈说也还漂亮,但建议我把那些线头剪一下,别让人一眼就看出地摊货。第二次,我又去买了一件,拿回来就觉得小了。妈妈也没评价我,建议我送给一个比我矮一点的朋友了。
这都是我的选择,爸爸妈妈都尊重我。不作负面评价。就是这样,我一路思考,爸爸妈妈一路尊重,我渐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学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们家的观点。从五年级起,妈妈就告诉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这个观点,妈妈五年级开始和我交流,我也渐渐认同。所以,我正常情况下能考高分,成绩稳定,这个观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
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长江后浪拍前浪,我爸爸妈妈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滩上。
赏识孩子 扶持自信 呵护自尊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
当我做得对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及时肯定我,表扬我。 妈妈平时在同朋友谈话时,谈到孩子的时候,她会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我们偶尔听到,表面会装得不在意,实际上,我们很在意,得到肯定的这些优点,我们会继续坚持,越来越好。会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最错误的方式是,在公众面前训斥孩子,丢孩子的脸。家长们,请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必然性与偶然性
开始,我说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当爸爸妈妈用心地把孩子呵护好了,这种偶然,就是必然!孩子具备了努力、坚强、细心、有爱心等等这些品质,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几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
《气质柴静》阅读笔记(一)
原创: 陈艳平 生命中那些柔软的时光 昨天
1.越朴素离本真越近。
2.做一件事情越是觉得有难度的时候就越要去做,因为你正在超越自己。
3.在眼看没路的地方再向前走一步,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4.改变和全身心投入会令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5.我缺乏敢做自己的胆量,怕什么?我常常这
样问自己。
6.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林语堂。
7.需要什么不要等待别人的给予,有些东西必须靠自己才有可能得到。
8.我常常提醒自己,关注内在,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别忘了,你当初为什么出发。
9.有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因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0.过好自己的“一手生活”,让“二手生活”滚得远远的。
11.歌德说得好:人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他的心灵感到幸福,这就足够了。物质带来的愉悦永远不会取代心灵的愉悦。
12.盯着自己的目标就足够了,盯着别人,自己的目标就会从眼前溜走了。
陈艳平,初中语文教师。
詹大年 :这个寒假,别当家长,只做父母。
原创: 詹大年 詹大年私号 今天
寒假来了。
领袖营、精英班、特长班、补习班,来了。
家长的问题:该不该补课?要不要去领袖营?
“生命情怀”是教育智慧的源泉
学校教育教科学,家庭教育教人文。与科学知识教育相比,人文教育是慢教育,是生命教育,是个性教育,是幸福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课堂是家庭。生命情怀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
如果只重视科学知识教育,缺失生命情怀教育,很可能会造成孩子人格分裂。特别是碎片化的考题教育,很可能会将孩子的人格撕成碎片!
马加爵、药家鑫……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身边,持有一纸学历却不具备独立人格的孩子有多少呢?
我这样理解生命情怀教育:一、生命独一无二,生命都有尊严,生命都有权利,生命必须活着。二、生命属于他本身,必须尊严地、个性地活着。
家庭是一个自由的班级,家长是一本无字的书,家庭成员都是学生。共同承担,彼此依赖,一起成长。
记住:你的孩子,现在的状态是最好的。
在家庭教育空间,自己不上进,却要孩子去背《弟子规》,那是欺骗;自己不读书,却把孩子关在补习班里,那是蛮横;自己不好学,却要孩子去报兴趣班,那是压迫。
人的责任感,是由他的自我存在意识决定的。这种存在意识,在孩童时代就决定了。没有自由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我存在意识的。
“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
孩子好学,是天生的。但要孩子学习科学知识,总得有个理由:要么是遇到他喜欢的学科,要么是遇到他喜欢的老师,要么是遇到他确定可以实现的有价值的目标……
我们教育孩子扬长避短,孩子才会找到他的自我价值,才会自信从容地学习、长大。
取长补短,是一种自我修养,适合家长拿来教育自己。
我原来遇到过一个学生,默写古文《刻舟求剑》时,他默写的5个“剑”字全部是错的,并且每个“剑”字的错法都不一样。让你哭笑不得。
这样的孩子,你要去纠正他的错别字,很难;你要他在学语文方面找自信,更难。后来,我请器乐老师试着教他黑管,在学校艺术节,请他上台演奏。后来,他多次获得了表演奖。现在,他成了哈尔滨一所艺术学校的老师。
那么,寒假该不该补课呢?
可以补。
原则是:1、不牺牲孩子的健康。2、不影响孩子的休息。3、不影响家庭成员的相处。4、孩子愿意。5、补课目标孩子看得见,达得到。6、不伤害孩子智商与情商。
寒假,该不该去兴趣班呢?
可以支持。
原则是:1、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2、不伤害孩子的兴趣。3、不跟风。4、孩子说了算。5、不拿兴趣当目标。
有个四岁的女孩,学芭蕾。老师说,孩子有舞蹈天赋,将来是个舞蹈家。父母亲很高兴,也跟着老师说“未来舞蹈家”(补充一下:孩子的父母都是大胖子哦)。
我劝孩子的父母亲:芭蕾舞蹈家,身材很重要,你们夫妻两个的产品可能长大以后很难有个芭蕾身材的。不要给孩子规划“舞蹈家”的未来。会害了孩子的。
家长被舞蹈老师洗脑了,根本听不进我的话,一直雄心勃勃要给孩子当芭蕾舞蹈家……后来,女孩发育了,按照父母的遗传变胖了,跳不动芭蕾了。梦想破灭,疯了!可惜不?
教育,如果一开始就是强势的,你就可能培养强盗 ; 教育,如果一开始就是骗人的,你就可能培养骗子 ; 教育,如果一开始就是流氓的,你当然只能培养流氓 ; 教育,如果一开始就是功利的,你就可以培养出抑郁症患者。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假期,撕下“家长”那生硬的面具,做一个亲亲的父母吧。
有亲亲的父母,必定有自在的孩子。
如果,假期都“假”,如何教“真”?
——初稿2017年7月
(作者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