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舅爷讲革命

作者: 诚信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21-07-16 09:22 被阅读0次

      小时候,每年过年都要跟随父亲去给父亲的老舅我的舅爷拜年,在舅爷家的几日里,我总爱缠着舅爷讲故事。

      舅爷一米八的个头,满脸纵横的皱纹,头上总是从后往前包着一个白羊肚手巾,前额上挽着一个虎虎生威的结,上嘴唇和下巴上长着一撮长长的雪白的胡须,胡须下总有讲不完的关于革命年代的故事。

照金的山脉

      舅爷祖籍乾州,早年十八年年景带着一家老小钻了耀州照金山,一家老小就在照金西边的兔儿梁安顿落户了。兔儿梁三面悬崖,远离喧嚣,可以逃避苛捐杂税和土匪的骚扰。山里的地没有关中平原的地平坦,但地面宽广。那时候也没有封山和禁牧,只要人勤快尽管由你开垦耕种,农时耕种,闲时打猎,梁上的人过着自给自足的安逸生活,就这样,一家人逃过了饥荒。但好景不长,旧政府的的贪官污吏和土匪也摸上了兔儿梁,从此山民的生活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兔儿梁地势险要,在此落户的山民不是逃避苛捐杂税走投无路的,就是因为逃避饥荒拖家带口背井离乡的,均是苦大仇深的穷苦人,所以革命的群众基础牢靠。上世纪三十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创始人就是在兔儿梁建立了最早的红色政权,史称:兔儿梁建政。

      舅爷就是在这些革命先行者的启蒙和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兔儿梁的革命火种点燃了陕甘宁的革命烈焰,照亮了照金的天。舅爷曾任兔儿梁革命新区的区长、照金游击队队长。也曾参加了保卫延安的反击战,打退了胡宗兰匪帮的进攻和围剿。

      在我眼里舅爷就是一部活着的革命史,舅爷总有讲不完的革命故事。

      有惊无险

      那时候,人民领袖爱人民,他们和山民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吃的是山民们的窝窝头山野菜,住的是山民的土窑洞,山民开荒他挖地,山民打猎他赶坡[1]。所以,游击队的信息特别灵,革命群众就是游击队的千里眼顺风耳。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所以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天晚上,舅爷与几个领导正在火炕上盘腿而坐,讨论着近期的工作,突然领导警觉的说情况有变赶紧转移。几个领导前脚刚走,特务黑狗子的乱枪就从窗户直接射进了窑洞。但让特务们不解的是明明情报准确,地上的烟头还在冒烟,炕还是热的,咋又扑空呢?

      舅爷讲到这里,自己也奇怪,领导哪来那样的警觉性,似有神助!

      连拔三堡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讲起当年的扶贫济困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故事,舅爷就精神倍增,言语中充满了对党、革命队伍和革命群众的感情。游击队的队员们都是穷苦大众,对革命充满了无限的忠诚和激情,斗争热情十分高涨。

      那时候,作恶多端的反动派看见群众都觉得是赤化分子,所以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所有路卡都设有碉堡把守,在革命热潮的冲击下,反动派常常龟缩在碉堡内不敢出动。这些碉堡也变成了压迫群众盘剥老百姓的中心,所以拔掉敌碉堡端掉敌碉堡就成了革命的首要任务。

      游击队决定拔掉敌人设在关键路口的三个碉堡,侦查员提前做了细致的侦查工作,游击队对三个碉堡的周围地形、环境、人员布置、换岗规律了如指掌,决定利用一个夜晚端掉这三个碉堡。战斗决定作出后,队员们吃过晚饭立即行动,游击队员都是本地的山民,爬沟溜渠翻山越岭健步如飞,大家按照事先的安排早早地埋伏在了敌人碉堡周围的山林。凌晨时间一到,战斗打响,早已捆绑好的炸弹在敌人的碉堡内开花。十几个游击队员,一晚辗转一百二十里,拔掉了三个碉堡,毙敌二十多人,俘虏三十多。游击队这一次漂亮的伏击战,沉重的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舅爷也惊奇,那时候的游击队员咋有那样的精气神?

      除暴惩恶

      那个时候,同一个村子里,既有游击队的人,也有反动派的人,平日里相安无事,但如遇革命形势紧张则革命立场坚定,敌我界限分明。村子上有个反动派名叫老黑,他视革命势力如眼中钉肉中刺,经常给敌人通风报信,破坏革命活动。老黑在村子上欺男霸女,强吃恶要,作恶多端,是游击队和革命群众的绝对敌人,游击队经过研究决定为民除害、除暴安良,判处老黑死刑。

      老黑牛高马大,膀大腰圆,力大无比,一般人难以近身。山民们虽然遭受他长期欺凌,但都摄于他的淫威没人敢惹。所以对老黑判决死刑易,执行死刑难,必须讲究策略和方式。经研究游击队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游击队员刘飞。刘飞一则与老黑有表亲关系,容易接近;二则他聪明灵活,能够随机应变。所以,他是执行任务的最佳人选!

