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157176/b29276ea08be30a2.png)
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是乡村的普遍现象,城里其实也不例外。梁鸿在谈到乡村留守老人儿童时,把“孝”作为一个重要命题进行了学术性的探讨,让人颇受启发。
她说:“农村留守老人状况和城市里的老人问题完全不一样。城市是孤独问题,而乡村的老人却是金钱问题。”
梁鸿的这个观点似乎过于狭隘和偏颇。
我的基本观点如下:
在我看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里,中国目前社会的老人问题其实是一样的,我觉得既不是孤独问题,也不是金钱问题。如果只看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就显得太表面化,肤浅化,甚至是现象化了。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质表现核心应该是道德问题,更贴切地说是“孝道”问题。
比如,她写到的赵嫂在家带仨个孙子以及类似的一个群体,对他们而言,探讨个人的生活,个人的自由,是可笑而不切实际的。那么,他们的这种生活,生存状况或者心理状态,究其是如何造成的呢?难道仅仅是金钱的问题吗?我个人觉得,绝对不是,应该是“孝道”的问题。
我在右侧写道:
他们的生活的幸福和希望在哪里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57176/eca5263264cd6b7e.jpg)
我的答案是:孝道。唯有真正的孝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读到赵嫂一家的各种各样的家庭矛盾时,真的感觉那就是“一地鸡毛,一地琐碎。每个人心里装得下什么呢?乡村老人的困境再次拷问了乡村文化的劣根性,而这个劣根性正是孝道的缺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57176/f43c26847bf52cdc.jpg)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儿子媳妇能有孝心,尽孝道,这一地鸡毛恐怕早就不存在了。因为不孝,也就是对父母没有尽到孝道,所以才有这些超乎了传统道德的言论,有悖公德的行为。
我的这个想法果然在接下来的一段文字中,得到了梁鸿的理论性的分析,这段分析相当精彩。她说:“家族制度的衰落、公共道德监督力的衰退、国家的法律与赡养习俗之间的矛盾,使得儿子、儿媳妇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社会学家阎云翔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父母身份与孝道的世俗化”。这个论点我也是十分佩服,一语中的。
所以,我认为,孝道的极大没落可能将成为整个社会道德崩塌的导火线。因为百善孝为先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57176/e3b41dc71c4e8347.jpg)
梁鸿的视觉是独特的,除了孝道,她也在探索背后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尽管这些老人对现实不满,然而却仍然在尽心尽力地维系着这样的一个大家庭。这是为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文化根源呢?
“乡村的生命,其韧性之大,是与自然界的生物相等齐的。”
梁鸿的这个论点非常值得敬佩。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些老人们不试着去抗争或者企图改变一下这个状况呢?不但没有抗争,反而选择了沉默,不但选择了沉默,更让人奇怪地是,他们仍然在付出着巨大的“爱与宽容”,“对身边的孙子以仍然有一种非常细腻的感情”。
答案就是梁鸿的这句话里。
我理解,梁鸿把这些现象归为“乡村生命的韧性”,是十分精准的,尤其是“韧性”一词总结的特别好,既说明了无奈,又表达了一种长久的持续性,是种欲罢,欲断而不能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57176/91f3fb18f4654312.jpg)
老人们靠这种“韧性”经营着家庭,维系着血脉,勉强地在把日子往前过。作为儿子,作何感想?我们的孝在哪里?我们难道真的需要挣了足够了钱,有了足够的地位才去一本正经地去谈孝吗?
再次重申,我个人不赞同梁鸿所讲的“农村老人的问题就是金钱的问题。”不仅不赞同,而且是非常不赞同。因为现实中有许许多多没有足够的金钱,但却在努力尽孝道的人,也有许许多多有足够的金钱,但却在践行着不仁不孝行径的人。
我觉得,前者是社会道德的基石,而后者则是社会道德的蚁穴。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承,我们不能丢,不能断,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一样。
如果孝道能进一步弘扬提倡,并实践到位,那么乡村,城市老人的一系列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备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57176/566cc1eb7b449bda.png)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1本书《中国在梁庄》(12):孝是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础
阅读时间:2019年2月25日
阅读页数:198-210页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专属链接购买,将比官方直接购买获赠更多福利:月会员3个简书贝、季会员9个简书贝、年会员35个简书贝、尊享会员500个简书贝。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加微信69421456.
网友评论