      对于刘飞来说,这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山里人人穷志不短。8月15是表哥老黑的生日,刘飞按照山里人的习惯准备了两瓶烧酒,半吊熏肉,两盒泾阳砖茶和一斤水烟四样礼,前去给表哥老黑祝寿。刘飞参加革命的事老黑早有耳闻,但面对刘飞的如此诚意,他没有半点疑惑,招呼着老婆给他们兄弟两准备了丰盛的大餐,兄弟两魁五手六六六喝了个三高五长酩酊大醉。

      刘飞重任在肩,以防生变,不能久留。他思忖着怎样完成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眼看时机成熟,他便借口家里有事就此告辞。就在老黑将刘飞送出栅栏门外,目送他远离后返回的档口,刘飞拔枪射向了老黑的后背,一颗带着阶级仇恨的子弹结束了老黑罪恶的生命!

      在大是大非面前,刘飞作出了勇敢的选择,他为山民除了害,他为革命立了功!

      孤胆英豪

      时势造英雄,英雄创世纪。革命形势的巨变,陕北游击队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急需与陕南游击队取得联系和沟通。要将情报从敌人的重重包围中送往陕南谈何容易!领导们为此忧心忡忡,选谁完成任务呢?这位人选既要胆大又要心细,必须有勇有谋,胆识过人,还得身怀绝技。此时游击队员张勇进入了领导的视野。张勇出身贫寒,苦大仇深,参加革命后多次参加敌情侦查工作,都圆满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深得游击队领导的赏识和信任。

      张勇第一站来到了耀州城外,这是一座山城,易守难攻,城墙外挖了很深的壕沟护卫,城门洞外由一个便桥与外界相连,来自山里的山民们肩扛担挑着山货,接受两个哨兵的检查,这些作恶惯了的匪兵对山民们吆喝着,甚至用枪托殴打着,见山民搭裢中的山货分外眼红,既是往兜里揣,又是用脚踩,踩烂了就开始吃起了。

      张勇瞅准了机会,疾步上前,不管三七二十一,分别给了两个哨兵几个响亮的耳光,并喝问他们是哪一部分的?这两个匪兵被打晕了,立即站端立正并向张勇敬礼,嘴里低声嘟囔道:长官息怒,我们错了。张勇训斥完两个匪兵并勒令他们把山民的山货退给山民,山民一片叫好。张勇大摇大摆地向城门走去。两个匪兵无趣地摸着还在发烫的脸颊。

      张勇出发前组织给他安排了一个反动政府的特派员的角色,并制作了身份证件,张勇就是凭着这一身胆气通过了三原、西安等一路关卡,愚蠢的敌人还一路好吃好喝招待了一番,吃完敌人的酒席后,张勇骑上了反动政府陕西行署给他提供的一匹好马直奔陕南而去。当敌人发现他们上当后,他已消失在茫茫的秦岭山中。

      亲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舅爷也惊叹张勇的胆气和勇敢!

      南有瑞金,北有照金。照金曾是中国革命的一片热土,这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人物的传奇故事。抚今追昔,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舅爷已经去世多年,但回想起舅爷讲革命故事的神态仿佛就在昨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舅爷在讲述中对组织和战友流露出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注:[1]山民打猎时专门负责吆喝着将猎物向围猎方向驱赶。


相关文章

  • 我听舅爷讲革命

    小时候,每年过年都要跟随父亲去给父亲的老舅我的舅爷拜年,在舅爷家的几日里,我总爱缠着舅爷讲故事。 舅爷...

  • 听舅爷讲冬虫夏草的故事

    《听舅爷讲虫草的故事》 文~李斌...

  • 飘香村

    文|蕾拉 1. 疯人 那起初是我在战后回到京町,听舅爷讲的事情。 不过我舅爷这个人,从三十几岁起就疯疯癫癫的。我父...

  • 听樊登讲《基因革命》

    今天听了樊登讲的《基因革命》,和大家分享主要内容。 我们都知道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做过切除乳腺的手术,她为什么...

  • 舅爷家一日游

    说是去舅爷家,其实正儿八经的亲舅爷都早已老去了,剩下的都是些表叔表婶表兄弟他们。 好久都没有去过舅爷家了。听老妈常...

  • 记忆中的舅爷

    舅爷不是我的亲舅爷 舅爷是我远方的亲戚 舅爷是会擀毡的舅爷 远去的岁月里 他走村串户讨口饭吃 给有需要的家庭擀毡 ...

  • 第一次做思维导图《清单革命》

    第一次做思维导图《清单革命》。其实听樊登老师讲《清单革命》这本书已经听了好几回了,有时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听,有时睡...

  • 舅爷

    舅爷不是我的亲舅爷 舅爷就是那种很远的亲戚 舅爷是会擀毡的舅爷 远去的岁月里 他走村串户讨口饭吃 久远的记忆中模糊...

  • 肇 永||蓝田皇甫川轶事《一》

    皇甫川轶事《一》 二舅爷 肇 永 听村里的老人讲,百十年间,皇甫川出过三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物,分别是喇嘛、雷公、龚...

  • 真想当一名军人

    我有一顶军帽,是我老爷爷留下的。那时候,我读小学时候,经常听老爷爷讲军帽故事!讲革命英雄事件故事。讲地下交通站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听舅爷讲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uu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